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广寒宫”基地。
曾经灯火通明、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基地,此刻已沦为一片断壁残垣的战场。外部装甲板布满激光灼烧和爆炸冲击的痕迹,气闸门严重变形,多个观测穹顶被击碎,用高强度复合材料临时封堵着。基地内部的通道中,应急灯忽明忽暗,闪烁着不详的红光,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臭氧味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
守备司令杨锐上校,靠在中央控制室满是裂痕的指挥台旁,昔日笔挺的军装如今沾满污渍和干涸的血迹,左臂用简易绷带吊着,脸上是被弹片划破的伤痕。他疲惫但锐利的目光扫过控制台上寥寥无几的、还在闪烁的监控画面。
画面中,昔日整洁的通道里,随处可见激烈交火后留下的痕迹——墙壁上的弹孔,散落的能量武器电池,以及……用白色床单覆盖着的、已无声息的守军士兵遗体。
“报告司令,d区最后一道防线失守!山田小队……全员殉国!”通讯频道里传来嘶哑而悲痛的声音,伴随着激烈的枪声。
“E区弹药告罄!请求支援!重复,E区没有弹药了!”另一个频道传来绝望的呼喊。
杨锐闭上眼睛,深吸一口稀薄而冰冷的空气。他知道,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基地的护盾早已过载崩溃,重武器在连日激战中消耗殆尽,士兵们手中的轻武器弹药也所剩无几。而日军“影武”特种部队,正凭借其精良的装备和凶悍的作风,一步步蚕食着基地的内部空间。
“把所有还能动的人,包括文职、工程师、甚至伤员,全部集中到核心能源模块区!”杨锐的声音沙哑却坚定,“那里结构最坚固,是我们最后的阵地。”
命令下达,残存的守军开始向基地最深处、保护着聚变反应堆的核心区撤退。这是一条用生命和鲜血铺就的退路,每一步都有战士为了掩护队友而倒下。
核心区厚重的合金大门缓缓闭合,将最后几十名幸存者与外面的枪声和爆炸声暂时隔绝。这里聚集着的人,军装早已破烂,许多人带伤,工程师们的防护服上也满是油污和破洞。他们的眼中,有恐惧,有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与基地共存亡的决绝。
“我们还有多少能用的东西?”杨锐问基地的首席工程师,一位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老专家,陈工。
陈工抹了把脸上的汗和油污,指着角落里一堆受损程度不一的机器人:“大型工程机甲全毁了。只剩下这些用于内部维修和物资搬运的小型通用机器人,大概十几台。”
这些机器人半人多高,有多条机械臂和灵活的移动底盘,原本是基地的“勤劳工蜂”。
杨锐看着这些机器人,又看了看周围战士们手中几乎打空子弹的步枪,以及一些从日军尸体上捡来的、弹药同样不多的武器,一个悲壮而决绝的计划在他心中形成。
“陈工,能把这些机器人……改装一下吗?”杨锐的声音低沉,“不需要它们再维修了。让它们……能冲,能炸!”
陈工瞬间明白了杨锐的意思,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震惊,随即化为工程师特有的冷静和执着。他重重点头:“能!拆掉维修工具,加装撞击模块!把基地库存的工程炸药和高能电池捆在一起……就是最简单的遥控炸弹!”
“时间不多了,尽快!”杨锐拍了拍陈工的肩膀。
没有犹豫,幸存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立刻扑向那些机器人。没有专业的工具,就用随身的多功能钳、激光焊枪。拆卸声、焊接声在寂静的核心区内响起,伴随着远处日军撞击大门发出的沉闷巨响,构成一曲悲壮的绝响。
很快,第一台“改装”机器人完成了。它的机械臂被卸掉,身体上捆满了从各处搜集来的爆炸物,控制线路被简单重接,只剩下一个指令:向前冲!
接着是第二台,第三台……
日军显然也失去了耐心,开始用重型切割设备破坏大门。灼热的金属溶液顺着门缝流淌进来,发出刺鼻的气味。
“准备好了吗?”杨锐看着身边最后二十几名还能站立的士兵和工程师,沉声问道。他们手中拿着最后几颗手雷、焊枪、甚至消防斧——任何能当做武器的东西。
众人沉默地点头,眼神中燃烧着最后的火焰。
“打开内门!”杨锐下令。
厚重的内门缓缓开启一条缝隙。
“为了祖国!为了广寒宫!冲锋!”杨锐发出最后的怒吼,率先冲了出去!
与此同时,陈工按下了手中的遥控器。
几台改装机器人如同沉默的死士,底盘动力全开,迎着刚刚切开门冲进来的日军“影武”队员,猛地撞了上去!
“轰!轰!轰!”
连续的爆炸在狭窄的通道内响起,火光和冲击波将最前方的日军吞没。爆炸暂时阻滞了敌人的攻势,也造成了通道局部坍塌。
杨锐和幸存者们利用这短暂的混乱,冲入敌群,展开了最原始、最惨烈的肉搏战!
没有华丽的招式,只有最直接的厮杀。一名断腿的士兵抱着炸药扑向敌群;一名工程师用焊枪灼烧着日军的护甲;杨锐用手枪击倒一名敌人后,捡起对方的武士刀,与一名“影武”军官刀锋相向!
鲜血染红了月球的尘埃,怒吼和惨叫在密闭的空间回荡。这不是高科技的战争,这是意志与意志的碰撞,是生命与生命的兑换。
他们用血肉之躯,在基地的最深处,筑起了最后一道长城。这道长城或许终将被摧毁,但它的每一块砖石,都铭刻着不屈的灵魂和誓死守卫的信念。他们的战斗,为远道而来的“赤龙号”,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
喜欢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南天门计划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