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道的悬崖上,姜维看着脚下奔腾的沮水,手中竹杖在沙地上划出蜿蜒曲线。旧道迂回三百里,汛期常断。他转身对益州典农都尉说道,若在此处开凿隧洞,可省去翻越米仓山之险。
都尉望着近乎垂直的岩壁倒吸冷气:将军,当年曹操攻汉中,动用三万民夫半年才凿通石门古道......
不必那般浩大。姜维用竹杖轻点岩壁某处,诸葛亮丞相昔年教过我火焚水激之法——冬日烧岩,夏日泼水,岩理自裂。他解下佩剑插入岩缝,此处岩层倾斜,只需凿通七十丈。
这项被工匠们称为小石门的工程在隆冬启动。当第一批民夫用柴火炙烤岩壁时,姜维正在江边试验新式运粮船。他令工匠将船体改为三段榫卯结构,关键部位包铁皮。过险滩时拆解人扛,平缓处组装航运。试航那日,他看着拆散的船板被骡马驮过栈道,对副将笑道:此船如蜈蚣,断足亦可重生。
消息传到成都时,刘玥正在锦官院清点新织的蜀锦。她抚过一匹织有北定中原暗纹的缭绫,对女官吩咐:将这些送往江东,换回的铁矿直接运往汉中。又展开漕运图补充:告诉姜将军,我在嘉陵江畔备了百艘羊皮筏,可作漕运补充。
开春时节,工程遭遇致命危机。隧洞掘进到五十丈时遇到地下河,汹涌的水流瞬间淹没了三名工匠。姜维闻讯纵马狂奔而至,竟脱去铠甲亲自潜入刺骨寒水。半日后他湿淋淋地爬出洞口,手中攥着带血的矿石:是菱铁矿!水从东侧山隙渗入,用铁汁浇灌便可封堵!
与此同时,刘玥的商队正穿越三峡险滩。当满载铁矿的船只通过瞿塘峡时,押运官发现船底有魏国细作留下的水靠痕迹。他不动声色地命人将铁矿转移到羊皮筏上,原船则装满石块继续前行。当夜,那艘船在巫峡被凿沉,而真正的铁矿已由纤夫拉过青滩。
五月端阳,隧洞终于贯通。姜维站在洞内感受穿堂风,突然用剑鞘敲击岩壁:此处回声空洞,可辟为储粮密室。他命人用糯米浆混合黏土涂抹洞壁,纵是盛夏,洞内亦能存粮三月不腐。
漕运体系也迎来革新。刘玥从江东请来的船匠改造了传统艨艟,在船底加装可收放的滚轮。遇浅滩时放下滚轮,如车行陆地。试航成功那日,她将一艘模型连同一车川芎送往汉中:闻将军腿疾复发,此药活血化瘀。
最精妙的配合发生在秋粮北运时。新粮道首次全线启用,拆解船在隧洞两端高效转运,羊皮筏穿梭于支流补充运力。当第一批十万石军粮提前半月抵达汉中时,姜维在收粮文书上发现一行小字:锦市得铁九万斤,已铸箭簇。他望向东南方轻笑:公主知我。
然而危机接踵而至。魏国细作混入运粮队,在船板榫卯里暗藏火药。幸亏老船工发现铁钉被换成空心铜管,姜维立即下令所有船只停运三日彻查。刘玥闻讯,连夜组织织妇编制特殊麻绳:用桐油浸泡后可验毒防火。
寒冬来临前,巴蜀粮道已能月输三十万石。姜维站在汉水边,看着满载粮草的船队驶向襄阳,对身旁将领感叹:此道不仅是粮道,更是串联荆益的命脉。他忽然解下佩剑掷入江中:待天下平定,当以此剑铸犁,耕遍蜀道天险。
而此刻的成都锦官院里,刘玥正在新绘的舆图上添补路线。她将代表粮道的朱线延伸过秦岭,与荆州蓝线交汇于宛城。窗外飘雪时,她呵暖冻僵的手指,继续核算来年漕运所需的桐油与麻绳——这场无声的后勤战争,正随着粮道延伸悄然改变着天下格局。
喜欢封御三国:潜龙问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封御三国:潜龙问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