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巳时,晚上10点左右,
澧州城外松滋草坪,大顺西路军中军大营,
此刻,大顺朝的三号人物,李自成侄儿——亳侯李过,端坐于中正主坐之上!
大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
李自成这位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摒弃流寇身份,正式转向正规化斗争,于湖广襄阳府建立正规化军队,自封“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
并册封手下诸将,众人得到了正式官职,农民起义军开始了正规化。
李自成于襄阳,重整军队,分为五大营,任命二十二将,并授予新职。
他自己这个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自然为全军最高统帅,
大元帅之下,为权将军,
权将军之下,为制将军,
制将军之下,为果毅将军和威武将军,
再下为参将,最下为偏将、副将!
权将军有两人,分别为刘宗敏和田见秀。
其中权将军田见秀,儒将也!
其主要负责提督诸营事,统管各军营事务,确保运营顺畅,职责重大。
其麾下有制将军贺锦,果毅将军李双喜和郝永忠,威武将军高一功,护军参将李岩!
另外一个权将军则是刘宗敏,
为统兵大将,李自成的副手,负责统率中卫亲军,
其麾下有中军大营主将张鼐为正,党守素为副;
中军左营主将辛思忠为正,谷可成为副;
中军右营主将李友,
中军前营主将任继荣,
中军后营主将吴汝义,
以上中军大将皆为威武将军。
余下四营,
由权将军之下的制将军负责,
其中右营由制将军刘希尧统领,辅以左果毅将军白鸣鹤与右果毅将军刘体纯,共同担纲指挥重任,参将有赵盖等人!
前营由制将军袁宗第统领,左侧由左果毅将军谢君友镇守,右侧则由右果毅将军田虎把守,参将李阘。
后营由制将军李过统领,辅以左果毅将军张能及右果毅将军马重僖,共同负责营中事务,其下还有参将程宕,偏将袁咬!
左营由制将军刘芳亮统领,辅以左果毅将军马世耀及右果毅将军刘汝魁,共同负责营中事务, 其下为参将张世杰,
其中中军权将军田见秀麾下的制将军贺锦,
于五位制将军之中位列前茅,地位崇高。
两位权将军,田见秀、刘宗敏,
五位制将军,贺锦、刘芳亮、李过、袁宗第,刘希尧,
共7人,共同辅佐大元帅李自成,
构成了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核心领导层。
而此刻,大顺朝皇帝李自成、两位权将军田见秀、刘宗敏,三人都已经身死!
权将军之下,中军制将军贺锦最大,
但他在西安大顺朝建立后,奉命征战西北,助大顺军攻占甘肃,在进攻青海时遭土司祁廷谏埋伏,已经英勇牺牲。
剩下的四位制将军,刘芳亮、李过、袁宗第,刘希尧,四人平级,
但李过身为大顺朝皇帝李自成的侄儿,还被封为亳侯,自然就比剩下的磁侯刘芳亮、绵侯袁宗第,临洮侯刘希尧三人高半级,
成为此刻大顺朝余部的一号人物,
加之大顺东路军制将军刘芳亮、袁宗第,两人此刻已经投效在了南明钦差大臣张煌言的麾下,
如此,大顺西路军中,除李过外,只剩下唯一的制将军临洮侯刘希尧,
此人本为独立的农民军首领,后加入李自成麾下,
李自成在襄阳建立闯军之后,主要负责屯田工作,
虽然位高,但并没有多少实权!
此刻,其人麾下只有副将刘世俊(李自成之岳父,唯一的爱女李翠微的姥爷),统领的5000屯田兵,
虽然没有多少实权,但却是仅此于李过的大顺西路军中唯一制将军,
自然坐于正中的李过之下,左边的第一位置!
制将军之下为果毅将军和威武将军,
此刻大顺西路军,剩下的果毅将军和威武将军,
有,
前营右果毅将军——田虎,
此人原为明朝下级军官,在洛阳之战中起义投降李自成,后成长为闯军重要将领,山海关之战后,追随李过!
后营左果毅将军——张能,
此人乃是补锅匠出身,闯军中的重要将领,长期与李过一同作战!
