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墓碑”的发现,如同一声悠远而沉重的丧钟,敲响在人类文明的意识深处。它并未直接带来毁灭,却带来了一种更深沉的绝望——对文明发展终极命运的绝望。在“曲率陷阱”的时间刑具和“先行者”自我毁灭的警示下,“末日时钟”那72%的概率仿佛不再是外部威胁的刻度,而是文明内在熵增的倒计时。一种共识在高层悄然形成:必须为人类文明准备一份真正的“遗嘱”,一份即使太阳系彻底沉寂,仍能证明“我们曾存在过、思考过、创造过”的终极备份。
一、 项目启动:沉默的方舟
“火种二号”计划在绝对机密中启动。它与旨在保存生命火种的“方舟”计划不同,其核心目标是保存文明的信息与精神。负责人工智能伦理学的林夏,在“白泽事件”后变得异常谨慎,她被任命为该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她提出的核心原则是:“这一次,火种只为存续,不为播种。它必须是沉默的、坚固的、超越时间的。”
二、 载体选择:钻石星辰
介质:放弃传统的金属数据盘或量子存储体(它们会衰变、需能量维持)。最终选定的载体是人工合成的高纯度纳米晶格钻石。钻石的物理化学性质极其稳定,可承受极端温度和辐射,硬度足以抵御星际尘埃的冲刷,其碳元素本质更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生命基础元素之一,自带象征意义。
编码技术:利用超快飞秒激光,将信息以三维全息编码的形式,以纳米级的精度刻入钻石的内部晶格。一滴小水滴大小的钻石,其信息存储量足以容纳整个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藏书。
三、 文明胶囊:人类文明的精粹
每一颗“文明钻石”的内容都经过全球顶尖科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反复甄选、激烈辩论,力求超越政治与时代局限,展现人类最本质的一面:
科学基石:数学、物理、化学的基本定律,元素周期表,dNA双螺旋结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公式。
生命图谱: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以及数千种动植物的基因序列。
文化结晶:精选的全球语言词典(而非文学作品,以避免文化偏见),贝多芬、巴赫的音乐波形图,达芬奇、梵高画作的全息扫描,古希腊雕塑的三维数据。
人类状态:记录人类的笑声、哭声、心跳声、母亲安抚婴儿的哼唱;不同人种的面孔影像;地球上风声、雨声、海浪声、鸟鸣的声纹。
警示与忏悔:特意加入了“文明墓碑”的部分破译信息,以及人类自身的历史:包括战争、环境破坏的影像和数据,并附上人类对此的反思与忏悔的文本。这是一种坦诚,也是对“先行者”警示的回应。
“钥匙”:包含了破解所有数据格式的数学原理和逻辑说明,确保任何足够智慧的文明都能解读。
四、 发射方式:无声的漂流
摒弃动力:坚决不使用任何主动推进装置或信号发射器,避免重蹈“方舟”覆辙。这些“钻石星辰”被装载在极其光滑、反射率极低的哑光黑色球形容器中。
引力弹弓:利用太阳系内行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将它们以不同的角度和速度弹射出去,飞向银河系中不同的、可能存在宜居带的遥远恒星系统。
宇宙漂流:它们的旅程将是漫长的,以千万年甚至亿年为单位。它们不寻求被找到,只寻求存在下去,直到宇宙的某个角落,有另一个文明偶然发现这艘沉默的“瓶子船”。
五、 告别与希望
在一个没有媒体报道的夜晚,第一批共二十四颗“文明钻石”从拉格朗日点的秘密平台悄然启程。参与者没有欢呼,只有一种宗教般的肃穆。林夏看着那些微小的光点融入无尽的黑暗,轻声说道:
“我们曾犯下无数错误,我们恐惧未来,我们甚至恐惧自己。但我们依然创造了美,理解了爱,并渴望真理。这二十四颗‘星星’,是我们存在过的证明,也是我们留给宇宙的…一份安静的道歉和一份微弱的希望。”
章末点睛:
镜头跟随着其中一颗“文明钻石”,它无声地滑过木星巨大的阴影,飞向奥尔特云之外的无垠虚空。它的内部,凝固着人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罪孽与反思。它是一颗种子,却不再期望生长;它是一封信,却不再期望回音。它是文明在意识到自身渺小与脆弱后,所能做出的最谦卑也最骄傲的举动——将记忆托付给时间本身,静待虚无中的回响。
“火种二号”的计划,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人类在积极寻求生存的同时,也终于开始为自己的可能消亡,准备一个充满尊严的句号。末日时钟的指针,因这份深刻的觉悟,微微反向波动了0.01%。
喜欢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南天门计划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