周五下午的政治经济学研讨室里,速溶咖啡的香气混着打印机的墨味在空气里飘。刘佳佳踩着高跟鞋地走进来,手里捏着张刚打印的新闻稿,红笔把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圈得像道血痕。她把A4纸往黑板上一钉,图钉地扎进木板,惊飞了窗台上那只打瞌睡的麻雀。
教授来了!小景云推了推趴在桌上的廖泽涛,那家伙的口水差点把笔记本上的五金零件图泡花。顾华的眼镜片反射着电脑屏幕的光,她正在整理光伏行业的财报,表格里的亏损数字红得刺眼。陈一涵把《求是》杂志摊在桌上,手指在劣币驱逐良币那行字上反复摩挲,指腹蹭得纸页发毛。
教授拎着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杯走进来,杯沿还沾着点枸杞。刚路过楼下奶茶店,他把杯子往讲台上一墩,发出一声,三个月前还喊着买一送一,现在卷帘门上贴的都快被雨水泡烂了——这就是今天要聊的内卷死局
一、会议室里的价格战:那些赔本赚吆喝的生意经
廖泽涛猛地抬起头,嘴角还挂着点口水印。我爸的五金厂上周刚干过这事儿。他抹了把脸,声音带着没睡醒的沙哑,隔壁厂把螺丝报价压到八毛,我爸红着眼说七毛!老子赔本给你做,结果签完合同蹲在车间抽烟,烟屁股扔了一地。
他翻开笔记本,上面记着潦草的数字:成本九毛五,卖七毛,就为了抢那个政府采购的单子。我跟他说这是傻事,他瞪我你懂个屁!先把对手熬死再说
顾华推了推眼镜,把光伏行业的财报往桌上一摔,纸张碰撞的声响吓了大家一跳。这算什么?她指着屏幕上的柱状图,红色的亏损柱体像根根尖刺,30家上市公司去年亏了600多亿,可扩产的机器还在轰隆隆转。有家企业老板在采访里说哪怕赔本,生产线也不能停——这不是内卷,是集体自杀!
刘佳佳突然想起律所接的案子,某新能源车企为了冲销量,给经销商的返利比车价还高。他们法务部的人跟我说,老板晚上睡不着觉,盯着竞争对手的降价通知能看半宿。她的指甲在新闻稿上划出白痕,就像俩小孩比憋气,谁先喘气谁输,最后俩都憋得翻白眼。
教授端起搪瓷杯喝了口枸杞水,喉结动了动。心理学上这叫路径依赖他用杯盖撇了撇浮沫,就像你总用右手写字,突然让换左手,笔都握不稳。企业也一样,降价抢市场这条路走顺了,哪怕前面是悬崖,脚也停不下来。
陈一涵把《求是》杂志上的段落标出来,用荧光笔涂得密密麻麻。你看这里写的,她的声音带着点恨铁不成钢,低价竞争把研发经费都挤没了,整个行业在低水平上打转。就像咱们期末复习,有人靠熬夜刷题拿高分,结果大家都没时间真正学知识——最后全成了应试机器。
小景云的笔记本上画着产能利用率的折线图,曲线像条垂死挣扎的鱼。可十年前供给侧改革不是挺成功的吗?他举着本子给大家看,当时压减了1亿吨钢铁产能,现在照做不行吗?
教授把杯子往桌上一放,发出清脆的响声。来,这杯代表2015年,那杯是2023年。他指着第一杯,当时有棚改货币化这个,海量资金把过剩产能消化了;现在这杯,房地产吸管扁了,得换个喝法。
他拿起笔在黑板上画了个螺旋:道家说反者道之动,就是物极必反,但不是原路返回。十年前是钢铁煤炭这些国企主导的夕阳产业,现在是光伏新能源这些民企扎堆的朝阳产业——用老方子治新病,会吃死人的。
二、囚徒困境里的企业:谁先停手谁吃亏的死循环
刘佳佳突然拍了下桌子,新闻稿的边角被震得翘起来。我知道了!她的眼睛亮得像发现了新大陆,这就像班主任管纪律,以前是抓上课睡觉的差生,现在要管那些靠刷题内卷的好学生——后者难多了,毕竟谁也不想当第一个不刷题的。
顾华想起学生会竞选时的事,大家都在偷偷加学分拉票,明明知道不对,可谁也不敢先停下来。这就是囚徒困境她翻出心理学课本,两个囚徒都知道坦白会双输,可最后还是会互相揭发。企业也一样,都知道价格战不对,但谁先涨价谁丢市场。
我们村的果农就是这样。廖泽涛突然叹了口气,前几年苹果丰收,收购商压价,有户人家带头说低于三块不卖,结果其他人偷偷以两块八卖了,最后那户人家的苹果烂在地里。他的指尖在两个字上划了划,在生存面前,道德有时候真不值钱。
教授在黑板上写了劣币驱逐良币六个字,粉笔末簌簌落在他的袖口上。这就是逆向选择。他敲了敲黑板,当合规经营的企业比不过偷工减料的,当研发创新的干不过抄袭模仿的,最后留在牌桌上的,都是愿意出老千
陈一涵突然举起手机,屏幕上是某行业协会的倡议书:你看这个,二十家车企签了不打价格战的协议,结果不到一个月,就有三家偷偷降价。她冷笑一声,就像小朋友拉钩上吊,转身就忘。
小景云的铅笔在纸上画了个大大的问号。那政府出手不就行了?他指着新闻稿里的依法依规治理直接规定不准降价,谁降罚谁。
教授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上世纪九十年代试过彩电价格联盟,结果呢?他从教案里翻出张老报纸,企业表面遵守,暗地里送赠品、返现金,比降价还狠。就像给气球扎了个孔,气不从这儿漏,也会从那儿跑。
刘佳佳想起律所处理的反垄断案子,某行业龙头企业搞最低价承诺,结果被认定为垄断。法律不是管不住,是得找对方法。她的指尖点着新闻稿里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前是头痛医头,现在要治本。
三、从价格战质量战:指挥棒怎么转
顾华突然翻到会议提到的地方保护主义条款,眉头皱得更紧了。有些城市偷偷给本地企业补税,这不是明摆着破坏公平吗?她的声音有点激动,就像运动会上给本地选手偷偷加跑道,还怎么比?
