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的初冬,阴雨连绵,山路泥泞不堪。红二、六军团主力在贺龙、任弼时等人的率领下,以高度的机动性,在湘鄂川黔边境的崇山峻岭间与围追堵截的敌军周旋。他们忽东忽西,时而以凌厉攻势吃掉一股孤立的敌军,时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出合围,像一条游走在巨蟒缝隙间的蛟龙,最大限度地牵制着敌人的兵力。
林峰的身体在担架上躺了几天后,终于勉强恢复,能够随队行军了。但他刻意收敛了【地脉感知】的使用,那次几近枯竭的体验让他心有余悸,也让他更加明白,这种能力必须作为最后的底牌和辅助,绝不能过度依赖。他更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对地图的研究、对敌情通报的分析以及对行军路线的实地考察中。他虚心向贺龙、萧克等经验丰富的指挥员请教,与周安民探讨群众工作的心得,与赵山娃研究山地战术的细节。他像一个贪婪的海绵,吸收着一切能够提升自己军事和政治素养的知识。
然而,战争的残酷远超想象。在一次强行军穿越敌军封锁线的战斗中,军团总指挥部遭遇了敌军一支精锐部队的伏击。战斗异常激烈,警卫部队拼死抵抗。混战中,一发炮弹在指挥所附近爆炸,贺龙为掩护任弼时,左臂被弹片击中,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袖,虽然经过紧急包扎没有生命危险,但短时间内无法再亲临一线指挥作战。
总指挥部的核心骤然受损,而敌人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从四面挤压过来。队伍面临着一场严峻的危机。
“老总,你必须立刻转移!这里太危险了!”任弼时看着贺龙苍白的脸色和渗血的绷带,焦急万分。
“放屁!老子……咳咳……”贺龙想强撑,却牵动了伤口,一阵剧烈的咳嗽。
“贺龙同志,弼时同志说得对!”萧克也劝道,“你必须安心养伤!指挥上的事,我们大家共同承担!”
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需要一个能够迅速决断、统一号令的核心。任弼时、萧克、王震等人固然能力超群,但他们分别来自不同部队,对合并后的全军情况,尤其是原红二军团各部特点的熟悉程度,需要一个能够有效衔接和具体执行的人。
就在这时,任弼时的目光落在了刚刚赶到指挥所、满身泥泞却眼神沉静的林峰身上。在之前的多次军事决策和突围行动中,林峰对敌情、地形的精准判断,以及提出的战术建议,都给任弼时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他那种超越常人的、仿佛能预知危险般的战场直觉(任弼时等人自然不知是【地脉感知】,只认为是林峰天赋异禀),在危急关头多次挽救了部队。
“林峰同志,”任弼时语气严肃而郑重,“贺龙同志负伤,指挥部需要加强。你对全军情况熟悉,尤其对原二军团的部队了如指掌,对湘鄂川黔边地形也有深入研究。我和萧克、王震同志商议,决定由你暂时兼任前敌指挥部参谋长,主要负责情报分析、行军路线制定和战术协调,在贺龙同志养伤期间,协助我们指挥全军行动!”
这个任命,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水中!前敌指挥部参谋长,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位置,需要极高的军事素养、冷静的头脑和绝对的忠诚。林峰虽然能力出众,但毕竟年轻,资历相对较浅,此前更多的是作为特殊人才(众人眼中的“奇人”)和高级参谋存在。
一时间,指挥所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峰身上,有期待,有审视,也有疑虑。
林峰的心脏剧烈地跳动着。他深知这个担子有多重,这不再是提建议,而是要直接参与决策,甚至在某些时候需要独当一面,下达关乎成千上万人生命的命令。他下意识地想去依赖【地脉感知】寻求把握,但立刻强行压制了这个念头。他明白,此刻他必须依靠自己积累的军事知识、对部队的了解和对战局的判断来应对。
他深吸一口气,迎上任弼时、萧克等人信任和期待的目光,又看了一眼靠在担架上、对他微微点头的贺龙,猛地挺直了腰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清晰而坚定:
“是!弼时同志,萧克同志,王震同志!我服从组织决定,一定竭尽全力,协助首长们指挥好部队!”
