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午夜01:50
横滨——丰川内阁临时办公处·作战室
长崎素世推开门时,外套还沾着尘土,袖口上有一抹未擦净的血迹。她没来得及打招呼,直接开口:“各位,确认有一批平民被帝国军带到了‘门’的另一侧——港区防线最后收拢时,有目击者看到他们被押走。”
会议桌另一端的东协军方联络官眉头紧皱,手指在终端屏幕上调出了战场回放,画面中能看见几个被长枪簇拥着、推搡着走向那道银蓝色光幕的身影。
丰川祥子握着桌沿,指节泛白,眼睛紧盯着画面里模糊的身影。
“另一边……我们没有情报,不知道地形,也不知道兵力,甚至连基础物理参数都不知道。”她的声音低而急,像是想要把这份冲动压下去,却又无法完全遮住。
“情绪先放下。”椎名立希平静地开口,语调稳得像计时器的秒针,“素世,人数、身份、可能的位置?”
“至少二十人,其中有儿童和老人,可能是被当作交换筹码或盾牌。”长崎素世咬了咬唇,“如果不尽快行动,可能会被转移到更远的地方。”
立希抬头看向东协军方联络官:“假设我们通过‘门’进行有限渗透,成功率几何?”
对方沉默了几秒,才低声回答:“在现有情报下,几乎没有——敌人一定在门后严阵以待,而且任何穿越‘门’的部队都有可能被切断退路。”
“所以你的建议是——”丰川祥子试探。
“至少需要一个前沿阵地,并且击溃敌人可能组织的防线。”东协军官的语气坚定,“我们的重装合成营会在凌晨抵达。”
立希把笔放下,目光扫过沙盘上代表‘门’的闪烁光标,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无法回避的锋利:
“祥子,我知道你想立刻派人过去——但我们必须也为战士们的生命负责。”
丰川祥子沉默片刻,视线移向素世。长崎素世站得笔直,眼神却带着一种坚定——那不是冲动,而是出自长期处理伤员名单、失踪名单的那种执拗:“各位,我明白风险。但如果我们不去,那些人很可能永远不会回来。”
作战室内一时陷入死寂,只剩下电子地图的嗡鸣声。
——————————
凌晨 05:10,港区防线东南侧。
星界军重装合成营的车队沿封锁线驶入,履带与轮胎在碎石路上碾出沉闷的轰响。
车灯依次关闭,只剩下战术探照灯投射出的冷白色光柱,照亮一排排下车列队的士兵。
他们的外骨骼装甲上,三防密封圈与活性滤网已全部锁死;防化面罩后的呼吸声在耳机中低沉回荡。背后的全环境供氧装置与防化感应模块静静运转,手中无火药电磁步枪的枪口在微光中泛着冷意,一切为穿越“门”后的未知战场而准备。
营长站在临时指挥车的折叠甲板上,举起手臂做了一个前伸的手势——
突击分队开始向“门”两翼展开,在光幕正前方建立半圆形的火力阵地。
一辆“貔貅”式主战坦克安静地停在阵列最前方,低矮而厚重的炮塔缓缓转动,炮口稳稳锁定“门”的中心——它将是第一个闯入另一个世界的钢铁先锋。
地面士兵检查最后一次密封,语音频道内传来简短的口令:
“——三防确认。”
“——滤网正常。”
“——全员待命。”
当光幕前的地面激光测距器亮起第一道细红线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前沿阵地已经成形,下一步,就是踏入未知的另一边。
——————————
04:25,港区临时停机坪。
风夹着海水味扑面而来,两架东协轻型隐身直升机正在怠速运转,旋翼拍击夜雾,发出急促的低鸣。
特遣队员已经全数登机,他们是樱花警视厅特战课、半岛太阳辅助军与东协特种侦察连的混编小队——每个人背包紧凑,武器已上膛,额前探灯光束凝而不散。
丰川祥子披着作战风衣,逆着旋翼掀起的气流走到机舱前,夜色与航灯交织在她的蓝发间,吹得发丝凌乱飞舞。
“——另一边,我们没有地图,没有补给,没有情报。”她的声音不高,却压得住全场的嗡鸣,“但有二十多个同胞,正被困在那里,正等待有人去告诉他们——我们没放弃。”
“重型部队会为你们开辟前沿阵地,但你们要深入敌人腹地……而且——”她的语气微微一压,“你们可能永远回不来。”
没有人知道那道“门”何时关闭。若是它骤然熄灭,前沿的重装部队或许还能撤回,但深入敌后的他们,几乎是九死无生。
特遣队员们只是默默点头,没有口号,只有肩带摩擦的细碎声与枪械保险滑动的“咔嗒”声。
丰川祥子深吸一口气,后退一步,立正抬手,敬了一个干脆的军礼:
“诸君——祝你们成功。”
随着倒计时归零,“貔貅”式主战坦克率先轰鸣着前压,履带碾碎地钉与掩体,炮口稳稳对准那道银蓝色光幕。
光幕表面泛起涟漪般的波纹,坦克巨大的车体一头扎了进去——
瞬间,观瞄系统的光学成像由冷白的战术探照灯切换为昏黄的陌生天光。
“门”后的空气带着干涩的尘味,地势是一条夹在陡峭两座山脉之间的狭窄隘口。
帝国军的哨兵还未来得及反应,坦克炮口已经微调——
“轰!”
