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正村 · 郑家
林文柏的老丈人住在平正村,家中也是一女两儿,长女郑秀娘嫁给了林文柏,落户去了平安村,他们和两个儿子还住在平正村,并没有分家。
郑家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居民,世世代代就住在平正村,平正村也因为过半的原住民,没经历逃荒什么的,所以比平华村要富裕一点,但也没富裕到哪去,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富不起来。
林文柏提着盖着布的篮子走进岳家时,郑家刚吃完晚饭。老丈人郑老汉正叼着旱烟袋在院里消食,一见女婿这个时候来,有些意外。
“文柏?咋这个时辰来了?可是有啥事?”郑老汉起身迎道。 “爹,没啥事。”林文柏笑着将篮子递过去,“家里种的果子头年结果,给您二老送几个尝尝鲜。”
话音刚落,篮子里的异香已经藏不住地飘了出来。郑老汉吸了吸鼻子,眼睛一亮:“哟!啥果子这么香?” 堂屋里的郑老太和两个儿子儿媳、几个孙辈也都闻香出来了。
林文柏寒暄两句,婉拒了留饭,只说天黑前得赶回去。送走女婿,郑家一家人迫不及待地围住了篮子。
郑老太揭开盖布的一角—— “嚯!” 全家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溜圆。篮子里,六个又大又红、泛着玉质光泽的果子安安稳稳地躺着,那勾人的甜香一个劲儿地往鼻子里钻,馋得几个小孙子口水直流。
“这……这是平华村种出来的?”大儿子难以置信。
“快!老婆子,拿两个……不,拿三个!切了!大家都尝尝!”郑老汉激动地吩咐。
果子被小心地切成小瓣,分到每个人手里。一口下去,满屋都是惊叹和满足的喟叹。
“我的天爷!这也太好吃了吧!”
“甜!真甜!还不腻人!”
“吃了浑身都舒坦!”
回味着那极致的滋味,郑老汉砸吧着嘴,深深吸了口空气中残留的果香,突然感慨道:“大妞(郑秀娘)这婚结得好啊!林家能拿出这等仙果,往后平华村怕是要起来了!”
郑老太闻言,白了他一眼,毫不客气地揭短:“哼!当初不知是谁,相中了村头那猎户家的小子,嫌林家是逃荒来的没根底,文柏上门提亲时还给人摆脸子看呢?现在知道好了?”
郑老汉被老伴儿当着小辈的面揭了老底,顿时老脸一红,梗着脖子争辩:“我那……我那还不是怕大妞跟着吃苦!”
“是是是,就你是亲爹,我们都是后的。”郑老太嘴上不饶人,眼里却带着笑。儿孙们也都偷笑,都知道老两口都是嘴硬心软的,虽是闹闹腾腾的,其实感情好着呢。
郑老汉说不过,老羞成怒,一把抱起果篮子,转身就往里屋走,嘴里嚷嚷着:“我是一家之主,这么好的东西得我亲自保管!谁都不准偷吃!”
身后顿时传来一片小辈们的哀嚎声和郑老太笑骂的声音:“这死老头子!”
平安村 · 黄家(里正家)
李文石抱着篮子走进平安村里正黄家院子时,黄家老小正在纳凉唠嗑。大姐林文柳一眼看见他,吓了一跳:“文石?你咋来了?家里出事了?”
“没没没!”李文石连忙摆手,笑着把篮子递过去,“大姐,姐夫,大伯让我给你们送果子来。家里那棵树结果了,二哥给他老丈人家送去了,我就来你这儿。”
林文柳的丈夫,黄少里正性子急,一听就凑过来:“结果了?这么快?!这才多久?啥果子啊这么神速?”他一边说一边不见外地去掀盖布。
这一掀,黄家院子里顿时炸了锅。 那红艳艳、香喷喷的大果子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孩子们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叽叽喳喳问个不停。
“哇!好大的果子!”
“好香啊!娘,我想吃!”
