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2章:百工坊的困境,商业开发的巨轮无情碾压!
奥迪A8在夜色中一个急促而平稳的转向,驶离了通往市委公寓的康庄大道,汇入了另一股涌向城市旧城区的车流。
车厢内的气氛,比之前去市委大院时更加凝重。
司机小张紧握方向盘,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能从后视镜里看到后座的陆远,这位年轻的领导只是静静地靠着,目光投向窗外,但那平静之下,却仿佛有雷霆在酝酿。
秘书小陈已经顾不上揣测领导的心思,他正拿着手机,压低声音,用尽自己所有的人脉关系,疯狂地搜寻着那个石破天惊的词——“星海国际金融中心”。
“……对,老同学,市规划委的,麻烦你帮我查个事,很急……对,就这个名字,有没有相关的立项或者草案……什么?保密级别很高?你再想想办法……”
“喂,王哥,国土局的……我想问一下,东林区百工坊那一块地,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土地规划动向……什么?被冻结了?市里统一调配?什么时候的事?”
一个个电话打出去,又一个个挂断。小陈的脸色,随着获取的信息越来越多,也变得越来越苍白。他几次想开口向陆远汇报,但看到陆远那沉静如水的侧脸,又把话咽了回去。
陆远没有说话,但小陈的每一通电话,每一个字,他都听得清清楚楚。
线索像无数条涓涓细流,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在他脑中勾勒出一个庞大而狰狞的轮廓。
项目是真实存在的。
土地早已被暗中锁定。
规划的保密级别,高到连规划委内部的中层干部都无权查阅。
这一切,都发生在自己那场轰轰烈烈的“城市织补”改革之前。
常鸿不是在反击,他只是在清理一块挡在他跑道上的石头。而自己和整个东林区的努力,百工坊的重生,那些老街坊的笑脸,在那宏大的“金融中心”蓝图面前,不过是一块碍眼的、需要被铲除的石头。
车子缓缓驶入东林区。
与白日的喧嚣不同,夜晚的老城区格外静谧。车轮压过青石板路,发出轻微的颠簸声。上午刚刚被撕下的封条,还被风吹得在墙角翻滚,像一封封作废的判决书。空气中,弥漫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但这种庆幸,此刻在陆远感受来,却充满了讽刺。
车子在百工坊街口停下。
“你们在这里等我。”陆远推开车门,独自一人走了进去。
他没有让任何人跟着。
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过空旷的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已经关门,只有几家亮着昏黄的灯火,光线从雕花的木窗格里透出来,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影子。
街上很安静,能听到远处主干道传来的隐约车流声,还有邻里人家窗户里传出的电视声。陆远放慢了脚步,他能闻到空气中混合着的味道,有老木头散发的陈香,有泥土的气息,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饭菜香味。
这就是百工坊的“里子”,充满了人间烟火,充满了生活的质感。
而有人,想用钢筋水泥和冰冷的玻璃幕墙,将这一切彻底掩埋。
他凭着记忆,拐了几个弯,走到了一条更深的巷子里。孙连海老人的家就在巷子尽头,那是一个带着小院的二层小楼。
院门虚掩着,里面没有开灯,一片漆黑。
陆远的心沉了下去。他轻轻推开院门,一股浓郁的木屑和桐油混合的味道扑面而来。院子里,那个他熟悉的,堆满了木料和半成品的工作台,被一块防雨布盖着,上面落了些许灰尘。
老人不在院子里。
陆远抬头看向二楼,一扇窗户里,透出一点微弱的、像是香烟头一样的红光,忽明忽暗。
他没有上楼,只是站在院子中央,对着楼上喊了一声:“孙师傅,是我,陆远。”
楼上的红光猛地顿住,随即熄灭。片刻的死寂后,传来一阵仓促的脚步声和椅子被碰倒的声音。很快,楼道的灯亮了,一个瘦削、佝偻的身影,披着一件旧外套,跌跌撞撞地从楼梯上跑了下来。
是孙连海。
老人比陆远上次见他时,苍老了许多。头发更白了,背也更驼了,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只有那双眼睛,在看到陆远时,猛地亮了起来,像是濒死之人看到了一线生机。
“陆……陆书记?”孙连海的声音都在发抖,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伸出那双布满老茧和刻刀伤痕的手,想要去拉陆远,却又缩了回来,仿佛怕弄脏了他的衣服。
“是我,孙师傅。”陆远走上前,扶住了摇摇欲坠的老人,“信我收到了。到底怎么回事?”
“唉!”老人重重叹了一口气,浑浊的眼眶瞬间就红了,“书记,您快屋里坐,快……”
他把陆远让进屋里,屋子很小,陈设简单,到处都堆着木雕的工具和材料。老人颤抖着手给陆远倒了一杯热水,水汽氤氲中,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写满了绝望和无助。
“书记,上午……上午封条撕了,我们……我们都以为没事了,大家伙儿高兴得不行,还有人放了鞭炮……”老人说着,声音就哽咽了,“可……可没过两个钟头,就又来人了。”
陆远的瞳孔一缩:“又来人了?什么人?”
“不是穿制服的。”孙连海摇着头,脸上露出恐惧的神色,“是几个穿西装的,开着好车。领头那个,笑眯眯的,逢人就递烟,说他们是‘宏远地产’的,来跟我们谈拆迁补偿。”
宏远地产!
