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还在栅栏外飘着,林野蹲在火塘边翻烤着鱼干,指尖无意间蹭到块粗糙的树皮——是昨天砍干柴时,从榕树上剥下来的,纤维又长又韧,泡在水里还没烂。他心里突然一动:总不能一直裹着破帆布,要是能织块布,既能挡雨又能保暖。
“试试用树皮织布。”他当即起身,从雨棚下翻出那堆榕树皮,先放进陶罐里泡着——得让树皮泡软,才能把纤维剥出来。等了约莫两个时辰,他捞起泡得发胀的树皮,放在石板上,用石斧背反复捶打。“砰砰”的捶打声混着雨声,树皮渐渐散开,露出里面白白的纤维,像团细麻线。
他把捶好的树皮纤维撕成一缕缕,坐在火塘边,借着暖光捻线——左手捏着纤维头,右手往怀里搓,搓出细细的线,再把几缕线拧在一起,做成更粗的绳线,绕在木梭上(用小木棍削的)。这活儿费劲儿,搓了半个下午,才攒够小半梭线。
第二天雨小了些,林野在窝棚里搭了个简易织布架——两根粗木柱钉在地上,顶端横架根木棍,再在木棍上绑上几十根竖线(经线),每根线之间留着指宽的缝。他坐在织布架前,手里拿着木梭,把横线(纬线)从经线的缝隙里穿过去,穿完一道,就用木梳(石片磨的)把线压实。
可刚织了两指宽,线就总断。林野琢磨了半天,才发现是纤维拧得不够紧,而且经线拉得太松。他重新捻线,把纤维拧得更密,又把经线往木柱上拽紧,绑了个死结。这次再织,线稳多了,木梭在手里越来越顺,织出的布也越来越平整,只是速度慢,一天下来,才织出巴掌大的一块。
到了第三天,雨终于停了。林野没去捡海货,也没去加固栅栏,一门心思扑在织布上。手指被纤维磨得发红,他就用兽油抹了抹;木梭磨得手疼,他就找块兽皮裹在柄上。织到傍晚时,那块布已经有半米长,虽然粗糙,却能看出模样——纤维纵横交错,能挡住风,还透不了雨。
他把织好的布铺在石板上,借着夕阳的光看了又看,心里满是欢喜。这是他在岛上第一次做出除了工具和食物以外的东西,不是靠捡,不是靠猎,是靠自己一点点织出来的。他摸了摸布面,虽然硬邦邦的,却比破帆布结实多了,等织够两块,就能缝件简易的外套,再织块小的,能当垫子铺在防水布上。
可刚收起布,林野突然想起雾族的植物编织物(后面章节伏笔)——他织的布这么粗糙,说不定能找些更软的纤维。他赶紧往雨林边缘跑,在之前发现可食用蕨类的地方,果然找到几株苎麻——叶子下的茎秆里,藏着更细更软的纤维。他小心翼翼地把苎麻茎秆砍下来,捆成捆带回窝棚,打算等下次泡树皮时,一起捶打捻线。
夜里,林野躺在火塘边,看着那块织好的粗布,心里盘算着:明天再织半天,就能凑够做外套的布,然后用藤条当线,把两块布缝起来。等雨季彻底过了,再多找些苎麻,织块更软的布,说不定还能给以后遇到的人(伏笔)做件像样的衣服。
火塘里的火苗跳动着,映得粗布泛着暖光。林野摸了摸布面,忽然觉得,在这危险的岛上,不光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像样点——有能挡雨的窝棚,有能防兽的栅栏,有能果腹的食物,现在还有了自己织的布,这样的日子,才算真的在岛上扎下了根。
喜欢雾屿求生:孤帆与秘境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雾屿求生:孤帆与秘境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