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顾氏大厦高层会议室的百叶窗,在光洁的长桌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一场关于沙龙后续品牌延伸的内部讨论刚刚结束,与会人员正陆续收拾文件离场。林舒安坐在靠窗的位置,正在平板电脑上快速记录着会议要点,手边的私人手机屏幕忽然亮起,发出了一声极轻微的、区别于工作邮件提示的特定震动。
她指尖微顿,视线从会议纪要上移开,落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措辞异常正式恭敬:
【尊敬的林舒安女士:诚邀您作为演讲嘉宾,出席下月于本市举办的‘全球商业创新高峰论坛’文化分论坛,就‘文化传承的当代商业价值’议题分享您的独到见解。随函奉上正式邀请函及论坛资料,敬请查收邮箱。论坛组委会敬上。】
全球商业创新高峰论坛? 这个名字让她心头猛地一跳。这不是普通的行业交流会,而是真正汇聚全球顶尖商业领袖、投资人、学界泰斗和前沿媒体的顶级平台,每年发布的趋势报告甚至能影响区域经济政策。能站上那个讲台,意味着……
一股混合着震惊与难以置信的热流瞬间冲上头顶,握着电容笔的指尖微微收紧。她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漏了一拍,随即又更快地鼓动起来。这不仅仅是认可,这更像是一张通往真正权力与影响力核心圈层的、含金量极高的入场券。是她作为独立个体,而非林家女儿或顾怀笙未婚妻,所能获得的最高级别的舞台之一。
她几乎是立刻点开了邮箱。果然,一封来自论坛官方域名的邮件静静躺在收件箱顶部。附件是制作精良的电子邀请函和厚达数十页的论坛背景资料。她快速浏览着往届演讲嘉宾的名单——那些曾经只在财经杂志头版和商学院案例上见过的名字,此刻仿佛与她产生了某种奇异的关联。
“林顾问,还有什么问题吗?”旁边一位正准备离开的高管见她神色专注,随口问了一句。
林舒安迅速抬眸,脸上已恢复了惯常的沉静,只是眼底那簇尚未完全平复的光亮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她微微颔首,语气平和:“没有,谢谢,只是在看一份资料。”
回到顾怀笙为她安排的临时办公室,林舒安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声响。她重新打开那份邀请函和资料,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
机遇有多大,风险就有多高。这个论坛的聚光灯,其亮度是沙龙的十倍、百倍。它会把演讲者的每一丝表情、每一个用词、甚至每一次短暂的停顿都无限放大,接受最严苛的审视。在那里,任何一点瑕疵——一个不够严谨的数据,一段稍显乏味的陈述,甚至一个不合时宜的停顿——都可能被对手捕捉,成为攻击的靶子,足以将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专业形象和声誉在瞬间摧毁。这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成败,更牵动着刚刚有所起色的林家文化项目,以及……顾氏集团的声誉。他们刚刚联手打造了一个成功的范本,若她在更高舞台上失手,无疑会让人对顾氏的判断力、对双方合作的前景产生质疑。
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指尖轻轻揉着太阳穴。这不是怯懦,而是清醒的权衡。接受,意味着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接受烈火烹油般的考验。拒绝,则可能被视为能力不足或缺乏自信,错失跻身顶级圈层的良机。
几乎是在林舒安收到邀请的同一时间,周谨已经将一份简短的报告放在了顾怀笙的办公桌上。
“顾总,论坛组委会刚刚向林小姐发出了演讲邀请。”周谨言简意赅。
顾怀笙的目光从眼前的财报上抬起,扫过报告上的关键词——“全球商业创新高峰论坛”、“文化分论坛”、“主题:文化传承的当代商业价值”。他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仿佛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他没有询问林舒安是否接受,那在他看来是必然的选择。他的思维直接跳到了下一步——风险控制。
他的目光敏锐地捕捉到报告末尾附注的、本届论坛主要赞助商名单中,某个与赵氏集团关系匪浅的媒体机构的名字。眼神骤然转冷,如同结了一层薄冰。
他沉默了片刻,修长的手指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有节奏地、极轻地敲击了两下,那声音在空旷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然后,他抬起眼,看向周谨,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冽和洞悉一切的寒意:
“确保论坛背景干净。”
周谨立刻躬身:“明白。” 他清楚,这句话意味着顾氏的力量将悄然启动,对论坛的组委会构成、流程安排、参会人员背景、甚至媒体提问环节进行最严格的审查和必要的布控,清除任何可能存在的“不干净”因素,防范任何针对林舒安的、来自暗处的冷箭。
顾怀笙已经预感到,这绝不会是一场风平浪静的演出。水面之下,潜藏的冰山,正等待着与航船的致命一撞。而他,绝不会允许他的船,在未启航前就触礁。风暴,在看似最辉煌的成功之后,在通往更高舞台的阶梯上,已然酝酿成型。这封华丽的邀请函,既是桂冠,也可能是荆棘编织的王冠。
喜欢明珠映夜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明珠映夜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