陆远放在膝盖上的手,猛地攥紧。这个名字他如雷贯耳,星海市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以手段强硬、背景深厚着称。更重要的是,在市里,人人都知道,宏远地产的背后,站着的就是常务副市长常鸿。
“他们说,我们这个百工坊啊,市里已经有新规划了,要建成全市最高档的金融中心,是市里的头号工程。”孙连海的声音带着哭腔,“说我们这个‘织补’,就是临时搞搞,面子工程,为了拆迁前让市容好看点。他们还说,我们这些老骨头,早点签字拿钱走人,还能落个清净,要是……要是不识抬举,到时候推土机一进来,什么都剩不下……”
老人的话,像一把把重锤,狠狠砸在陆远的心上。
“面子工程”……
原来在他们眼里,自己倾注了无数心血的改革,那些老街坊刚刚点燃的希望,只是为了方便他们拆迁而做的“美化”工作。
这是何等的傲慢,何等的无情!
“不光是他们!”孙连海像是想起了什么,更加激动,“我们去找街道,街道的干部躲着我们。我们去找区里,区里的人说这是市里的决定,他们管不了。我们……我们这才知道,我们被骗了!我们都以为您是真心帮我们,可……”
老人说不下去了,他看着陆远,眼神里充满了痛苦、失望,还有一丝被背叛的凄凉。
陆远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能感觉到老人那份从希望的顶峰跌入绝望深渊的痛楚。他知道,现在任何的解释都是苍白的。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孙老头,陆书记是不是来了?”
“我们听到声了!”
院门被推开,七八个老人涌了进来,都是百工坊里那些手艺的传承人。有做漆器的张师傅,有捏面人的王婆婆,有扎风筝的李伯……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和孙连海一样的表情,焦急,惶恐,又带着最后一丝期盼。
“陆书记,您可算来了!”
“您得给我们做主啊!”
“他们……他们说三天之内不签字,就要断水断电了啊!”
一群年过半百、甚至古稀的老人,将陆远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哭诉着。他们就像一群即将被洪水淹没的人,死死抓住了陆远这根唯一的浮木。
陆远站起身,看着眼前这一张张写满沧桑与惊恐的脸,他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痛得无法呼吸。
他终于明白,系统给出的“A级难度”意味着什么。
他要对抗的,不仅仅是常鸿,而是由权力与资本媾和而成的,一架正在高速碾来的商业巨轮。在这架巨轮面前,个人的努力,百姓的期盼,城市的文脉,都显得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
陆远开口,声音不大,却有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嘈杂的屋子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他。
他环视众人,目光从每一张脸上扫过,郑重地说道:“各位师傅,各位长辈。我向大家保证,只要我陆远还在星海市一天,百工坊,就绝对不会被推平!”
他的话音刚落,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是秘书小陈。
陆远走到院子里,接通了电话。
“陆常委!”小陈的声音急促,还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震惊,“查到了!‘星海国际金融中心’项目,牵头的开发商,就是宏远地产!而且……而且就在一个小时前,宏远地产的官方网站上,已经挂出了这个项目的概念规划图和新闻通稿,宣布项目正式启动!选址……选址就是百工坊!”
陆远拿着手机,站在院子中央,抬头望向夜空。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听着。
电话那头,小陈还在焦急地汇报着什么。屋子里,老人们正因为他刚才的承诺而爆发出低低的欢呼和议论。
而陆远的目光,却穿透了深沉的夜色,仿佛看到了常鸿那张志在必得的脸。
釜底抽薪,舆论先行,生米煮成熟饭。
好快的刀。
陆远挂断电话,转身走进屋子,对翘首以盼的老人们说:“各位师傅,今晚先安心休息。明天,我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安抚完众人,他走出了孙连海的家,没有立刻回街口的车上。他独自一人,一步一步地走在百工坊这条古老的街道上。
青石板路在他的脚下延伸,通向未知的黑暗。
他走到街中心,停下脚步。他看到一家店铺的门板上,用红色的油漆,潦草地画上了一个大大的“拆”字,旁边还写着日期,正是今天。那红色的字,在昏暗的路灯下,像一道触目惊心的伤口。
就在这时,一束刺眼的车灯从巷子了过来,一辆崭新的黑色奔驰S级轿车,无声地滑到了街对面停下。
车门打开,一个穿着高级定制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他身后还跟着两个助手,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和测绘仪器。
男人没有理会站在街心的陆远,只是抬头打量着两旁的旧建筑,眼神里充满了资本家看待商品时的那种挑剔与估价。他拿出手机,对着那些雕花的门窗拍了几张照片,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轻笑,仿佛在看一堆即将被清理的垃圾。
陆远静静地看着他。
这个男人的脸,他见过。在市里的财经杂志封面上,在年度优秀企业家的表彰大会上。
他就是宏远地产的董事长,王志军。常鸿最亲密的“合作伙伴”。
王志军似乎也察觉到了陆远的注视,他转过头,目光与陆远在空中相遇。他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一位市委常委。
但那份错愕只持续了一秒,便化为一种更加玩味和示威的笑容。他甚至还朝陆远这边,遥遥地举了举手,像是在打招呼,又像是在宣告自己的到来。
宣告,这片土地,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
陆远没有回应。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那双深邃的眼眸里,风暴正在成型。
【叮!检测到关键对手人物出现。】
【系统新剧本生成中……】
喜欢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官场影帝:我靠演技平步青云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