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骊山量子观测站
极低温制冷机的嗡鸣在密闭空间里形成恒定的低频共振,淡蓝色的冷却液沿着透明管道循环流动,在量子芯片所在的核心舱外凝结出薄薄的白霜。陈宇盯着主监控屏上跳跃的数据流,指尖在触控面板上飞快滑动,额角的汗珠顺着鬓角滑落,砸在冰凉的操作台面上,瞬间蒸发成一缕白雾。
“量子比特纠缠度稳定在98.7%,低温环境维持在10毫开尔文,接近绝对零度阈值。”负责硬件维护的工程师赵磊声音带着难掩的亢奋,他面前的屏幕上,二十四个量子比特如同闪烁的星辰,在虚拟坐标系中形成稳定的纠缠网络,“星耀的算力已经突破理论峰值的120%,这是人类量子计算史上的里程碑!”
李浩然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将刚解析出的能量图谱投射到中央大屏幕:“你们看,这是十分钟前捕捉到的骊山地下能量波动曲线。在常规频段下,它的波动周期是2.3秒,但转换到量子叠加态视角后,我们发现它隐藏着一个次级波动,周期恰好是秦始皇二十二年的干支纪年循环——60年一个周期的量子共振!”
屏幕上的曲线瞬间分裂成两条,一条平缓如波澜不惊的湖面,另一条则呈现出尖锐的锯齿状,两条曲线在特定节点精准交汇,形成一个个耀眼的光斑。仟仟站在人群后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脖颈上的银链,链坠是一块半透明的青金石碎片,那是她小时候在骊山脚下捡到的,此刻竟微微发烫,与屏幕上的光斑产生了微妙的呼应。
“这意味着什么?”赵磊停下手中的操作,转头看向李浩然,“难道地下的能量源在遵循两千多年前的时间规律波动?”
“不是遵循,是锁定。”陈宇接过话头,眼神锐利如鹰,“量子纠缠的核心特性就是超距作用,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如果骊山地下存在一个稳定的时空裂隙,那么它极有可能与两千多年前的某个时间点形成了量子纠缠态。星耀捕捉到的,正是这种跨时空纠缠产生的能量泄漏。”
他伸手在屏幕上划出一道直线,将波动曲线与历史时间轴对齐:“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国正全力攻打魏国,同时北方匈奴蠢蠢欲动。历史记载这一年骊山发生过一次小规模地震,史料称之为‘骊山地裂,妖风四起’。结合我们现在的观测数据,那次地震极有可能是时空裂隙首次扩张的标志。”
仟仟忽然轻“啊”了一声,下意识地捂住胸口。刚才那一瞬间,她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片模糊的画面:漫天黄沙,旌旗猎猎,一个身着玄色战甲的女子手持长剑,站在一座土城之上,眼神坚毅如铁。画面转瞬即逝,只留下一阵尖锐的耳鸣和心口的悸动感。
“怎么了?”陈宇立刻注意到她的异常,快步走了过来,“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我没事。”仟仟摇摇头,试图驱散脑海中的残影,“就是突然看到一些奇怪的画面,像是古代的战场。还有,这块石头……”她举起脖颈上的青金石碎片,“刚才突然变得很烫,现在又恢复正常了。”
李浩然接过青金石碎片,放在便携式光谱分析仪下检测,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串数据:“矿石成分是天然青金石,含有微量的未知元素,这种元素的能量频率与我们捕捉到的裂隙波动高度吻合。而且,它的内部结构呈现出量子叠加态特征,就像是……一个微型的时空共振接收器。”
“共振接收器?”陈宇眉头紧锁,“你的意思是,这块石头能接收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时空信号?”
“不仅能接收,或许还能放大。”李浩然调整着分析仪的参数,“刚才仟仟出现幻觉的时候,仪器检测到碎片的能量输出突然增强了三倍。这说明她的大脑波段可能与裂隙的量子频率产生了共振,而这块青金石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
就在这时,主监控屏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原本稳定的量子比特网络瞬间紊乱,二十四个量子比特如同受惊的鸟儿四散开来,屏幕上的能量曲线骤然飙升,突破了安全阈值的红线。
“不好!能量波动突然增强,星耀的量子纠缠态正在崩溃!”赵磊大喊着操作控制台,试图重新稳定系统,“低温制冷机超负荷运转,核心舱温度正在上升!”
陈宇一把推开赵磊,手指在触控面板上翻飞如舞,输入一连串复杂的指令:“关闭非核心运算模块,启动备用制冷系统,将量子比特重新编组,采用肖尔算法强行锁定纠缠态!”
