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眼中顿时爆发出惊人的光彩,既有他乡遇故知的激动,更有一种面对同道的审视。
他是法家代表,与儒家理念素有分歧,但在此异世,见到华夏文明的火种,心情依旧复杂难言。
嬴政目光深邃地打量着眼前这位历史上以言语、货殖闻名的儒商巨子。
对方显然并非孤身一人,其背后代表的,恐怕是已然在此界活动的儒家势力,甚至可能是…诸子百家的联盟?
“原来是端木先生。”
嬴政神色平静,并未因对方名号而失态,“先生远来辛苦,请入内一叙。”
他示意守卫打开营门。
端木赐微微一笑,举止优雅从容,带着两名捧着一卷竹简的童子,坦然步入营地。
他的目光快速而不易察觉地扫过营地的布局、民众的精神面貌以及守卫的纪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和赞赏。
“在下听闻陛下在此收纳流亡,以严明法度整肃秩序,以雷霆手段扫平顽凶,心生敬佩。”
端木赐开门见山,语气真诚,“如今神州崩乱,天道晦暗,万民流离,正是需要此等拨乱反正之力。”
嬴政不动声色:
“先生过誉。不过是求生之举罢了。不知先生师门如今居于何处?又在如何践行仁政之道?”
端木赐笑道:
“师门与诸多贤达,目前暂居于东海之滨稷下学宫旧址,虽简陋,却也汇聚了不少志同道合之士,着书立说,传道授业,亦尝试引导周边部落,教化文明,止息干戈。”
稷下学宫!
诸子百家果然汇聚于此!
“哦?”嬴政语气平淡,
“止息干戈?却不知先生如何看待朕征讨四方,兼并部落之举?”
端木赐笑容不变,从容道:
“陛下之举,于乱世中用重典,快刀斩乱麻,乃不得已而为之。然,马上得天下,岂能马上治之?征战终有尽时,教化方为根本。若能辅以仁德,施以教化,使民知礼义,晓廉耻,则江山方可稳固,天命始能归心。”
他话语温和,却暗含机锋,点出了法家严苛与儒家教化的区别。
李斯在一旁忍不住开口:
“端木先生所言甚是。然则乱世重典,若无严法峻制约束,何以聚散沙为磐石?何以抗外侮强敌?教化固然重要,却非一日之功。当务之急,乃生存与强大。”
端木赐看向李斯,目光微亮:
“这位先生所言亦有理。法度不可废,然需有度。看来陛下麾下亦有精通治道之贤才。不知先生高姓大名?师承何派?”
李斯拱手:“在下李斯,曾习帝王之术,偶闻法家之言。”
“李斯?!”
端木赐脸上第一次露出真正的惊容,他再次仔细打量了一下李斯和嬴政,眼中闪过恍然、震惊以及一丝深深的思索。
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就在这时,一名侍从匆匆走到端木赐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并呈上一枚小巧的、刻有云纹的玉符。
端木赐接过玉符,看了一眼,脸上的惊容缓缓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看向嬴政和李斯,语气变得郑重无比:
“陛下,李相…看来,在下此次西行,或许并非偶然。刚接到学宫紧急传讯——盘踞山东、河北的各路世家大族,已得知陛下与白起将军重现于世的消息。”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
“以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为首的数家代表,已联袂离开山东,正星夜兼程,西行而来。其目的据传,似欲投资真龙,共谋天命归属!”
世家联盟!
竟然也被惊动,而且主动西来?
他们的到来,是福是祸?
将会给这西陲之地,带来怎样的变数?
端木赐带来的消息,如同在本就暗流汹涌的西陲之地又投入了一块巨石。
盘踞山东河北的世家联盟,竟然已经得知了嬴政与白起的消息,并且派出了以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为首的代表团,星夜西来!
“投资真龙?共谋天命?”
嬴政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眼中没有丝毫受宠若惊,只有深深的审视与警惕。
这些传承久远的世家门阀,最是精通投机之道,其投资背后,必然索要巨额回报,甚至可能反客为主。
李斯的神色也瞬间变得无比严肃,他看向端木赐:
“端木先生,可知此次前来的是哪几家?具体是何人带队?他们对陛下之事,知道多少?”
