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的灯在22:00准时调到昏暗模式,窗外的中庭只剩下巡逻灯带成的几道光带。
塞琳坐在床沿,指尖不自觉地摸着项圈的冷金属边缘。它并不重,却像有一根看不见的链条把她和这个陌生的地方拴在一起。
她闭上眼,耳边仿佛又传来海浪拍击礁石的声响——那是礁港的夜,带着海盐和藻类的气息。父亲总是在码头修补渔网,母亲则会用她最喜欢的铜壶煮海藻茶。那一切在帝国海军的炮火中化为焦黑的废墟。
她睁开眼,灯光在天花板上投出淡淡的阴影,像一层雾幕,隔着过去与现在。
她并不信任这些东协人,也没打算出卖自己——但如果他们真能帮她找到弟弟,也许复仇的机会,就从这里开始。
指挥部的灯此时依旧亮着。梁绍恒站在情报屏幕前,手里捏着一份加密打印件。
“我们交叉比对了帝国战俘的口供。”副官推了推眼镜,“有一个艾伦·玛尔科拉,服役于帝国第17掷矛兵团,三个月前从霜原调往西北战区,之后下落不明,我们的战俘营当时情况紧急,都没有登记姓名,排查比较困难。”
梁绍恒微微点头:“不明,很可能意味着被我们俘虏或者阵亡,但也可能被编入其他部队。”
他合上文件,放进锁柜:“继续追踪,我们要给她一个可以握在手里的答复。”
————————————
清晨,基地的广播伴着汽笛声唤醒了整个营区。
塞琳已经醒了很久,习惯了海军生活的她从不在日出之后赖床。宿舍门外传来轻快的敲门声,紧接着是一个略显干脆的女声:
“塞琳?我是杉崎葵,今天我负责带你去食堂。”
塞琳打开门,看到一位穿着东协陆军作训服的女性,肩上挂着冲锋枪,腰间的战术腰带整理得干净利落。她的目光不带敌意,却也没有松懈。
“走吧,早点去人少。”葵侧身让出路。
食堂位于基地中段的长条形建筑内,推门而入,空气中弥漫着米饭与咖啡的混合香气。墙上的屏幕在播放早间简报,士兵们三三两两地用餐、交谈。
葵给她打了一份早餐——米饭、煎蛋、青菜和一碗海带汤。塞琳坐下时,感觉周围有几道目光停留在她颈间的项圈上,但很快又移开。
她只是低头吃饭,不言不语,动作安静得像一片影子。
饭后,葵将她送回宿舍。塞琳没有休息,而是把房间的书桌整理好,取出梁绍恒给她的空白纸本与笔。
她在第一页写下大字标题——《帝国与塔拉西亚社会历史概要》。
笔尖落下,先是帝国的封建等级、主要领地和军事制度,然后是塔拉西亚的联邦结构、各州的权力分配与海军传统。
阳光透过窗户,斜斜照在纸面上,她的字迹整齐而锐利,每一笔都像是在为一盘巨大的棋局布子。
————————————
几周后,东协联合军事与战略指挥中心。
情报解析室的灯光一如既往地冷白。
厚厚一摞牛皮纸封面的文件被送上来,封面印着“机密”字样与编号:SR-42\/塞琳·马尔科拉·供述整理。这是几周前从新星基地送来的成果——她花了二十多天,将自己所知的帝国与塔拉西亚联邦的社会结构、历史脉络、经济体系乃至科技水准,整理成一本足有十几万字的手册。
档案被送入中央扫描仪,转化为高密度数字文件,同时在多屏情报分析台上同步展开。
分析员翻开第一页,就被密密麻麻的手写体与精确的表格吸引——每一章都清晰分为背景、细节与推测三部分,末尾还有塞琳个人的旁注,标明哪些是亲历、哪些是听闻、哪些是逻辑推断。
不到半小时,作战规划部、科技适配组与心理战处的代表都被召来。
墙上的电子地图根据手册描述动态标注了帝国与塔拉西亚的主要港口、边境要塞、贸易航道以及“门”的已知坐标。
塞琳关于帝国粮食贸易路线和联邦海军舰队部署规律的章节,引起了情报官的特别关注。
心理战处的人则注意到,塞琳在描述帝国时的情绪变化最为明显,尤其提及北境矿山与家乡被毁时笔迹出现了轻微抖动——这是她个人复仇动机的直接证据,也意味着她在针对帝国时的情报可信度极高。
————————————
《SR-42\/塞琳·马尔科拉情报手册》章节目录
前言
情报来源与可信度评估
信息分类与标记说明
第一部分:帝国情报
帝国历史、中央权力结构与派系划分
贵族派与保皇派的势力分布及经济依赖
帝国军队编制与兵种体系
主要港口与海军设施
边境军政区与防御工事布局
军事工业与资源产区
对外政策与对“门”的立场
帝国国内动乱与民间不满情绪
第二部分:塔拉西亚联邦情报
9. 联邦历史、执政团构成与城邦议会制度
10. 海军作战体系与特种舰队部署规律
11. 商业行会与海外贸易路线
12. 魔导科技水平与舰船制造工艺
13. 情报机构与间谍活动手段
14. 联邦与帝国的历次冲突及议和历史
15. 对“门”的官方态度与学术界争论
第四部分:附录
A. 帝国与塔拉西亚常用军语、术语表
b. 双方历任将领名单与任职记录
c. 港口、要塞、航线手绘地图(塞琳绘制)
————————————
