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黄埔军校的第一个月,刘肖忙得脚不沾地。新成立的特别战术教研室需要筹建,扩建后的军校需要制定新的训练大纲,还要应对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
这天清晨,刘肖刚走进办公室,就看到桌上放着一份新学员名单。随手翻阅时,几个特别的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林中虎、徐远山、程铁军。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此刻还只是怀揣理想的军校学员。
刘主任,助理敲门进来,校长通知开会。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蒋毅校长坐在主位,左右分别是新任教育长何建明和政治部主任周文。看到刘肖进来,周文微微点头示意。
人都到齐了。蒋毅开门见山,根据最新情报,北方的局势有变。奉系军阀正在调兵遣将,很可能要南下。
何建明立即接话:我们应该立即准备北伐!趁现在士气正旺,一举统一全国!
周文却持不同意见:现在内部尚未稳固,贸然北伐风险太大。我认为应该先巩固广东根据地。
双方争论不休,蒋毅把目光投向刘肖:刘主任,你怎么看?
刘肖知道,这就是军校内部着名的北伐之争。他谨慎地回答:我认为两位说得都有道理。北伐是必然的,但时机很重要。
他走到地图前:我们可以分阶段进行。先巩固两广,再图北伐。同时加强部队训练,特别是军官的培养。
这个折中方案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蒋毅最后拍板:就按刘主任说的办。训练工作要抓紧,特别是新式战术的推广。
散会后,周文特意留下刘肖:你刚才说得很好。现在内部意见分歧很大,我们要特别小心。
我明白。刘肖点头,听说最近有不少人在活动?
周文压低声音:有些人想要改变现行的政策,正在暗中串联。你要特别注意何建明,他最近和那些人来往密切。
回到教研室,刘肖立即召集骨干开会。特别战术教研室现在有二十多名教官,大多是他在东征期间培养出来的优秀军官。
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刘肖开门见山,我们要加快新式训练方法的推广。特别是连排级军官的培训,必须抓紧。
赵立仁现在担任教研室作战训练科长,他提出建议:我们可以开办一个速成班,专门培训基层军官。
这个想法很好。刘肖赞同,但是要注意,不能只教战术,还要加强思想教育。
接下来的日子,教研室全力投入到军官培训工作中。刘肖亲自编写教材,设计训练科目。在系统的辅助下,他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现代军官培训体系。
这天下午,刘肖正在给速成班上课,讲解步炮协同战术。学员们听得十分专注,不时低头记录。
报告!一个年轻学员突然举手,如果炮兵观测员伤亡,步兵该如何引导炮火?
刘肖看向提问的学员,正是名单上的林中虎。这个清瘦的年轻人眼神锐利,问题总是切中要害。
很好的问题。刘肖示意他坐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
下课后,林中虎主动留下来请教。刘肖注意到这个学员虽然年轻,但对战术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力。
教育,林中虎认真地说,我觉得现在的战术还可以改进。特别是在机动性方面...
听着林中虎的见解,刘肖暗自感慨。这些优秀的年轻人,果然都有过人之处。
就在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打乱了一切。
这天深夜,刘肖正在加班修改训练大纲,周文突然来访,脸色异常严肃。
出事了。周文关上门,何建明向校长报告,说你在学员中传播危险思想。
什么危险思想?
他说你强调士兵的主观能动性,是在鼓吹无政府主义。还说你重视思想教育,是在为某个党派培养力量。
刘肖心中一沉。该来的还是来了。
校长怎么说?
校长暂时压下来了,但要求你做出说明。周文担忧地说,现在形势很微妙,你要特别小心。
第二天,刘肖被蒋毅叫去问话。办公室里,何建明也在场。
刘主任,蒋毅语气平静,何教育长反映的一些问题,你怎么看?
刘肖不卑不亢:校长,我教授的都是现代军事科学。强调士兵的主观能动性,是因为现代战争需要每个士兵都能独立思考和行动。至于思想教育,这是军校一直以来的传统。
何建明冷笑:但是有人反映,你在课堂上经常引用某些激进理论。
我引用的是孙先生的三民主义。刘肖坦然道,如果何教育长有疑问,可以随时来听课。
蒋毅摆摆手:好了,都是为革命工作,不要互相猜疑。不过刘主任,以后讲课要注意分寸。
风波暂时平息,但刘肖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北伐的临近,各方势力的斗争会越来越激烈。
在周文的建议下,刘肖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可靠的力量。特别战术教研室的教官大多思想进步,是可以依靠的对象。速成班中的一些优秀学员,也表现出很大的潜力。
这天,刘肖找来赵立仁:我们要做好准备,随时可能发生变故。
教育,你的意思是?
革命阵营内部的分歧越来越明显。刘肖低声说,我们要保护好这些学员,他们是革命的未来。
与此同时,刘肖加紧了新式战术的研究。在系统的辅助下,他开始整理机械化作战理论,虽然现在还用不上,但为未来做准备。
北伐的呼声越来越高,军校内的气氛也日益紧张。不同立场的学员之间,开始出现争论和摩擦。
一天傍晚,刘肖在操场上看到林中虎和几个学员在争论。走近一听,原来是在讨论北伐的路线问题。
应该直取武汉,控制长江中游!一个学员激动地说。
太冒险了!林中虎反驳,应该先取福建,巩固东南。
看到刘肖,学员们立即立正敬礼。
继续讨论。刘肖微笑地说,不同的意见可以交流,但不要伤和气。
他趁机给学员们讲解不同作战方案的利弊,最后说:作战计划要结合实际,不能凭空想象。你们要多研究地图,了解各地的地形和敌情。
学员们恍然大悟。这件事让刘肖意识到,这些年轻学员迫切需要正确的引导。
晚上,刘肖找到周文,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们应该组织学员到各地实地考察,了解实际情况。
周文十分赞同:这个想法很好。不过现在局势复杂,要特别注意安全。
考察计划很快制定出来。第一批学员将前往粤北山区,研究山地作战。刘肖亲自带队,赵立仁负责安保。
出发前夜,刘肖独自在办公室整理资料。窗外,军校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这座培养出无数军事人才的军校,正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他知道,很快,这里走出的学员们就要奔赴全国各地,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华。而他要做的,就是为他们打好基础,让他们在未来能够少走弯路。
远处传来熄灯号声。刘肖收起资料,准备休息。明天,新的征程又要开始了。
无论前路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要坚持走下去。因为在他身后,是无数双渴望改变这个国家的年轻眼睛。
喜欢黄埔铁流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黄埔铁流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