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神嗣号”的玉碎冲锋吸引了月球轨道上所有目光的同时,一场更为宏大、更具战略威慑力的打击,正从更高的轨道,以超越想象的方式,悄然降临。
地球同步轨道,中国“天基战略威慑平台”(代号:“定海神针”,外媒常称之为“上帝之杖”)正以与地球自转相同的角速度,静静地悬浮在东亚大陆上空三万六千公里的固定位置。它并非传统的战舰,更像是一座巨大的空间站,但其核心部分,是数根长达百米、口径惊人的电磁轨道发射管。
此刻,其中一根发射管的外部防护罩正在缓缓滑开,露出了内部幽深、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轨道。平台内部,指令确认信号灯由黄转绿。
“‘陨星’一号,目标数据装订完毕。发射权限最终确认。”平台控制中心内,指令长声音平稳,却带着千钧之力。
“目标确认:日军月球作战后勤枢纽,‘玄武’基地(位于月球正面风暴洋边缘)。打击模式:动能贯穿,最大化毁伤地面设施。”
“发射程序启动。倒计时:3…2…1…发射!”
没有震耳欲聋的轰鸣,没有耀眼的火光。只有平台本身极其微弱的、因巨大能量瞬间释放而产生的震动。一道细长的、几乎融入漆黑太空背景的阴影,从发射管中悄无声息地激射而出。
那是一枚代号“陨星”的动能弹头。它没有推进器,没有制导翼,其主体就是一截经过特殊强化、密度极高的钨钛合金长杆,长达八米,直径约三十厘米,头部呈尖锐的流线型。在脱离电磁轨道加速器的瞬间,它已经获得了极高的初始速度。随后,它将在地月引力的共同作用下,沿着一条经过超级计算机精密计算出的弹道,如同被无形之手投掷出的标枪,精准地飞向三十八万公里外的月球。
寂静的死亡之旅。
“陨星”在寂静的宇宙中疾驰,速度不断提升。它没有任何信号特征,不发出任何电磁波,极难被探测和预警。它的毁灭性,完全来源于其巨大的质量和在漫长坠落过程中积累的恐怖动能。
月球表面,“玄武”基地。这里是日军在月球的前沿补给中心、装备维修站和通讯中继枢纽,对于维持“神嗣号”的作战至关重要(尽管此刻“神嗣号”已濒临毁灭)。基地内的人员虽然因轨道战况不利而紧张,但并未料到毁灭会来自头顶上方如此遥远的地方。他们的预警系统主要针对来自月球轨道或地平线方向的威胁,对于这种来自地球方向的、近乎垂直的亚轨道打击,几乎没有任何有效防御手段。
审判时刻。
数十分钟后。
一道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阴影,以接近每秒十公里的相对速度,穿透月球稀薄的近乎不存在的大气层(忽略不计),没有任何减速,精准地命中了“玄武”基地的核心区域——能源反应堆阵列。
没有爆炸的火球,至少最初没有。
只有一声沉闷到极致、仿佛来自地心深处的巨响通过月面介质传来。
紧接着,是地面剧烈的震动!
钨杆以无可阻挡的姿态,瞬间贯穿了基地厚重的防护层,直接钻入地下深处。其携带的巨大动能在瞬间转化为难以想象的热能和冲击波。
首先被摧毁的是反应堆,引发了剧烈的次级爆炸。巨大的能量席卷而出,将周围的仓库、机库、居住模块如同纸片般撕碎、抛飞。冲击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声波,但却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猛烈扩散,摧毁着一切地面结构。
仅仅几秒钟内,原本灯火通明的“玄武”基地就化为一片死寂的废墟。巨大的环形撞击坑取代了原有的建筑,熔融的岩石和金属残骸四处飞溅,随后又在超低温下迅速凝固。所有生命迹象瞬间消失。只有扬起的月尘,在阳光下缓缓飘落,为这场毁灭蒙上一层诡异的“静谧”面纱。
战略威慑的彰显。
“轨道雷霆”的打击效果,通过临近的中国侦察卫星,实时传回了“天宫”指挥中心和“赤龙号”。
这一击,意义深远:
彻底断绝希望: 它摧毁了“神嗣号”残部理论上最后的地面支援和退路,使其真正成为无根浮萍,从心理上给予日军最后一击。
展示绝对力量: 它向日本乃至全世界清晰地展示了中国拥有的、可从地球轨道直接精确打击月球目标的战略能力。这是一种超越传统空天母舰对决的、更高维度的打击力量,极具威慑力。
奠定战后格局: 它明确宣告,谁掌握了这种“轨道雷霆”的霸权,谁就将主导月球乃至地月空间的未来秩序。
月球轨道上,刚刚完成“定海神针”发射授权的“赤龙号”官兵,通过屏幕目睹了“玄武”基地化为乌有的场景。舰桥内一片寂静,没有欢呼,只有一种对强大力量本身的敬畏。他们知道,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
而对于仍在冲向“赤龙号”的“神嗣号”而言,这来自遥远故乡方向的毁灭景象,无疑是压垮其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
喜欢南天门计划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南天门计划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