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的电脑屏幕上,十个技术系统的图标如同精密的齿轮,咬合运转,发出细微的嗡鸣。随着他指尖轻点,全新加载的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率先启动,一道淡蓝色的光束从虚拟探头射出,扫描范围瞬间覆盖何月娥案的所有关联现场。
“嘀——”系统提示音响起,扫描仪在何月芳家的地毯纤维中,捕捉到了与案发现场一致的血迹残留,即使经过清洁剂处理,仍被分解出微弱的血红蛋白信号。屏幕上同步生成三维模型,标注出血迹喷溅的角度和力度,清晰指向争执时的站位关系——与何月芳最初供述的“未近身”完全相悖。
罪恶功能系统与罪恶克星功能系统随即联动,左侧屏幕列出何月芳的所有可疑行为轨迹:案发前三天频繁查询“如何清理血迹”“失手致人死亡会判多少年”的搜索记录;右侧屏幕则锁定魏宝国的资金往来,发现他在案发后向一个匿名账户转入二十万,而该账户的实际控制人,正是何月芳的远房表哥——这显然是一笔封口费。
“启动身临其境功能系统。”李阳指令下达,眼前的虚拟场景瞬间切换到何月娥家的客厅。光线、家具摆放、甚至空气中的尘埃都与现场勘查记录分毫不差。系统模拟出案发时的声音环境:何月娥的质问声、何月芳的辩解声、玻璃相框摔碎的脆响,以及最后那声沉闷的倒地声,立体环绕,仿佛让人置身那个混乱的午后。
超高模拟画像技术此时发挥作用,根据何月娥的骨骼数据和生前照片,还原出她倒地瞬间的面部表情——震惊与难以置信,而凶手的模糊轮廓在光影中逐渐清晰,身形、发型与何月芳完全吻合。更令人心惊的是,技术还通过魏宝国的骨骼特征,模拟出他躲在楼道拐角窥视的身影,证实了他“目击却未阻止”的证词。
案发现场字幕技术在虚拟场景中同步浮现:【14:32 何月芳与何月娥发生争执,提及魏宝国挪用公款细节】【14:35 何月娥拿出手机准备录音,何月芳上前抢夺】【14:37 争执中何月娥被推倒,后脑撞击茶几角】……时间线精准到秒,与魏宝国的行车记录仪时间、何月芳的手机信号中断时间完全印证。
追踪之瞳系统则像一道无形的线,顺着魏宝国的行踪轨迹延伸。从他案发当天的行车路线,到他偷偷前往何月芳家通风报信的监控死角,再到他试图将赃款转移至海外的银行流水,每一个节点都被红色标记,形成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将他“旁观者”的伪装撕得粉碎。
两个新增的证物扫描系统同时运作,一个专注于微观痕迹:在何月芳指甲缝里发现的皮肤组织,经dNA比对,与何月娥的基因序列完全匹配;另一个则解析宏观物证:魏宝国声称“从未碰过”的那件外套,袖口内侧沾着的纤维,与案发现场地毯的材质一致,且含有何月娥的微量dNA——显然他曾在案发后返回现场。
超动态视力技术捕捉到一段被忽略的监控画面:案发后十分钟,何月芳神色慌张地从楼道跑出,怀里抱着一个黑色塑料袋,袋口露出的布料一角,与何月娥家失踪的桌布吻合。技术将画面放慢百倍,清晰显示她手指上未擦净的暗红色痕迹。
最后,黑客超高技术破解了三人所有的隐藏信息:何月芳与魏宝国的加密聊天记录,承认“计划阻止何月娥举报”;何月娥存在云端的日记,详细记录了发现丈夫与妹妹合谋的过程;甚至魏宝国情人的转账记录,都指向三人早已形成利益共同体。
李阳将整合好的所有证据发送给郑一民、季洁、陶非等人,屏幕上弹出“证据链闭环”的提示。片刻后,对讲机里传来陶非的声音:“人已全部控制,何月芳、魏宝国对罪行供认不讳。”
李阳看着屏幕上“全部抓获,案件告破”的字样,轻轻舒了口气。这些冰冷的技术,最终拼凑出了真相,让罪恶无所遁形。窗外的阳光照进技术室,落在屏幕上,那些跳动的数据与代码,仿佛也染上了一丝正义的温度。
喜欢重案六组之李阳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案六组之李阳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