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卓铭便在断情崖的云雾之间,开始了《寂心战典》的修炼。
他盘膝而坐,并未像寻常修士那般五心向天,试图捕捉天地灵气。相反,他彻底放松身体,将所有的意念,所有的精神,都集中向内,集中在那个被称之为“心”的虚无之处。
《寂心战典》的精髓,在于一个“寂”字。并非死寂,而是摒除外在纷扰,让内心如古井无波,映照万物。它要求修炼者彻底放弃肉眼带来的、充满欺骗性的视觉依赖,转而开发一种更深层次的感知——心感。
这绝非易事。对于一个刚刚失去视力的人来说,最大的障碍并非黑暗,而是源自灵魂深处对未知的不安与恐惧,以及下意识想要“看见”的执念。
卓铭的眉头紧锁,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的神识本能地想要向外延伸,像触手一样去“看”周围的世界,但这恰恰与《寂心战典》的要求背道而驰。
“放弃‘看’,去‘感知’……”他喃喃自语,不断在心中重复功法要义。
他不再试图去“勾勒”远处那块岩石的形状,而是去感受它存在的“质感”——它的坚硬,它的冰冷,它亘古不变的沉稳气息。
他不再去“分辨”风吹过树梢的声音来自何方,而是去体会风本身的“流动”——它的轻柔,它的方向,它掠过叶片时带来的细微生命颤动。
起初,一切都是模糊的,混沌的。但渐渐地,在他坚定不移的意志下,某种变化开始产生。
他“看到”了。
不是用眼,而是用心。
在他的心湖之上,断情崖的景象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没有色彩,没有清晰的线条,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由无数“信息流”和“能量波动”构成的立体图谱。
岩石是一团厚重的、土黄色的光晕。
树木是摇曳的、充满生机的绿色光团,内部有汁液在缓缓流动。
他甚至能“感知”到不远处,那一大一小两团无比鲜明的能量源——冷清月如同深邃冰湖中的一轮清冷明月,气息强大而内敛;而卓乐安则像一颗蓬勃跳动的小太阳,纯阳圣体的气息炽热而纯粹。
这种感知无比消耗心神与灵力。仅仅是维持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卓铭就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体内炼气后期的灵力竟已消耗了近半!这简直比与人激烈斗法还要疲惫。
他散去心感,微微喘息,空洞的赤眸中却闪过一丝了然与决断。
“果然……这《寂心战典》虽强,但对灵力和心神的负担太重了。若用于战斗,除非能瞬间解决敌人,否则持久之下,先垮掉的必然是我。”
他想到了未来可能存在的团队协作,想到了混乱的战场。一个依靠心感战斗的“瞎子”,在敌我交错、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如何能保证不误伤同伴?无差别攻击的后果,他承担不起。
“我的目标,并非成为第二个‘无目枪神’。”卓铭对自己说,思路无比清晰,“我修炼此法,只为在这黑暗中,获得独立行走、感知世界的基本能力。只需小成,足以让我如常人般生活,不至于成为真正的累赘,便足够了。”
至于战斗……
他意念微动,识海中那三式来自朱雀传承的功法——炎浪决、焚天印、炎烬灭——自然而然地流转起来。与《寂心战典》的艰涩消耗不同,这三式功法仿佛本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意念所至,如臂使指。尤其是他眉心的朱雀圣纹,隐隐传来温热的共鸣,让他对火之法则的亲和力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我的路,终究在火焰之中,在朱雀传承之上。”卓铭明确了方向。
从此,他做出了一个在外人看来或许难以理解的决定:除了必要的睡眠恢复,他将无时无刻不维持着《寂心战典》的基础心感状态,将其作为一种本能来锤炼。这将意味着他的灵力永远处于一种缓慢消耗的状态,需要更多资源来补充,修炼速度或许会受到影响。
但这,就是他为了在黑暗中保持“清醒”,必须付出的代价。
他缓缓站起身,凭借着初成的心感,虽然步伐依旧不如有视觉时稳健,却再也没有撞到任何东西。他朝着儿子那团“小太阳”般的气息走去,脸上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轻松而坚定的笑容。
这条路很难,但他已经看到了方向。以《寂心战典》为杖,探明前路;以朱雀传承为火,焚尽荆棘。这便够了。
喜欢反派:从救赎女魔头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反派:从救赎女魔头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