后营右果毅将军——马重僖,
此人也是李自成起义军中的一员老将,跟随李过征战多年,参与了多场重要战役!
左威武将军——高一功,
其人乃是李自成内弟,高皇后的弟弟,闯军中重要将领,清军入关之际,他正率领5000主力闯军和五万原明朝投降大军,共5.5万大军留守陕北榆林,
后组织了榆林保卫战,多次主动出击阻击清军。
闯军放弃陕北时,榆林高一功的五万大军,随延安府李过的七万大军一同南下,
两部,12万大军为大顺西路军主力,故高一功担任李过的副手!
中军左武威将军——党守素,
此人也是李自成起义军的重要将领,私盐贩子出身,后因私盐被官府没收而投身李自成的起义军“老八队”。
在起义军中,党守素屡建战功,最终升至威武将军,
之前率领五万大军在兰州镇守,
后随李过、高一功等人南下,其手中五万大军也是大顺西路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兰州党守素五万大军、榆林高一功五万大军,延安李过的七万军,
三部共17万大军,为大顺西路军主力,故此人也是李过之副手!
中军右威武将军——李友,
李自成帐下的主要武将之一,
此刻,大顺西路军共三位果毅将军和三位威武将军,
果毅将军比威武将军,职权虽重,但两者却是平级!
而手握五万大军的左威武将军高一功,还是大顺皇帝李自成的小舅子,
故,剩下六将,自然推荐他坐于右边首座之上,
高一功之下为,中军武威将军主将党守素和其副将李友,
此三人为一派,手中掌握大顺西路军十万之众!
余下的前营右果毅将军田虎,后营左果毅将军张能,后营右果毅将军马重僖,
三人各自拥军1万—2万不等,
三人则坐在左边,制将军临洮侯刘希尧,之下!
四人一起抱团取暖,共有大军五万左右!
加上面的大顺西路军三部主力,
整个大顺西路军,全军共有主力大军22万左右,
剩下十万之众,则为随军加家属,
由李过之养子参将李来亨负责,
副将郭升,刘世俊,杨彦昌,三人协助,
此为大顺仅存的西路军三十多万大军及其家属的全部组成来源!
其中李过养子李来亨,站于李过身旁侍候,
剩下的三位副将—郭升、刘世俊、杨彦昌,和军中文书邓岩忠,
四人,则分站两边!
其中副将郭升,
此人原为明朝柳沟副将,在李自成进京之际投降,清军入关后,明朝降官大批叛投清朝,
郭升不仅没有附逆,而且在闯军主力已经退入山西,清军虎视眈眈的情况下,依然率领区区三千部下转战于直隶、山东各地,营救同僚,平定叛乱,
之后,郭升率部西进延安,追随李过、李来亨父子主力南下!
副将刘世俊,
刚才已经说了,此人就是个打酱油的,身为李自成的岳父,自然是随军家属,被封了个副将而已!
另外一个副将杨彦昌,
此人,原为农民军首领刘国能的部将,
刘国能投降官军之后,被李自成围困,刘国能自杀,杨彦昌率部下投降李自成,
清军入关后,杨彦昌率部逃往陕西延安,后随李过、李来亨父子南下,
也是一二五仔,那边风大就往那边跑,典型的小人!
至于军中文书邓岩忠,
此人,原为明朝举人,公元1643年,见闯军势大,故投降闯军想要搏一搏,
现为军中文书,主要负责后勤和一些文案工作!
见诸将皆已到齐,
上首的李过,清了清嗓子,沉声道,
“诸位将军,对于明日与堵公联合之事,可有何好的建议?”
李过这般言语,而并未提及是否要归顺南明之事,
那是因为众人心中皆知,大顺朝已然彻底玩完了,
现今唯有投效南明,这一条路可选!
否则,三十多万大顺军,早就已经攻打堵胤锡的常德了!
此刻李过如此发问,无非就是想与诸位将军,商议一下,
投效南明,提提的条件罢了,
如此,也好为自己和麾下仅存的大顺西路军三十万兄弟和家属们,谋求一个最优厚的条件!
喜欢挽天倾之南明复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挽天倾之南明复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