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我们不正是二陆吗?
刚走进进士楼,里面臭脚丫子混合着汗臭味就扑面而来,熏的人受不了。
陈北环顾四周看了看紧闭的门窗,还有烧着木炭的暖炉,眉头不由紧皱。
他正要找高耀说说安全问题,在进士楼的士子们见到他来了,拿着他们解析创作出来的《如愿》找过来。
“王公子,王兄,帮我看看我写的这首诗怎么样!”
“王兄,王兄,看我的,看我的!”
“铛....”
一声锣响。
高耀见大堂内乌烟瘴气,也是不悦的,陈北刚出来又被围的水泄不通,都快把陈北推出门了。
“大家都静静,都静静!”
一声锣响让所有人静下来看向高耀。
高耀清了清嗓子:“你们啊!在这里学习,交流没有问题,可是咱们能不能注意一下卫生,咱后院的澡堂子又不收钱,你们就不觉得味吗?”
陈北看了高耀一眼笑了。
又给韩志远使了个眼色,韩志远快速去把门窗打开,寒风吹进来所有人都不约而同打了个哆嗦。
“我现在就让小二伙计去烧热水,你们一会都给我好好去洗洗,再不洗啊!我明日可要撵人了!”
“哈哈!好!让高公子,我们听你的!这就去洗!”
“让高公子破费了!”
“麻烦高公子了!”
来京城参加科举的足有三万余众,京城的客栈,屋舍早就被租住一空,若高耀赶他们走,这大冷的天别说参加年后春闱了。
能不能活过这个冬天还是未知。
“也不用那么急!”
打一棒子给一颗甜枣,高耀深谙此道!
“我知道你们这几日为了破解“如愿”残句,都入了迷。”
高耀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趁大家都在,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也借此残句,激励诸君共度这严寒冬日,来年一举夺魁。”
高耀这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原本有些嘈杂的室内骤然安静下来。
炭火在暖炉里噼啪作响,窗外是呼啸的北风,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高耀身上。
“高少爷,什么残句,是《如愿》里的残句吗?”
一个穿着青色长袍的学子迫不及待地探身问道。
坐在窗边的赵公子也合上手中的书卷:
“高公子快说啊!莫要再卖关子了!”
人群中,李秀才却将目光投向站在旁边的陈北,低声问道:
“王兄,是那句词?”
就在这时,高耀清了清嗓子,缓缓吟诵: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诗句落定,满室寂静,这一句这些日子很多士子模仿补充,当这句原文出来,还是震惊了所有人。
方才还急切追问的青袍学子怔在原地,嘴唇微张,眼中闪过一丝震撼。
他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地收紧,指节泛白。
“好一个‘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赵公子猛地拍案而起,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这是何等豪情,何等气魄!”
角落里,一位一直沉默的中年文人轻轻摇头,低声叹息: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说得容易,可这世间,哪有如此洒脱。”
他的目光飘向窗外纷飞的雪花,带着几分无奈,几分怅惘,似乎是迷茫未来的路,又像是再看来时路。
李秀才喃喃重复着“袖手何妨闲处看”,
忽然苦笑:“如今朝堂风云变幻,你我寒窗十年,却不知何时才能有‘闲处看’的资格。”
大堂中的气氛变得复杂起来。
有人激昂,有人感伤,有人深思。
这些平日里自诩才学过人的文人士子,此刻都被这几句残句触动了内心最深处的心弦——那里装着他们的抱负、他们的迷茫、他们的坚持,还有不得已的妥协。
高耀环视众人,缓缓道:“这便是王维兄弟所作《如愿》中“客长安,二陆初来俱少年,致君尧舜平生愿,笔头千字胸中万卷,优游卒岁尊前。”
高耀对众人躬身:“与诸君共勉,戒躁戒躁,遇事平常心对待。”
一时间,所有目光都投向了的陈北。
有敬佩,有惊讶,兴奋、期待,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嫉妒,种种情绪在众人脸上交织。
陈北却只是淡淡一笑,对着所有人抱拳拱手,风轻云淡的模样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青袍学子终于从震撼中回过神,深吸一口气:
“所以这残句...不正是为我等而写吗?‘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我们不正是二陆吗?”
陈北曾在进士楼给他们讲过二陆的典故,他还给二陆和尧舜找了一个极为合理的理由——他虚构的故事。
赵公子重新坐下,眼中燃起斗志: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好!就算前路艰难,至少我们还有彼此,还有这杯中酒,胸中志!”
渐渐地,一种新的情绪在暖阁中蔓延开来。
那是一种被点燃的热情,一种被唤醒的勇气。
残句不再只是优美的文字,而成了一面镜子,照出了他们曾经的豪情;
也成了一盏灯,照亮了前行的路。
窗外,寒风依旧凛冽。
但在进士楼大堂内,每个人心中都燃起了一团火——那是属于年轻人的不灭火焰,是无论经历多少挫折都不会完全熄灭的理想之光。
陈北和众人都不知道,今日这半篇残句对在座所有士子的影响有多大。
一些原本参加多次科举,均未高中的士子在这一刻也不再沮丧。
一些本就想靠着这次撞撞运气,此刻也决定全力以赴,哪怕再次落榜,也准备三年后再战。
有人离开回房间用功,也有人去排队洗澡。
更多的人则留了下来,讨教陈北学问。
在他们看来,陈北能做出如此多足以名流千古的诗词,学问一定比他们高。
殊不知,陈北对这个时代的很多文学着作典故,都还在学习阶段。
于陈北而言,他,只是比他们多了两千多年的文化积累,有种宇宙尽头回头看星空的感觉。
喜欢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