长条会议桌的中央,厚厚一摞封面印着“SR-42”的纸质手册被放在防静电垫上。外封有着鲜红的“机密”字样,翻开第一页,序言的墨迹尚有些新。墙上的战术显示屏已经投射出数字化扫描版本,三名情报官、两名军事顾问和一名政治事务官围坐,手里拿着批注笔。
联合战略指挥中心·情报解密会议记录
时间:08:42(本地时间)
地点:东协联合战略指挥中心 三号密室
资料代号:SR-42\/塞琳·玛尔科拉情报手册
安全等级:机密 \/ 限定阅览
第一部分:帝国的社会结构
原文(节选)
帝国的社会分层清晰而僵化,上层由世袭贵族与皇室构成,掌握土地、军权和主要经济命脉;中层是行会、地方自治体与军功新贵,虽有一定影响力,但仍受制于贵族封号体系;底层是农民、手工业者与自由雇佣兵。
农村地区受封建契约约束,城市中则由行会与地方执事团掌控日常秩序。
帝国西部贵族多为保皇派,东部多为贵族派,贵族派试图脱离帝国掌控。
情报官A 批注
信息完整度约60%,塞琳能清晰分辨主要阶层,但缺乏内部派系细节。
与讯问战俘得知的贵族派\/保皇派分布吻合,仍需通过其他线索核实中层势力的流动性。
建议后续情报交叉验证“行会”在对外贸易与走私活动中的角色。
第二部分:帝国的军事科技
原文(节选)
帝国海军主力舰艇普遍使用魔导动力推进,航速低于塔拉西亚同吨位舰只,但装甲厚重、耐久性高。主炮为标准三联装魔导炮,射程在有效换能情况下可达16公里。陆军步兵装备合金甲,多使用合金制成的冷兵器以及弓弩。
魔导炮生产集中于北境铁丘与中原的王家工坊以及魔法学院,核心零部件由皇室直属工匠监管。
军事顾问b 批注
塞琳对帝国武备的认知明显来源于亲身接触,描述细节与我方俘获样品一致。
建议立刻转交武器研发局,并标注为一类优先情报。
第三部分:帝国的地理
原文(节选)
帝国沿海地形多为崖岸与浅滩港湾,北境冰封期长,西南境白河三角洲多产粮,南境赤岩领盛产经济作物。白河三角洲港口是对外贸易与粮食运输的核心节点,其防御体系更多面向海盗与走私,而非正规舰队。
情报官c 批注
仅覆盖沿海与部分河口信息,内陆情报缺口大。
但她对白河三角洲的描述与我方卫星图像完全吻合,这部分可直接纳入封锁作战草案。
第四部分:塔拉西亚联邦的社会结构
原文(节选)
联邦由多个种族的自治城邦构成,有人类、精灵、矮人、半兽人,每个城邦派出代表组成执政团。经济权力集中在商人行会与大型船运公司手中,军事决策常与商业利益挂钩。
城邦间存在竞争甚至敌对,但在对外政策上保持统一,尤其是在对帝国的战略压制上。
情报官A批注
信息详尽,尤其指出了经济与军事决策的绑定,这为未来经济战提供了突破口。
需关注城邦间以及种族间的利益矛盾,可能成为分化策略的切入点。
第五部分:塔拉西亚的军事科技
原文
联邦舰艇普遍航速快于帝国舰,使用改进型魔导推进器,可在短时间内完全掩盖航迹,但是长距离机动还是会留下痕迹。舰载魔导师与机械师混编,既可操作武器系统,也能快速修复受损设备。步兵装备轻便,强调机动性与远程火力,城邦海军更依赖雇佣兵与特种部队完成高风险行动。
情报官b批注
塞琳提供了推进器的工作机理,尤其是推进器的的能源限制极具价值。
建议将此信息纳入反渗透与反特种作战的训练手册中。
第六部分:帝国与塔拉西亚的金属冶炼
原文(节选)
帝国在金属冶炼方面的声誉,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合金的卓越性能。它们强韧,轻便,对腐蚀和魔导能量侵蚀有显着抵抗力。
塔拉西亚的舰船建造用钢虽然加工精度高,但在耐热和抗魔导侵蚀方面明显不及帝国合金。
我所知的工坊多使用常规的冶炼流程,并无明显优于塔拉西亚的技术改进。
这使我推测,帝国优势的根源在于独特的矿产来源,而非冶炼技术本身。
听闻北境铁丘和赤岩丘陵产出一种“星陨铁”,据说混合少量便能极大提升合金性能。但我未曾亲眼见过原矿,也不知道它与普通铁矿的确切差别。
情报官b批注
信息虽缺乏工艺细节,但战略价值极高:若优势源于矿产而非冶炼流程,则控制矿区即可切断帝国的材料优势。
“星陨铁”可能是陨铁类矿物或高魔导矿物,需要地质勘探组重点关注铁丘地区。
建议请材料学专家评估,评估该矿产与我方合金体系兼容性。
塞琳的描述与数次帝国缴获武器的金属成分检测结果部分吻合:检测到未知稀有金属结构,但无法确认其地质来源。
提议将此信息标注为二类优先情报,并在情报共享网中仅开放给资源战略小组。
喜欢异世界传送门,但是烈焰升腾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异世界传送门,但是烈焰升腾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