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灯火通明。李世民将一本还带着墨香的《大唐富民养殖宝典》递给匆匆赶来的房玄龄、杜如晦、戴胄、长孙无忌等几位核心重臣。
“都看看。”李世民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仔细看,看完立刻议出个章程来,尽快推行下去!通知《大唐民报》,准备好版面,一旦定策,即刻刊发天下!”
几位重臣围拢过来,轮流翻阅那本厚厚的宝典。起初是好奇,越看脸色越是凝重,随即变为震惊,最后都激动起来。
房玄龄手指微微发颤,点着书页上的插图和数据:
“陛下!此宝典……字字珠玑,图文并茂啊!您看这猪舍的搭建,通风、排水、光照,考虑得如此周全!还有这饲料配比,豆粕、麸皮、骨粉,竟能精确到这般地步!这……这绝非寻常农家经验所能及!”
杜如晦深吸一口气,接话道:“玄龄兄所言极是!更可贵的是这防疫治病之法!
‘隔离’、‘消毒’、‘疫苗接种’……闻所未闻,却暗合医理!若真能防住猪瘟鸡疫,农户便敢放心大胆地养了!”
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自秦王献上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我大唐百姓已基本无饥馑之忧。如今再有此养殖宝典,若能推广开来,意味着……意味着寻常百姓家,餐桌上见到荤腥的日子,不远矣!此乃夯实国本的千古良策啊!”
戴胄掌管户部,看得更是仔细,他翻到养蜂那一章,连连称奇:“
陛下,诸位请看这养蜂之法!与民间土法截然不同,这蜂箱设计,这取蜜手段,既能多得蜜,又不伤蜂群!若真能成,蜂蜜产量将大增,不仅是甜食,更是药材和财源啊!”
他越说越激动:“还有这猪、羊、鸡、鸭的规模化养殖细则,若能落实,肉、蛋、毛、皮,皆可成货殖,充盈国库,惠及万民!我大唐……我大唐日后何愁物力不丰?”
长孙无忌也仔细看着,但他想得更深一层,眉头微蹙,提出疑虑:“陛下,此宝典确是奇书,功效毋庸置疑。
只是……臣有一虑。若百姓见养殖利厚,纷纷效仿,尤其是家中男丁,都去伺候牲畜,那……田亩耕种之事,又当如何?倘若耽误了农时,导致粮产下滑,岂非本末倒置?民生根本,终究在于粮食啊。”
他这话点出了一个关键矛盾,几位大臣都安静下来,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还未开口,房玄龄却捋须笑了:“辅机所虑,不无道理。但或许,我们可以将此视为契机,而非难题。”
他指向宝典中关于“管理”和“饲料”的章节:“诸位请看,此书提倡的乃是‘科学养殖’,‘精细管理’。并非要求所有农户都变成养殖户。恰恰相反,它或许能促使农户分工。”
杜如晦立刻领悟:“玄龄的意思是……可鼓励擅长耕种者专心种粮,产出之余,将豆渣、薯藤、麸皮等卖给养殖户作饲料。而善于养殖者,则可专注于扩大规模,形成‘专业户’。甚至一村一乡,可联合经营,专人负责不同环节。如此,粮产未必减,肉食却能增!”
戴胄击掌道:“克明此言大善!而且,养殖牲畜产生的大量粪肥,正是上好的田肥,可反哺农田,形成良性循环!粮多则饲料足,饲料足则牲畜壮,牲畜壮则粪肥多,粪肥多则粮更丰!”
李世民听着重臣们的讨论,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等得就是这一刻,让这些帝国支柱自己看出其中的关窍和机遇。
“诸位爱卿所见,与朕不谋而合。”李世民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疆域图前,“此《养殖宝典》,不仅是让百姓多吃几口肉那么简单。它是我大唐国力更上一层楼的阶梯!”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因此,推行此策,必须周密!朕意已决,即刻着手!”
“玄龄,克明!”李世民点名,“由你二人总领此事,十日内,给朕拿出一个详细的推行章程!如何刊印分发,如何宣讲培训,如何设立官营示范场,如何选拔和培训‘技术员’派往各州县,都要有细则!”
“臣遵旨!”房玄龄、杜如晦躬身领命。
“戴胄!”
“臣在!”
“户部立刻核算,初期推广所需银钱,从朕的内帑和国库共同支取,优先保障!官营养殖场的选址、建造、种畜采购,由你负责协调司农寺,尽快启动!”
“臣明白!”
“辅机。”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心中一凛:“陛下。”
“吏部需配合此事。对推广养殖有力的州县官员,记录在案,考评为优。对阳奉阴违、推诿塞责者,严惩不贷!此事,关乎国策,不得有误!”
李世民的话带着敲打的意味,长孙无忌连忙低头:“臣……遵旨!定当严格考核,确保政令畅通。”
“好!”李世民重重一拍御案,“通知《大唐民报》,先行撰写文章,宣扬此宝典之利,为正式刊行造势!要让全大唐的百姓都知道,朝廷有了让家家户户吃上肉的法子!”
他目光扫过众臣,语气斩钉截铁:“此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朕要让我大唐的子民,不仅吃得饱,更要吃得好!让我大唐的将士,体格更强健!让我大唐的国力,再无短板!”
“臣等必竭尽全力,推行国策!”众臣齐声应诺,御书房内充满了干大事的决心和紧迫感。
一场关乎大唐百姓餐桌和国力的深刻变革,就在这个夜晚,定下了基调。而如何平衡农耕与养殖,如何让这项好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考验才刚刚开始。
喜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唐有一帮古惑仔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