被众人忽视的老黄里正连咳好几声,才稳住场面,赶紧让大儿媳给李文石倒水看座。
果子被切开分食,黄家上下的反应比郑家更热烈几分。黄少里正吃得最快,抹着嘴一脸艳羡:“文柏家这运气!这哪是果树,简直是摇钱树!文石,这种子能匀我点不?咱村要是也能种上一棵就好了!”
林文柳拍了他一下:“净想美事!这么好的东西,是随便能种出来的?”她嘴上这么说,脸上却满是自豪的笑容,心里为娘家感到高兴。
老黄里正慢慢品味着,感受着那通体舒泰的暖意,心中暗忖:这平华村林家,怕是真的要时来运转了。他叮嘱儿子:“以后跟平华村那边,多走动,多帮衬着点。”
镇衙后街 · 赵家(林文梅家)
林文梅如今住在镇上,丈夫是镇上衙门里的一名衙役。
说起林文梅成为平华村第一个嫁到镇里的姑娘,还有一段故事呢。当年刚满16岁的林文梅跟着父亲林守业到镇里赶集,那年她的生辰愿望就是要去一趟镇里,一向疼爱闺女的老父亲肯定是要满足的,谁知这一趟生辰圆梦之行成就了她的这段姻缘。
父女俩走到镇入口时,赶上一群外来流民要冲破衙门设置的关卡闯入镇里,林文梅父女被冲散了,林文梅还差点被流民撞到在地,是一个姓赵的衙役眼疾手快护住了她……后面的事儿就不难猜了。
赵衙役也不是什么显贵人家,也不懂得钻营拍马什么的官场哲学,就是普普通通一个小衙役,但身材高大,正直善良,家庭情况也简单,家里父母双全,还有一个妹妹,都是老实本分的镇上小民。
林文梅和赵衙役生了一儿一女,夫妻俩侍奉老人,照顾儿女,跟嫁的不远的赵小妹一家互帮互助,过着不富足却算安稳的小日子。
夫妻俩还把儿子送进了镇上的私塾,女儿比果果大两岁,没上私塾(这时候一般私塾不收小姑娘,绣坊什么的倒是收,夫妻俩还没考虑好要不要让女儿去绣坊当学徒,毕竟才5岁的小女娃。)
小货郎李文远抱着篮子,刚走到镇口,就遇到了下值回家的姐夫赵衙役。两人便结伴而行。
李文远嘴皮子利索,把果果起名“平果”的趣事绘声绘色讲了一遍,逗得一向严肃的赵衙役也忍不住笑了。
到了赵家,林文梅见到堂弟很是惊喜。李文远说明来意,送上果子。赵家二老看到篮子里六个硕大稀罕的红果,又是惊讶又是欢喜。
“这……这太贵重了!”赵母连连道。
“婶子,您客气啥,自家树上结的,头一茬果子,就是图个新鲜,给您和叔尝尝。”李文远笑道。
赵家虽是镇上小户,但见识总比村里人多些,一眼就看出这果子绝非寻常。赵父赵母对视一眼,心中对这位大儿媳更是高看几分。娘家虽在乡下,却不贫气,有情有义有分寸,这样的亲家真是没得说。
一家人商量着怎么分。赵衙役沉吟一下,道:“这果子稀罕,味道也好。不如让栋儿(儿子)明日带一个去学堂,送给先生,也算一份心意。”这年头,给先生送时令果蔬是常见的尊师之礼。
赵母点头称是,又补充:“剩下的,把小妹一家也叫回来,一起尝尝。咱家难得有这么好的东西,一起热闹热闹。”
林文梅吃着清甜脆嫩的果子,感受着那份独特的暖意,心中满是感动。她远嫁镇上,娘家却从未忘记她,有什么好东西总是惦记着她。这甜甜的果子,吃在嘴里,暖在心里,那是被家人紧紧牵挂的幸福滋味。
三篮“平果”,就像三颗温暖的石子,投入三个不同的家庭,荡开的涟漪却同样充满了惊喜、温情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平华村林家之名,也随着这奇异的果香,悄然在这些姻亲心中,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记。
喜欢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团宠囡囡是厨神:我的苹果通古今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