一切设备都在正常运转。
第一发尾焰灼白的高爆弹径直命中正对着的弩炮阵地,木桩、护盾、士兵的身影一同被冲击波掀翻,腾起的土浪像水一样泼洒在坡下。
紧随其后的步兵战车从“门”中涌入,车载机枪和自动榴弹发射器在hUd标记指引下倾泻火力,将隘口两侧的工事点逐一清除。
重装步兵借着坦克的车体掩护跃下,沿坡面攀爬清剿残余火力点,手雷的爆闪与短促的枪声交织,山脉上为数不多的立足点很快被攻占。
不到三十分钟,隘口被牢牢控制,战术信号弹在坡顶炸开,绿色的光芒在异域的天空下亮起——
前沿阵地,已在“门”的另一边建立。
坡顶的绿色信号弹尚未完全消散,前沿阵地的通讯频道里便响起了空中管制员的命令。
两架武装直升机轰鸣着从阵地后方起飞,涡轴发动机的尖啸在隘口上空回荡,桨叶切开干燥的异域空气。
它们先沿隘口外缘低空盘旋一圈,红外成像与毫米波雷达同步扫描——山谷两侧的土黄色坡壁布满裂隙与岩洞,山峰阴影间隐约可见帝国军的骑兵与运输队正沿山路撤退。
副驾驶的射手沉声汇报:“右侧二百米,山洞口有火光——可能是埋伏。”
下一秒,机载火控锁定,70毫米火箭弹带着刺耳的尖啸钻进洞口,爆炸将洞壁炸塌,烟尘如瀑倾泻而下。
在武装直升机清理前方威胁的掩护下,特遣队的两架轻型隐身直升机缓缓升空。
涂着消光涂层的机身在昏黄天色下几乎与山影融为一体,只有尾翼和侧翼上的反光点闪烁着昏暗的光芒。
机舱内,混编小队队员们全副武装,透过舷窗凝视着那片陌生的山谷——那里是地图上没有的世界,也是他们此行的目标所在。
机长在耳机中简短通报:“——前沿阵地安全,航路已标定。”
旋翼加速,直升机贴着山谷气流掠入更深处,留下一阵短促而压抑的轰鸣。
特遣队的两架轻型隐身直升机紧贴山谷,沿着帝国军的车队路线向东南飞行,偶尔在峡口处降低高度,贴着坡壁滑过。
在脱离山谷后,机舱内的夜视显示器上出现了一处被篝火点缀的村落,屋顶是松散的茅草,墙壁东倒西歪,院子里挤满了人。
帝国军士兵正从村民中挑出年轻男子,长枪和短剑将他们逼到一旁;另外几人则推倒储粮棚,将布袋里的谷物直接倒进马车。
这是一个缺乏补给、急需掠夺来维持军心的军队。
在他们粗暴的吆喝和抢掠背后,隐约透着帝国本身的疲态——它需要战争,不是为了扩张,而是为了在崩溃前给自己打一针强心剂。
机舱角落里,一名半岛太阳辅助军的李上尉透过瞄准镜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他记得多年前,自己还只是个十五岁的新兵,在第一次跨越三八线作战时,因战友的死怒气冲天,在缴械的南方战俘脸上挥下拳头——那一刻,他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
后来,政委将他关了整整三天禁闭,只给他冷水和干粮。那时他不明白,为何要对敌人手下留情。
直到几年后,在一场泥泞雨夜的战斗中,他们小队救济过的平民冒着枪声带来了一条关乎生死的情报——使他们在包围合拢前及时撤出,躲过了覆灭的命运。
那一刻,他才明白,优待俘虏、护住平民,不只是人道,更是战场上最精确的投资——有时,抵得上一整个装甲连的火力。
“……蠢货。”
这句低沉的咒骂,被闷在遮住半张脸的呼吸器后,带着一丝金属质感。
他自己也分不清,这话是骂着火光下那群掠夺的帝国兵,还是骂着多年前那个热血又盲目的自己。
指尖收紧,他缓缓调整瞄准镜的焦距——
在一扇昏暗的窗后,他捕捉到一抹不该出现在这里的颜色——一件破碎的现代衣物,挂在墙边,像是在无声地呼救。
喜欢异世界传送门,但是烈焰升腾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异世界传送门,但是烈焰升腾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