他的声音沉稳如山,给慌乱的团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星耀的主机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像是在抵抗着某种巨大的外力。屏幕上的量子比特逐渐稳定下来,重新形成纠缠网络,但能量曲线依然在高位波动,呈现出不规则的锯齿状。
“稳定住了,但能量来源不明。”赵磊抹了把额头的冷汗,“这种波动强度是之前的五倍,而且带有明显的攻击性,像是在主动冲击星耀的量子屏障。”
仟仟再次捂住了脑袋,这次的画面比刚才清晰了许多。她看到那个玄甲女子正在指挥士兵布设阵型,阵眼处摆放着七面青铜镜,镜面反射着阳光,形成一道耀眼的光柱。突然,天空暗了下来,一股黑色的雾气从地面涌出,雾气中隐约有狰狞的黑影在蠕动。女子举起手中的长剑,剑身瞬间亮起青色的光芒,与她脖颈上佩戴的青金石链遥相呼应。
“小心!”仟仟下意识地喊道,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
就在她喊出声的瞬间,主监控屏上的能量曲线突然出现一个尖锐的峰值,随后瞬间回落,恢复到之前的稳定状态。青金石碎片从李浩然手中滑落,掉在操作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波动消失了。”赵磊瞪大了眼睛,看着屏幕上恢复平稳的曲线,“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强行压制下去了。”
陈宇看向仟仟,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探究:“你刚才看到了什么?详细说说。”
仟仟定了定神,将脑海中的画面一五一十地描述出来:“是一个古代的战场,有个穿黑甲的女子,像是军队的将领。她在布设一个阵型,用了七面青铜镜。然后出现了黑色的雾气,里面有黑影在动,看起来很邪恶。那个女子好像在和雾气对抗,她的剑和脖子上的石头都发光了。”
李浩然立刻调出骊山考古遗址的平面图,在上面标出几个点:“七面青铜镜,这应该是古代的某种阵法。我之前研究过秦代的军事典籍,里面记载过一种‘七星镇邪阵’,就是用七面青铜镜作为阵眼,借助星辰之力镇压邪祟。结合史料中‘骊山地裂,妖风四起’的记载,那个女子极有可能是在镇压裂隙中涌出的妖邪。”
“而你,仟仟。”陈宇的目光落在她身上,语气凝重,“你的大脑波段能与裂隙的量子频率共振,还能通过青金石碎片接收来自两千多年前的画面。这不是巧合,你很可能是天生的时空共振者。”
他走到主监控屏前,调出星耀的运算日志:“刚才能量波动峰值出现的时间,与仟仟喊出‘小心’的时间完全吻合。这说明她的意识不仅能接收跨时空信号,还可能对时空裂隙产生了干预。”
“干预?”赵磊难以置信地张大了嘴巴,“跨时空意识干预?这已经超出了现有的物理理论范畴。”
“量子力学本身就超出了经典物理的范畴。”陈宇语气坚定,“星耀的使命就是探索未知。现在我们可以确定,骊山地下的时空裂隙确实连接着始皇二十二年,而且那个时代正面临着来自裂隙的威胁。仟仟的共振能力,星耀的量子算力,还有这块青金石碎片,都是我们解开时空之谜的关键。”
他顿了顿,指尖重重敲击在触控面板上,将秦陵地宫的遥感扫描图与星耀捕捉的能量图谱叠加,两道光影瞬间融合,形成令人震撼的重叠轨迹:“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发现与最新考古成果完全印证。秦陵深处存在七座菱形星台,精确对应公元前210年的北斗方位,而星耀检测到的裂隙能量节点,恰好与这七座星台的磁场核心重合。”
屏幕上,北斗七星的虚拟投影与骊山地下的能量脉络交织,青金石碎片的光谱数据在其中闪烁着刺眼的红点。李浩然立刻调出补充资料,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这些星台用含磁铁矿的特殊青膏泥筑成,基座还有水银槽道,能产生稳定电磁场——《淮南子》记载的‘以铜为仪,以汞为枢’,根本不是简单的祭祀装置,而是秦人构建的‘人工天体模拟系统’!”
“人工天体模拟系统?”赵磊瞪大了眼睛,看着星台模型中循环流动的水银蒸汽动画,“两千多年前的秦人,怎么可能掌握这种技术?”
