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南的格物院深处,青铜熔炉映照着公输焘紧锁的眉头。他手中捧着一具刚刚组装完成的十连发弩机,食指轻轻扣动悬刀,弩弦却只在机簧间发出沉闷的卡顿声。第七次了,他对着身旁的弟子叹息,每次增加到八矢以上,卡矢率就超过三成。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靖安司的密探压低声音禀报:陇西传来消息,魏国黑冰台的工匠仿制出了五连弩,虽然射程只有七十步,但已经装备前锋营。公输焘手中的铜尺地落在青砖上——这意味着魏人的仿制速度比预期快了整整半年。
与此同时,洛阳北邙山腹地的黑冰台工坊里,匠作大监抚摸着刚浇筑成型的铁甲冲车外壳,对副手摇头:瀚军的霹雳车射程超过二百步,我们这龟壳最多扛住一百五十步的石弹。告诉太尉,需要更多熟铁来加厚装甲。阴影中有人低声回应:江东的铁矿价格涨了三倍,瀚人好像察觉了我们的采购渠道。
这场无声的战争在工匠的汗水中拉开序幕。公输焘带着弟子们彻夜演算连弩的受力结构,最终在子时发现关键——将单根弩臂改为复合竹片层压,并在箭匣底部加装鱼鳞状铜片导槽。当第一具能稳定连射十二矢的弩机在黎明试射成功时,老匠人用满是灼伤的手捧起发烫的弩身,泪水滴在犹带青烟的箭槽上。
而黑冰台那边,工匠们正在用另一种方式攻坚。他们从缴获的瀚军盾牌上获得灵感,将冲车顶盖改成斜坡式铁甲,内部用浸满泥浆的牛皮作为缓冲层。试制当天,魏帝曹叡竟亲临现场,当冲车在百步距离扛住石弹轰击时,司马懿注意到皇帝苍白的脸上首次泛起红晕。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刀光剑影的谍战。金陵西市胡商旅舍地窖里,靖安司擒获一名试图收买兵器监杂役的魏谍,搜出的密信显示黑冰台已掌握霹雳车配重箱的详细尺寸。五日后,邺城某处铸剑坊突然起火,坊主竟是潜伏十年的瀚国细作,葬身火海前焚毁了刚绘制的冲车改进图。
在这场生死时速的竞赛中,刘封于深夜密召庞宏。烛光将二人的身影投在《九州舆图》上,随火光微微晃动。公输焘的次子前日遇袭,刘封摩挲着腰间断剑的缺口,虽然护卫及时,但对方显然是冲着弩机图纸来的。庞宏将一份名册铺在案上:臣已将二十七名核心工匠的家眷迁入王宫旁的暗宅,格物院所有图纸实行三段保管法。他忽然压低声音:但最危险的或许是陆伯言——魏人似乎知道霹雳车改良有他的参与。
技术阴影下涌动的情感暗流同样惊心动魄。大乔巡视淮南屯田时,总带着能辨别毒物的银簪;刘玥给蜀中旧部去信时,会用诸葛亮发明的密写术处理关键段落。而远在洛阳的司马懿,某夜发现书房砚台下压着一片江东梅花笺——没有落款,只画着折断的弩箭。
当秋风吹落金陵第一片梧桐叶时,格物院与黑冰台几乎同时迎来转折。公输焘在调试新型弩机时突发奇想,将箭矢尾羽改成螺旋排列,意外解决了箭道偏移问题。而黑冰台的工匠在反复失败后,终于用热处理的熟铁锻造出能承受霹雳车轰击的冲车顶盖。
这场技术竞逐如同两位绝世高手隔江对弈,每一着落子都牵动国运。但无论是金陵还是洛阳,所有人都清楚——当新式弩机与铁甲冲车真正相遇战场时,决定胜负的将不仅是器械优劣,更是操控这些杀戮机器的人心向背。而此刻,黄河两岸的工匠们仍在油灯下继续着永无止境的改进,他们的锤声与算盘声,正悄然重塑着战争的形态。
喜欢封御三国:潜龙问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封御三国:潜龙问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