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关于朱棣装疯以及建文四傻放回朱高炽三兄弟后果的讨论尚未完全平息,弹幕的风向却悄然转变。主播朱迪钠似乎也看到了这些滚动的新评论,脸上露出一丝颇感兴趣的笑容。
“看来各位网友对大明皇位的继承顺序很有自己的想法啊,”朱迪钠调侃道,“不少朋友都在为另一位‘重量级’人物鸣不平呢。”
只见弹幕开始密集地刷起了一个名字——朱高炽。
【网友“仁宗大帝千古”发言:要我说,老朱(朱元璋)眼光还是不行!他千挑万选,选了朱允炆那个坑货,却错过了真正完美的继承人——他的好圣孙朱高炽啊!】
【网友“战略分析兔”附和:楼上正解!历史证明,朱高炽才是最符合朱元璋要求的皇帝!仁厚堪比朱标,综合能力超越朱棣,关键还不像他爹那么好战,简直就是为“守成之君”这个词量身定做的!】
这些评论让天幕下的朱元璋眉头紧锁。朱高炽?他下意识地望向跪在人群中的老四朱棣,又瞥了一眼站在武臣前列的魏国公徐达(在洪武十一年的时空)。徐达的女儿,就是朱棣的王妃,那这个朱高炽,就是老四的嫡长子,自己的那个……刚出生才两个月,胖乎乎,除了吃奶就是睡觉的燕王世子?
就那个小肉团子?完美继承人?朱元璋嘴角抽搐了一下,觉得后世这些人是不是疯了。
弹幕还在继续分析,甚至开始复盘靖难之役的细节:
【网友“靖难战神”发言:现在回头看,建文皇帝朱允炆在开战前把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放回北平,简直是他皇帝生涯中最大的战略失误,没有之一!】
【网友“历史键盘侠”解释:没错!朱允炆以为把人质放了能显示仁德,瓦解燕王内部?他想屁吃!这哥仨一回到北平,立刻就成了朱棣最坚定的支持者。因为他们心里门儿清,就算他们爹倒了霉,他们三个,尤其是老大朱高炽这个法定继承人,在建文朝那帮“建文四傻”黄子澄、齐泰等削藩主力大臣眼里,就是一块必须除之而后快的肥肉!回去是死,跟着爹拼一把还有活路,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建文四傻?”朱元璋捕捉到这个充满鄙夷的称呼,脸色更加难看。他选的继承人,用的就是这帮被后世称为“傻”的臣子?
更让朱元璋瞠目的评论还在后面:
【网友“明史爱好者”激情发言:你们别被朱高炽胖胖的外表骗了!我在此郑重宣布:朱高炽大帝,论打仗的本事,明朝皇帝中能排前三,仅次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论治国能力,他要是说自己第二,他爷爷和他爹绑一块都不敢说自己是第一!】
【网友“腹黑学专家”补充:最关键的是他的性格!外表仁厚,内心腹黑,深谙帝王平衡之术。他不仅骗过了朱允炆那个傻子,成功的让朱允炆将自己当成了二代秦王朱尚炳、二代晋王朱济熺那样的可以利用的燕世子,就连他爹朱棣这么精明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小瞧了这个胖儿子!可以说,朱高炽具备了成为一个伟大帝王的一切要素:仁德的外衣,雷霆的手段,以及深藏不露的城府。】
“啥?打仗能排咱和老四后面?治国比咱加上老四两个人还强?”朱元璋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那个路都不会走的小胖墩?他下意识地又看了一眼朱棣,朱棣此刻也是一脸懵,显然无法将自己那尚在襁褓中的长子与“腹黑”、“善战”这些词联系起来。
赞誉还在升级:
【网友“历史假设家”感叹:朱高炽才是朱元璋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啊!我个人认为,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等待的或许不是从北平匆匆赶来的四儿子朱棣,而是这个他可能仅见过几面,却承载了真正‘仁宣之治’理想的孙子朱高炽。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就连朱迪钠也笑着总结道:“有网友说的很形象,朱高炽可以说是一个大号的太子朱标,他的体重是朱标的几倍,能力嘛,在很多后世研究者看来,可能也确实是朱标的几倍。他几乎实现了朱元璋对‘仁政’和‘强权’结合的所有幻想。”
【网友“父子辩证法”发出终极盘点:别人都是‘没有老子哪来的儿子’,但朱棣和朱高炽这对父子,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没有朱高炽,就没有永乐大帝’!北平保卫战,朱高炽以万人弱旅挡住朝廷五十万大军(注:实际兵力有争议,但以少敌多属实),稳住了朱棣的大后方,否则朱棣在外征战,老家早没了!】
天幕下,一片寂静。
朱元璋彻底听蒙了。他看了看身旁因为网友提到自己外孙子而神色有些微妙的徐达,又看了看那个一脸茫然、显然对自己儿子未来“丰功伟绩”一无所知的年轻燕王朱棣,最后,他的思绪飘向了皇宫,仿佛看到了那个被乳母抱着,除了吃和睡,偶尔无意识咧咧嘴的胖孙子朱高炽。
他不由得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极度的困惑和不可思议:
“高炽……这孩子……当真如此厉害?咱……咱咋一点都看不出来?”
仿佛是为了回应他的疑问,天幕上,又有“热心”网友开始介绍起“历史记载”中,晚年的朱元璋与少年朱高炽的互动:
【网友“史料搬运工”发言:据一些笔记记载,洪武晚年,朱元璋曾召诸王世子入京读书考察。当时朱高炽虽然体胖,行动不便,但举止沉稳,应对得体,尤其对儒家经典和治国方略的理解,让老朱颇为惊讶,曾私下对身边人感叹‘此孙有人君之相’……】
【网友“细节帝”补充:还有啊,有一次朱元璋让他和秦晋等府的世子分别去各个军营去检阅军队,别人都很快回来了,唯独朱高炽最晚回来,朱元璋问他为何迟归,他说‘清晨太冷,我让将士们吃完早饭,身体暖和了再检阅,故而迟了’。就这一件小事,可见其仁厚体下之心,这简直就是朱元璋内心对‘仁君’的期盼啊!】
听着这些有鼻子有眼的“往事”,朱元璋的目光再次投向虚空,眼神中的困惑渐渐被一种极其复杂的光芒所取代。他试图将网友口中那个文韬武略、仁厚腹黑的“明仁宗”,与记忆中那个襁褓里的小肉团形象重叠起来……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