“不是他们自己发明的。”陈宇语气沉了下去,伸手点开青金石碎片的微观结构图像,其中细微的晶格排列与星台材质的检测数据高度吻合,“这些技术,还有芈玉布设的七星镇邪阵,源头都在时空裂隙。秦人或许是意外触碰到了裂隙能量,才掌握了岁差修正、电磁场引导这些超前知识,甚至试图用北斗星台构建封印,就像《秦记》里说的‘为黑帝制北斗历’,本质是在对抗裂隙涌出的幽冥灵子。”
仟仟忽然抬手按住眉心,青金石碎片的温度再次升高,脑海中闪过更清晰的画面:玄甲女子芈玉正用青铜剑在地面刻画符文,那些符文的排列轨迹,竟与屏幕上秦陵星台的北斗布局一模一样。“她在模仿星台的阵型。”仟仟声音发颤,“而且我能感觉到,她的血脉之力与星台的磁场产生了共鸣,就像……就像这枚碎片和星耀的共振一样。”
陈宇眼中精光一闪,立刻调出星耀的算力分配界面,将70%的运算资源导向符文解析:“这就对了!芈氏一族的血脉、青金石、秦陵北斗星台,还有你的共振能力,本质上都是同一个能量体系的载体——都是用来引导、压制裂隙能量的‘钥匙’。秦人用星台和水银构建了最初的封印,但两千多年前的技术必然有缺陷,所以才会出现‘骊山地裂,妖风四起’的记载。”
他指尖划过屏幕上的能量曲线,那条尖锐的锯齿状波动此刻显得格外刺眼:“星耀捕捉到的能量冲击,就是封印松动的信号。如果我们不能在裂隙完全扩张前,找到芈玉布设的七星阵与秦陵星台的能量共鸣点,不仅秦朝会被幽冥灵子吞噬,现代的时空结构也会因为量子纠缠的连锁反应彻底崩塌。”
李浩然推了推眼镜,补充道:“我刚对比了《史记·天官书》和星台数据,发现秦陵七星台的勺柄指向,恰好是始皇二十二年匈奴入侵的方向——这说明当年的边境战乱,很可能是裂隙能量外泄引发的连锁反应,匈奴或许是被幽冥灵子影响,才会突然发动猛攻。”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赵磊急声问道,双手已经不自觉地放在了操作台上,“星耀的算力还能再提升吗?”
“算力不是问题。”陈宇摇摇头,目光转向仟仟,“关键在她。星耀能捕捉信号,秦陵星台是古代封印的基石,而仟仟的共振能力,是唯一能跨越时空连接这两者的桥梁。”他走到仟仟面前,语气郑重,“我需要你尝试深度共振,不仅仅是接收画面,还要主动向芈玉传递信息——告诉她秦陵星台的位置,告诉她如何借助北斗之力强化七星阵,只有让两千多年前的封印先稳固,我们才有时间研发量子稳定器。”
仟仟握紧手中的青金石碎片,感受着它与自己脉搏同步的温热。脑海中,芈玉在战场上挥剑的身影与秦陵星台的投影重叠,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涌上心头。“我需要怎么做?”她抬头看向陈宇,眼神坚定。
“躺进共振舱。”陈宇指了指实验室中央的白色舱体,“我们会用星耀的量子纠缠网络为你搭建通道,青金石碎片作为能量锚点。过程可能会有风险,你的意识会直接暴露在跨时空能量流中,但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李浩然已经开始调试设备,屏幕上弹出一连串复杂的参数:“我会同步解析秦陵星台的电磁场频率,将其转化为芈玉能理解的符文信号。根据《拾遗记》记载,秦人能通过星台接收‘星辰讯息’,这些符文应该能被她感知到。”
赵磊则在快速优化制冷系统:“我会把核心舱温度降到5毫开尔文,最大限度提升量子比特的稳定性,确保能量通道不被时空乱流干扰。”
陈宇看着忙碌的团队,最后望向仟仟,语气中带着期许:“量子力学告诉我们,观测者会影响观测结果。你的意识,就是连接两个时空的观测点。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两千多年前的芈玉,还有我们所有人,都在和你共振。”
仟仟深吸一口气,走进共振舱。舱门缓缓关闭,淡蓝色的冷却液开始循环,青金石碎片贴在她的眉心,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星耀主机发出低沉的轰鸣,量子比特在虚拟坐标系中形成与秦陵星台对应的北斗阵型,屏幕上的能量曲线逐渐与仟仟的脑波同步,一条跨越两千多年的时空通道,正在量子算力的支撑下,缓缓开启。
而此刻的秦朝边境,芈玉正对着刚绘制好的七星阵图陷入沉思。图中的七处阵眼,总让她觉得缺少了某种关键的引导。忽然,脖颈上的青金石链猛地发烫,无数细碎的符文如同星光般从链身涌出,落在阵图上,恰好填补了阵眼的空白,形成与秦陵星台完全一致的北斗布局。她猛地抬头望向骊山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震惊——那些符文传递的信息清晰无比:星台为基,北斗为引,血脉为钥,封印可固。
喜欢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