这就是五统一要解决的问题。陈一涵把手机里的条款放大,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监管执法...说白了就是要把地方保护主义的后门焊死。她想起家乡的啤酒厂,外地品牌进不来,本地啤酒越做越难喝,没有竞争的市场,最后只会养出懒人。
廖泽涛的手机震了震,是表哥发来的微信:光伏厂要裁员了,我可能要失业。他把手机屏幕按灭,声音有点闷,淘汰落后产能,听着好听,可落到具体人身上,就是饭碗没了。
教授的目光沉了沉,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字。哲学里的很重要。他的指尖在字上轻轻敲着,会议里既说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又提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就是在找这个平衡点。
他拿起粉笔在下面画了棵树:就像修剪果树,枯枝必须剪,不然会影响结果;但不能把结果的枝也剪了。光伏行业要淘汰的是那些只靠低价、没技术的小厂,不是一棍子打死整个行业。
小景云突然眼睛一亮,铅笔在笔记本上划出刺耳的声。我发现了!他举着本子站起来,这次改革重点提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这是给地方政府换指挥棒啊!以前看Gdp,现在看创新和质量——就像咱们考试,以前只算分数,现在要算综合测评了。
刘佳佳想起自己实习的律所,以前总接些擦边球的案子,现在开始专注于知识产权保护。企业也在变。她笑了笑,有个车企老板跟我说,以前天天盯竞争对手的价格,现在逼着研发团队搞新技术,睡得反而踏实了。
顾华的电脑屏幕上,某新能源企业的研发投入曲线正在上升,红色的亏损柱体开始变矮。你看,她指着屏幕,这家企业把降价的钱省下来搞研发,新车型一出来,订单排到了明年。
教授拿起搪瓷杯,里面的枸杞沉到了底。心理学上的马斯洛需求层次也适用于经济。他喝了口水,以前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就像人吃饱了饭,总要想想怎么活得更体面。
夕阳透过窗户斜照进来,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刘佳佳把讨论记录整理成思维导图,最上面的从数量型到制度型几个字被阳光镀上了金边。
四、思考题:你的生活里,藏着多少价格战?
1. 职场内卷观察:想想你身边的职场价格战——是不是有人靠无偿加班抢功劳?是不是有人用低薪求稳挤走了更有能力的人?如果把自己比作企业,你会选择低价竞争价值竞争?(比如,是靠熬夜刷业绩,还是靠提升技能?)
2. 消费中的低价陷阱:你有没有买过便宜没好货的东西?比如用两次就坏的小家电,味道怪异的低价零食。这些低价商品背后,是不是也藏着企业的无序竞争?下次消费时,你会更看重价格,还是质量和服务?
3. 地方保护主义的小事例:有没有发现本地超市里,外地品牌总是摆在不起眼的位置?有没有听说过某些行业本地人优先的潜规则?这些小事其实就是全国统一大市场要解决的问题——你觉得打破这些小圈子,对你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4. 个人版供给侧改革:如果把自己的能力比作,哪些是该淘汰的落后产能(比如低效的学习方法、无效的社交)?哪些是该加强的优质产能(比如核心技能、抗压能力)?试着列个个人改革清单,像企业转型一样,给自己来次提质增效。
教授合上笔记本时,窗外的奶茶店亮起了灯,告示在晚风中轻轻晃。廖泽涛给表哥发了条微信:听说有家做光伏设备研发的公司在招人,要不要试试?顾华把光伏行业的财报换成了创新企业的案例集,屏幕上的绿色曲线看着让人舒心。
刘佳佳的手机收到律所的消息:某车企要做知识产权布局,明天开会讨论。她把新闻稿折好放进包里,红笔圈住的那句话越来越清晰:从拼价格到拼创新,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
陈一涵在《求是》杂志的空白处写下:反内卷不是躺平,是换条赛道跑。小景云的笔记本最后一页,那条垂死的曲线被改成了向上的箭头,旁边画着个笑脸。
此刻的你,或许正在为抢不到低价券而懊恼,或许在为职场里的无偿加班而委屈,或许只是看着购物车里的廉价商品犹豫。
不如现在就做个小实验:想想你最近一次的消费或选择,是被牵着走,还是因为而决定?把你的故事写在评论区,点赞最高的三个案例,我们会请教授从经济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帮你看清低价陷阱背后的真相。
毕竟,你的每一次选择,都在投票决定这个市场会变成什么样——是继续内卷至死,还是转向良性循环,就藏在你我每天的举手投足里。
喜欢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师生心理学江湖:对话手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