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数日废寝忘食的研究和上百次配比试验,期间经历了无数次胶体浑浊、固化不全、脆性断裂等失败,伊毅终于捕捉到了那个关键的平衡点。
这一天,当又一罐新型树脂从固化炉中取出,冷却后进行性能测试时,结果让在场包括顾宏斌在内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抗拉强度,比我们原来的配方提升了108%!”
负责检测的工人看着仪器读数,声音都有些颤抖。
“韧性指标,提升了295%!几乎三倍!”
另一项关键测试结果出来,车间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嘶~嘶~嘶~
顾宏斌拿着那截用新树脂制成的竿胚样品,用力弯折,感受到那远超以往的弹性和恢复力,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狂喜:
“伊毅!这……这你是怎么做到的?!这性能,绝对赶上国外那些顶级品牌用的特种树脂了!”
伊毅擦了擦额头的汗,虽然疲惫,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只是调整了一些辅助材料的比例和固化流程,运气比较好,碰对了方向。”
他谦虚地没有深入解释那些复杂的材料学原理和实验设计思路。
【科研】熟练度+1!
这次成功实验加了1点,这次突破性的成功,直接就增加了1点熟练度,而不再是10次实验才加1点了。
给他带来的内心成就感远非一点熟练度可比。
新型高强度高韧性树脂的研制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伊毅,也彻底折服了厂里的老师傅们,顾宏斌当即拍板,下一批中高端鱼竿就试用这种新树脂。
解决了树脂的核心问题,伊毅并没有停下脚步,趁热打铁地凭借着初级【科研】技能带来的清晰思路,将目光投向了之前“刷”过熟练度的另外三道工序。
首先是最复杂的导环缠绕工序。
他利用新树脂的优异性能作为基础,重新分析导环受力,通过建立简单的力学模型,他发现原有的缠绕方式和胶粘区域分布存在应力集中点。
他设计了一种渐变密度的缠绕方案,并在关键受力点增加了局部加强,同时优化了导环支架与竿体的贴合度。
接着是手柄,结合人体工学数据和大量握持测试反馈,厂里的工人全部都派到后院钓鱼,成了他的免费测试员。
对现有手柄的弧度、粗细、材质软硬度进行了微调,使其长时间握持更舒适,发力更顺畅。
最后是轮座,他重点优化了轮座与竿体的连接结构,增加了一个小小的仿生锁紧设计,使得安装更便捷,锁紧更牢固,同时在频繁调整鱼轮位置时也能保持稳定。
对轮座内部的轴承选型和排列也提出了改进意见,以降低转动摩擦。
这些改进,单独来看,或许不如树脂配方的突破那样震撼,但每一项都直指用户体验的痛点,伊毅通过严谨的实验和对比测试,验证了每一项优化的效果。
“伊毅,你这脑袋是怎么长的?”
顾宏斌看着顾云帆提交的厚厚一叠改进报告和测试数据,感慨万分:
“导环缠绕优化后,模拟测试显示寿命预计能提升70%以上;新手柄的握持疲劳度降低了将近80%;新轮座的稳定性和顺滑度也提升了75%左右。
这些改进加起来,对我们鱼竿整体品质的提升,简直是脱胎换骨啊!”
“岳父您过奖了,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
伊毅笑道,他能感觉到,随着这些系统性改进研究的进行,【科研】技能的熟练度虽然增长缓慢但稳定,而他对【研究】本身的理解也愈发深刻,那种抓住问题关键、设计实验路径、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正在融入他的本能。
顾宏斌看着伊毅,眼神中充满了赞赏和期待:
“你这哪是细微调整,你这是给我们厂装上了腾飞的翅膀!
等这批采用全部新工艺的鱼竿做出来,我有信心,绝对能在市场上引起轰动!”
伊毅笑了笑,目光再次投向那三台树脂搅拌罐。
初级【科研】的1000点熟练度还任重道远,但他已经找到了正确的路径。
多线并进,理论与实践结合,从核心材料到关键工序的系统性优化……
他知道,自己在鱼竿厂的科研之路,才刚刚步入正轨。
在成功优化了树脂、导环、手柄和轮座之后,伊毅并未满足。他那被初级【科研】技能强化过的思维清晰而活跃,目光扫过鱼竿生产的整条流水线,如同精准的雷达,搜寻着下一个可以改进的环节。碳纤维布制造和鱼线生产因设备和技术门槛太高暂时无法触及,但剩下的工序依然大有可为。
他首先盯上了碳布裁剪机。这台机器根据设计图纸,将大卷的碳布裁剪成制作不同竿节所需的锥形片。伊毅观察发现,现有的排版算法虽然成熟,但在材料利用率上仍有提升空间。
他利用【手机设计】技能中涉及pcb布局优化的经验,结合鱼竿受力分析,对裁剪路径进行了重新规划和优化。
“李师傅,您看,如果我们把这三号竿节的坯料稍微旋转一个角度,和五号竿节的坯料嵌套排版,这一卷碳布的边角料能减少至少5%。”
负责操作裁剪机的李师傅凑近一看,眼睛一亮:
“嘿!还真是!伊毅你这脑子真好使,这点边角料省下来,长期看可是一大笔钱!”
实验22次,他的设计就成功实现出来,实际效果超过理论值的2%。
接着,伊毅转向竿体打磨工序,打磨是为了让缠绕碳布形成的竿胚表面光滑平整,便于后续上漆。
这项工作主要依靠老师傅的手感和经验,他暂时没有能力优化改进,只能对师傅们使用的工具进行一些优化改进。
“用了这个小玩意儿,手稳多了,也不那么累,关键是磨出来的竿子均匀度好了不少!”
一位打磨工试用后赞不绝口,可惜这样的改进没有技能熟练度拿。
之后,他深入研究涂装和标印工序。
鱼竿的涂装不仅为了美观,更关乎防水、耐腐蚀和耐磨性。
伊毅仔细研究了现有的油漆配方和喷涂工艺,重点关注漆膜的附着力和硬度。
与老师傅探讨,微调了底漆和面漆的喷涂厚度、烘烤温度曲线,并引入了一种新的静电吸附预处理方法,使得漆面更加均匀,附着力测试显示提升了超过15%。
同时,他对竿身的品牌标印和规格文字印刷也提出了改进意见,选用了一种耐磨性更佳的油墨,并优化了UV固化的流程,使得标识更加清晰持久。
每一次小小的优化,或许不如树脂突破那般耀眼,但累积起来,却实实在在地提升着【斌仪鱼竿厂】的整体制造水平和产品一致性。
“接下来,就该研究主材料的碳纤维了,这才是重头戏,是必定会惊动国家的好东西。”
只是他的研究,因为一些意外,不得不停下了。
喜欢赘婿也抢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赘婿也抢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