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心魔带来的精神阴霾并未随着那团胶质物的焚化而消散,反而犹如锈海的湿气,无声地浸润着“远航者”号的每一个角落,渗透进每个人心灵的缝隙。强制性的心理报告制度,像一层透明的隔膜,横亘在幸存者之间。眼神的交汇不再坦然,多了几分审视与闪躲;日常的交谈也谨小慎微,生怕不经意流露的情绪会被打上“不稳定”的标签。信任,这支队伍在末日废土中最为珍贵的粘合剂,正在悄然剥落。
资源短缺的绞索也越收越紧。负责后勤的老王带着几个人,几乎将几艘残骸翻了个底朝天,收获却寥寥无几:几箱受潮板结的过期压缩饼干,几桶散发着怪味能否使用尚存疑问的工业润滑油,以及一些锈蚀严重需要大量工时修复的破旧工具。武器弹药的补充更是天方夜谭,每个战士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枪膛里、弹匣中还剩下多少发子弹,每一次模拟射击训练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浪费那维系生命的金属颗粒。燃料舱的刻度线顽固地指向底部,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也日渐虚弱,为了优先保障林薇实验室的基础用电和净水系统,居住区的照明和供暖已被压缩到最低限度。夜晚的“远航者”号,大部分区域陷入一片冰冷的黑暗,只有巡逻队手电筒的光柱像孤魂般游弋。
正是在这种内外交困、人心浮动的压抑背景下,关于未来的方向,关于那个躺在隔离舱内既是希望亦是噩梦源头的吴锋,一场无法避免的激烈冲突,在“远航者”号那间充当临时指挥室的船长室内爆发了。
与会者不多,却代表着队伍的核心意志:李振邦,面容冷峻,眼神如鹰;林薇,脸色疲惫却目光坚定;几位主要的战斗分队队长,以及负责技术和后勤的几名骨干。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味(用废旧纸张和干燥苔藓混合填充的劣质替代品)和一种一触即发的紧张感。
李振邦首先发言,他没有看林薇,而是用指关节敲打着铺在旧海图桌上的防御工事图,声音低沉而充满不容置疑的力量:“情况大家都清楚。外部威胁层出不穷,内部资源濒临枯竭,士气……不容乐观。”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我认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放弃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停止任何带有冒险性质的探索!我们必须立足断锚湾,利用现有残骸,构筑更坚固、更纵深的防御体系。同时,派出小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扩大搜索范围,寻找一切可能利用的物资,哪怕是多找到一升燃油,一颗螺丝钉!”
他的话语务实而冷硬,充满了生存主义者的逻辑。“至于龙宫……”他终于将目光投向林薇,眼神锐利如刀,“那是目标,但不是现在。在我们没有足够的力量之前,贸然靠近,就是自杀!”
然后,他话锋一转,直指核心问题:“而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就是吴锋。”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忌惮,“他的状态,大家都看到了。与龙宫未知存在的‘共鸣’?这太危险了!我们无法预测下一次共鸣会引来什么,也无法保证他本人不会在某个时刻……失去控制,甚至变成对我们最大的威胁!”
他深吸一口气,抛出了最冷酷的建议:“我提议,立即将吴锋的隔离等级提升至最高!加固隔离措施,必要时……采取物理束缚。同时,严格限制非必要人员接近。我们不能,也绝不允许,将整个队伍的未来,寄托在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上!”
船舱内一片寂静,只有外面锈海微波轻拍船体的单调声响。几位战斗分队长面露凝重,显然,李振邦的担忧也是他们心中的一块巨石。
林薇猛地抬起头,她的脸色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我反对!”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在压抑的船舱内显得格外突兀,“李队,你的方案,本质上就是坐以待毙!固守断锚湾?我们的资源还能支撑多久?一个月?还是半个月?等到弹尽粮绝,等到外面的怪物适应了我们的防御,我们就是瓮中之鳖!”
她站起身,走到舱室中央,目光灼灼地看向每一个人:“吴锋,他不是炸弹!他是钥匙!是我们在绝境中,唯一看到能够理解并可能打开龙宫那扇大门的钥匙!他的共鸣现象,虽然充满未知,但也蕴含着巨大的信息!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因噎废食,不是用恐惧把自己禁锢起来,而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地去研究它,理解它,尝试引导它!这才是科学的态度,这才是寻找生路的唯一途径!”
她转向李振邦,语气中带着一丝恳切,也带着不容退让的坚持:“吴锋是我们的战友!他为了队伍身受重伤,现在他需要的是帮助和研究,而不是像对待怪物一样的囚禁和恐惧!李队,恐惧或许能让我们活得更久一点,但它绝对无法带领我们找到未来!”