林峰上任后的第一个考验接踵而至。一股湘军精锐尾随主力不舍,企图黏住红军,等待其他方向的敌军合围。甩掉这股敌人,成为当务之急。
指挥部里,众人意见不一。有的主张利用熟悉地形,设伏打掉追兵的气焰;有的认为应加速行军,尽快进入川境。
林峰没有立刻发言,他仔细研究着地图,结合侦察兵带回的情报和自身对地形的记忆(刻意没有动用感知),反复推演。他发现,追兵指挥官颇为狡猾,始终与红军主力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既不冒进,也不掉队,显然是想等红军疲惫或出现破绽。
“不能硬打,我们弹药不多,缠斗不利。也不能一味快跑,战士们已经很疲劳,强行军会导致大量掉队。”林峰终于开口,他的手指点在地图上一处名为“鬼见愁”的险要峡谷,“我们可以在这里,给追兵下一个‘软钉子’。”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派一支小部队,携带全军仅存的部分旗帜和能够制造声势的器物,伪装成主力后卫,在‘鬼见愁’峡谷入口处构筑简易工事,摆出决一死战的架势,吸引追兵注意力。而真正的主力,则利用夜色掩护,从一条猎户才知道的、极其隐秘的小路,快速绕过峡谷,直插敌军侧后。当追兵被我们的‘后卫’吸引,准备进攻时,主力从其侧后突然发起攻击,前后夹击,必能重创其先头部队,打乱其部署,迫使其不敢再轻易尾随!”
这个计划大胆而精巧,充分利用了地形和心理战。关键在于那支诱敌部队的演技和主力迂回的隐蔽与速度。
萧克仔细推敲后,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虚实相间,攻其不备!林峰同志,这个计划很好!就这么办!”
计划被迅速执行。赵山娃主动请缨,带领“山魈”队和部分精锐担任诱敌任务。他们果然不负众望,在“鬼见愁”谷口虚张声势,成功地让湘军追兵误判红军主力企图在此阻击。而林峰则亲自带领主力,沿着那条几乎被遗忘的猎径,在漆黑的夜晚悄然疾行。这一次,他完全依靠侦察兵、向导和自己的军事地形学知识判断路线,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坚定。
次日拂晓,当湘军小心翼翼地向“鬼见愁”谷口发动试探性进攻时,红二、六军团主力如同神兵天降,从其侧后方的山岭上猛扑下来!枪声、喊杀声瞬间响彻山谷。湘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先头部队遭受重创,狼狈后撤。
此役,红军以极小代价,成功摆脱了尾随之敌,赢得了宝贵的休整和转移时间。
战斗结束后,林峰站在硝烟尚未散尽的山坡上,看着有序撤离的部队,心中涌起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感受。这不是依靠特殊能力取巧获胜的快感,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关键时刻承担重任、力挽狂澜的踏实与自豪。
任弼时走到他身边,欣慰地看着他:“林峰同志,这一仗,打得漂亮!你是个合格的指挥员了!”
萧克也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有勇有谋,是块好材料!”
躺在担架上的贺龙听到捷报,更是咧嘴笑了:“老子就知道,这小子是块带兵打仗的料!”
至此,林峰正式完成了从拥有特殊能力的“奇人”向一名被组织信任、被战友认可的优秀军事指挥员的华丽转身。他知道,未来的征途上,还会有无数硬仗要打,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血,为这支队伍,为这项伟大的事业,贡献一切。他的秘密依然深埋心底,但他的才能和忠诚,已经在这血与火的洗礼中,熠熠生辉。
喜欢风起赣南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风起赣南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