端木赐收起玉符,恢复了几分之前的从容,但语气依旧郑重:
“据学宫传来的消息,除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外,弘农杨氏、陇西李氏似乎也派了人同行。带队者极有可能是王氏这一代的核心子弟,王衍,以及谢氏颇具声望的才女,谢道韫。”
王衍?谢道韫?皆是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人物,绝非易与之辈。
“至于他们知道多少……”
端木赐微微苦笑,
“陛下重现于世,武安君白起降临,一战尽歼黑狼百骑这等消息,恐怕早已通过各家的秘密渠道传开了。毕竟,这西陲之地,也并非完全没有他们的眼线。”
嬴政默然。
他从未小觑过这些世家的能量,只是没想到他们的反应如此之快。
“他们前来,是福是祸,尚难预料。”
端木赐看向嬴政,语气诚恳,
“世家之力,盘根错节,底蕴深厚,若能为陛下所用,自是如虎添翼。然其往往家族利益至上,需小心驾驭,谨防尾大不掉。学宫方面,亦会密切关注此事。”
他此言,既表明了儒家一定程度的中立立场,也隐含了提醒之意。
李斯忽然开口,语气带着一丝锐利:
“端木先生,儒家讲仁政,重教化,主张克己复礼。而如今陛下行的是富国强兵、法治严明之路,与贵族共治恐怕并非陛下所愿。先生以为,世家所求,与陛下之道,可能相容?”
这话问得直接,甚至有些尖锐,直指核心矛盾——嬴政的中央集权帝制与世家大族渴望的政治特权之间的根本冲突。
端木赐并未回避,沉吟片刻道:
“李相此言切中要害。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天命之争,非一人一姓之事,亦非一家一派可成。或可先借其力以立足,待根基稳固,再图他策。至于如何平衡…端木才疏学浅,不敢妄断,或许陛下已有圣裁。”
他将问题巧妙地抛回给了嬴政,既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又避免了直接卷入儒法理念之争,更不着痕迹地试探嬴政的态度。
嬴政目光扫过二人,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力量,从无善恶,唯在使用之人。世家之力,朕可用,但绝不会受其掣肘。他们若真心来投,献其人力物力,遵朕法度,朕自可许其富贵。若存心操控,妄图凌驾于律法之上…”
他的话语微微一顿,空气中弥漫开一丝冰冷的杀意:“朕的剑,不仅能斩蛮夷,亦可除国贼。”
端木赐心中微微一凛,嬴政的态度比他想象的更加霸道和坚决。
他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横扫六合、书同文车同轨的帝王影子。
李斯眼中则闪过赞同与兴奋之色,这才是他效忠的陛下!
“陛下圣明。”
李斯拱手,随即话锋一转,“然则,与世家周旋,需有章法。臣建议,在其抵达之前,我需尽快完成三件事。”
“讲。”
“其一,加速整合已吞并部落,彻底消化吸收,将人口、资源牢牢掌控于手,使其无隙可乘。”
“其二,王贲将军的征伐需暂缓,精锐兵力需回防主营,以示威慑,亦可应对突发状况。”
“其三,”
李斯看向端木赐,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端木先生远来是客,恰逢其会,不如多留几日,也好让我等尽地主之谊,顺便向先生请教一下山东河北的风土人情、世家渊源?想必先生游历四方,定然见闻广博。”
这是要将端木赐暂时留下,既是为了了解更多信息,也未尝没有一丝将其扣为人质,或与儒家建立更密切联系的心思。
端木赐何等聪明,岂会不知?
但他面上依旧带着温和笑意,拱手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端木正好也有些许浅见,欲与陛下、李相探讨,比如那灰谷部落之事。”
他轻巧地将话题引回了最初的问题,表明自己并非空手而来,也拥有谈判的筹码——他对周边部落的影响力。
嬴政深深看了端木赐一眼,此人机变圆融,确是大才。
“准。李斯,妥善安排端木先生住下。传令王贲,暂停扩张,收拢兵力,回营戒备。”
“诺!”
喜欢九州争天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九州争天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