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荒,用它最原始、最残酷的方式,考验着这支意志如钢的队伍。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陷入了一场循环往复的噩梦。队伍在怪石、沼泽、密林和瘴气中艰难跋涉,每天的行进里程少得可怜。地图彻底成了废纸,方向全靠指北针和林峰那越来越耗费心神的【地脉感知】来艰难校正。
饥饿,如影随形。
出发时携带的炒面以惊人的速度消耗着。即使实行最严格的配给,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一小把,混合着野菜和苦涩的树皮汤勉强果腹。战士们肉眼可见地消瘦下去,颧骨高耸,眼窝深陷,行军时脚步虚浮,经常有人走着走着就因低血糖而晕倒在地。
林峰的感知能“看”到地下某些可食用的块茎,但分布稀疏,挖掘困难,对于数千人的队伍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一次,他感知到一片区域有大量某种可食用的蕨类植物根茎,兴奋地带领一支小队前去采集。然而,过度依赖感知和对植物种类辨识的疏忽,导致几十名战士在食用后出现了严重的呕吐和腹泻,非但没有补充体力,反而让本就虚弱的身体雪上加霜。这次失误让林峰陷入了更深的自我怀疑和自责,贺龙虽然没有严厉批评,但那声沉重的叹息比任何斥责都更让他难受。他明白,自己的能力并非万能,在生存的严酷课题面前,经验和知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可靠。
疾病与减员,是挥之不去的阴影。
瘴气、潮湿、营养不良,使得疟疾、痢疾等疾病在队伍中蔓延开来。药品早已耗尽,卫生员们只能用有限的草药和土方勉强应对。每天都有战士倒在行军路上,再也无法起来。埋葬战友成了常态,没有时间悲伤,只有沉默的掩埋和更加坚定的前行。那副简易担架上,抬着的伤员换了一个又一个,有的挺过来了,有的则永远留在了这片荒芜之地。
自然的威胁,无处不在。
除了饥饿和疾病,这片土地本身也充满了杀机。毒蛇、毒虫的袭击时有发生。一次夜宿,哨兵没有及时发现一群饿狼的靠近,狼群袭击了外围的战士,虽然被及时驱赶,但仍造成了一死两伤。还有一次,队伍在穿越一道狭窄的峡谷时,遭遇了山洪暴发,浑浊的泥石流呼啸而下,瞬间吞噬了走在最前面的几名侦察兵……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泥石流中,连遗体都无从寻找。
绝望的情绪,如同瘴气一样,开始在一些战士心中弥漫。有人开始质疑这条路线是否正确,有人因为极度的疲惫和饥饿而产生了动摇。
“老总,这样下去不行啊!”一名浑身泥泞、脸上带着被树枝划伤血痕的营长找到贺龙,声音带着哭腔,“战士们……快撑不住了!这百里荒,根本就不是人走的路!”
贺龙自己也是满身疲惫,旧伤在恶劣环境下隐隐作痛,但他知道,作为统帅,他绝不能倒下,更不能流露出丝毫软弱。他站在一块巨石上,看着下方或坐或躺、气息奄奄的队伍,用尽全身力气吼道:
“撑不住?那就给老子爬!爬也要爬出这个鬼地方!”
他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想想我们为什么来这里!想想死去的战友!想想还在苏区苦战的中央红军!我们红二军团,没有孬种!谁要是觉得走不下去了,现在就给老子滚蛋!但是,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得跟着老子往前走!前面就是黔东,就是活路!就是咱们继续革命的火种!”
他跳下巨石,走到一个因为腹泻而虚弱不堪的小战士面前,亲手将他扶起,把自己的水壶递到他嘴边:“喝!给老子喝下去!活着,才能革命!”
统帅的身先士卒和铿锵话语,如同强心剂,再次稳住了即将涣散的军心。林峰也强忍着精神透支的剧痛,走到队伍前,用沙哑的声音说道:“同志们,我的感知告诉我,我们快到了!再坚持一下,最多还有三到五天的路程,我们就能走出这片绝地!前面,有水源,有相对安全的宿营地!”
他这话半是鼓励,半是基于感知的模糊判断。但他眼神中的坚定,感染了周围的人。
转机,在绝望中悄然降临。
就在林峰预言的最后一天,走在最前面的侦察兵发出了激动的呼喊:“水!好大一条河!”
疲惫到极点的队伍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挣扎着向前涌去。穿过最后一片荆棘密布的矮林,一条宽阔湍急的大河横亘在眼前!河水清澈,两岸地势相对平坦开阔,与身后那死寂的百里荒形成了鲜明对比!
“是乌江!是乌江支流!”熟悉地理的参谋兴奋地大叫起来。
根据地图和情报,渡过这条河,就意味着真正跳出了敌人的主要包围圈,进入了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黔东地域!
战士们欢呼着,哭泣着,扑向河边,贪婪地饮用着甘甜的河水,清洗着满身的泥污和疲惫。希望,如同久旱后的甘霖,瞬间洒遍了全军。
然而,新的挑战立刻摆在了面前。河水湍急,如何渡河?对岸情况不明,是否有敌人防守?
贺龙、林峰等人顾不上休息,立刻勘察渡河点。幸运的是,他们在下游不远处发现了一处水流相对平缓的河湾,而且河面宽度较窄。更令人振奋的是,周安民率领的佯动部队,在成功吸引了大量敌军注意后,也凭借出色的机动和牺牲,奇迹般地摆脱追兵,按照预定路线在此地与主力成功会师!虽然佯动部队减员严重,但他们带回了主力成功调动敌人的宝贵消息,以及从敌人手里缴获的少量粮食和弹药,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老总!林部长!我们成功了!”周安民虽然瘦脱了形,但眼神明亮,“敌人至少两个师的兵力被我们牵制在东南方向,短时间内绝对追不过来!”
“好!干得漂亮!”贺龙重重拍了拍周安民的肩膀,随即目光投向对岸,“现在,就差这最后一步了!”
渡河行动立即展开。会水的战士首先泅渡过河,建立警戒。随后,大家砍伐树木,利用携带的绳索和藤蔓,迅速搭建起数座简陋的浮桥。身体虚弱的战士和伤员,由身强力壮的战友搀扶或背负过河。
整个渡河过程紧张而有序。当最后一支后卫部队也安全抵达对岸,并迅速破坏掉浮桥后,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回首望去,那片吞噬了无数战友生命的百里荒,依旧笼罩在朦胧的雾气中,如同一个巨大的、沉默的墓碑。而前方,是陌生的黔东群山,虽然依旧充满未知,但至少,他们暂时甩掉了身后的追兵,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红二军团,这支经历了百里荒残酷淬火的队伍,人数锐减,物资匮乏到了极点,但他们的意志,却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变得更加坚不可摧。林峰站在河岸边,望着这支伤痕累累却旗帜不倒的队伍,心中百感交集。他犯过错误,付出过代价,但他的能力和决心,也同样为这支队伍的存续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征途远未结束,但最黑暗的一段,他们已经闯了过来。革命的火焰,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终于在这片新的土地上,重新点燃了微光,等待着燎原的那一刻。
喜欢风起赣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风起赣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