“未来?”李振邦冷笑一声,也站了起来,与林薇对峙着,“林博士,你的未来太虚无缥缈了!你的‘研究’需要时间,需要资源,更需要我们所有人去承担无法预估的风险!而我的责任,是确保大多数人能活到看见明天的太阳!而不是为了一个不确定的‘可能’,去赌上所有人的性命!”
“那你就带着大家在这片锈海上慢慢等死吗?”林薇的情绪有些失控,声音提高了八度,“等到最后一点希望被磨灭?”
“至少我们能死得明白!而不是被自己人变成的怪物从背后捅一刀!”李振邦低吼道,额头上青筋隐现。
会议室内火药味十足,两位核心人物的激烈争吵让其他人噤若寒蝉。支持李振邦的军官们倾向于稳妥,认为在极端环境下,控制风险是第一要务;而一些技术人员和年轻军官则被林薇描绘的“希望”所吸引,认为固守只能是慢性自杀。
最终,会议不欢而散。没有达成任何共识,反而将高层之间早已存在的分歧彻底公开化。李振邦铁青着脸,摔门而去。林薇则无力地坐回椅子,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和孤立。
高层的争执,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到整个“远航者”号。
在战士们聚集的舱室、在技术人员工作的角落、在普通幸存者休息的区域,关于未来方向的争论成为了私下里最热门的话题。
以老兵王铁柱为代表的一派,坚定地站在李振邦一边。他们经历过太多生死,更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防御工事和握在手中的武器。“林博士是文化人,想法是好的,但太理想化了。”王铁柱一边擦拭着仅剩的机枪子弹,一边对周围的年轻战士说,“这鬼世道,活下去才是硬道理。李队经验丰富,听他的,稳当!”
而另一边,以年轻的技术员小张(曾协助林薇进行环境监测)为代表的一些人,则更倾向于林薇的观点。“固守就是等死!我们的物资撑不了几天了!”小张激动地对同伴们说,“吴锋同志的状态虽然奇怪,但那可能是我们唯一的突破口!林博士说得对,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就放弃希望!应该支持她的研究!”
争论有时会变得激烈。
“你们那是拿所有人的命去赌!”
“你们那是懦夫!不敢冒险!”
“你说谁是懦夫?!”
类似的摩擦开始在小范围内出现,虽然尚未升级为肢体冲突,但原本亲密无间的战友关系,也因此蒙上了一层阴影。队伍无形中分成了“稳健派”和“探索派”,彼此之间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隔阂与猜忌。这种源于理念分歧的裂痕,比蚀心魔的精神污染更加深刻,因为它动摇了队伍团结的根基。
深夜,“远航者”号大部分区域陷入沉睡,只有巡逻队规律的脚步声和远处锈海若有若无的呜咽声在回荡。
林薇没有休息。她独自一人,再次来到吴锋的隔离舱外。厚重的观察窗后,吴锋依旧安静地躺着,仿佛外界所有的争吵、所有的绝望都与他无关。只有旁边仪器屏幕上那些依旧异常活跃的脑波曲线,证明着他体内正进行着不为人知的激烈活动。
白日的坚强和据理力争,在此刻独处时,犹如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深深的无力感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她将额头轻轻抵在冰冷的观察窗上,感受着那刺骨的凉意透过皮肤传来。
“吴锋……”她低声呼唤,声音轻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听到了吗?外面的争吵……大家都很害怕,很迷茫……我……我也不知道自己坚持的是对是错……”
她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李振邦那冷硬的眼神,闪过队员们充满疑虑的面孔,闪过那些在途中牺牲的同伴。
“李队他……他只是想保护大家,我知道……可是,固守在这里,真的没有出路啊……”她的声音带着哽咽,“我们需要希望,需要打破僵局的力量……而你,可能就是那把钥匙……”
她抬起头,隔着玻璃,凝视着吴锋苍白而安静的脸庞。这张脸,曾经在战场上坚毅果敢,如今却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迷雾。一种复杂的情感在她心中涌动,不仅仅是科学家对研究对象的执着,还有……一种连她自己都不愿完全承认的依赖与牵挂。
“快点醒来吧……”她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脆弱和恳求,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玻璃上划过吴锋轮廓的虚影,“我们需要你……需要你的力量,需要你告诉我们,龙宫里到底有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我……也需要你。”
最后这一句,轻如叹息,几乎消散在空气中。这是她从未在人前展露的软弱,是卸下所有理性与坚强面具后,最真实的独白。在这个绝望环绕的深夜,在这个充满未知与分歧的孤舟之上,昏迷的吴锋,竟成了她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
然而,回应她的,只有监测仪器规律的滴答声,以及窗外那仿佛蕴藏着无尽秘密与危险的暗红色锈海。分歧已经萌芽,裂痕正在扩大,而前路,依旧笼罩在浓雾之中,无人能看清方向。
喜欢血铸:亡者之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血铸:亡者之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