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去,九岁的小杨便揉着惺忪的睡眼从炕上爬起。灶台边的水缸早已见底,母亲昨夜特意叮嘱他今日去村口的井里挑水。小杨望着比自己还高的扁担,心里既兴奋又忐忑——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完成这项的差事。
小杨学着父亲的样子,将两只木桶用麻绳系在扁担两端。当他试图将扁担扛上肩时,木桶却像两只调皮的小兽,左摇右晃地撞在一起。第一次尝试,他踉跄着差点摔进灶台边的柴堆里。
要稳住重心,像这样。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身后,他宽厚的手掌轻轻托住小杨的腰,教他如何将扁担稳稳地卡在锁骨凹陷处。小杨深吸一口气,重新调整姿势,这次终于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通往村口的土路在晨光中泛着湿润的光泽。小杨的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小心,生怕一个踉跄就会把水洒出来。扁担的两端随着他的脚步有节奏地晃动,木桶里的水轻轻拍打着桶壁,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
路过村口的老槐树时,几个同龄的孩子正蹲在树荫下玩玻璃弹珠。他们看见小杨挑着水桶,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小杨,你能挑得动吗?一个孩子大声问道。
小杨挺了挺胸,大声回答:我能!话音未落,扁担突然一沉,他不得不停下脚步,重新调整了一下肩上的位置。孩子们哄笑起来,小杨的脸颊顿时涨得通红,但他没有停下脚步,继续朝井台走去。
井台边已经聚集了几个挑水的村民。小杨放下扁担,学着大人的样子,将系着麻绳的木桶缓缓放入井中。当木桶触到水面时,他用力一抖麻绳,木桶便一声沉入水中。
要这样摇。一个挑水的叔叔笑着示范。小杨模仿着叔叔的动作,左右摇晃麻绳,木桶果然灌满了水。当他试图将木桶提出井口时,却因为用力过猛,木桶突然脱手,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裤脚。
小心点,孩子。叔叔笑着递给他一块干布,第一次能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小杨擦了擦脸上的水珠,重新将木桶放入井中。这次,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力度,终于将两桶水都打满了。
回程的路上,小杨感到肩上的重量越来越沉。扁担深深勒进他的肩膀,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脚下的土路上。每走几步,他就要停下来换换肩,或者将扁担从左侧移到右侧。
路过一片菜地时,小杨看见母亲正在弯腰除草。母亲抬头看见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小杨咬紧牙关,加快了脚步,不想让母亲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
当小杨终于将两桶水倒进水缸时,母亲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我的小杨长大了。小杨望着水缸里泛起的涟漪,突然觉得肩上的疼痛也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了。
傍晚时分,小杨坐在门槛上,揉着被扁担磨红的肩膀。父亲走过来,递给他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今天干得不错,父亲说,但下次记得,挑水时步子要稳,换肩要勤。
小杨点点头,咬了一口香甜的红薯。夕阳的余晖洒在院子里,将水缸里的水染成一片金黄。小杨望着水缸里自己的倒影,突然明白了:成长,或许就是从第一次独自完成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开始的。
扁担在他肩上晃动的节奏,渐渐变得沉稳而有力。而那口井台旁,也永远回荡着一个九岁少年与水的对话,清脆而坚定。
喜欢杨建辉传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杨建辉传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