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我决定,将政权移交给由人民代表大会推举的新政府,以结束过渡时期的体制。”
“我作出这一决定……是出于原则性考虑。”
会场一阵低语,但很快安静下来。
临时大统领尼古拉站在讲台前,身着深色西装。
他人群一眼,声音平稳:“我希望新的政府,能让这个国家重新找到自己的道路。愿你们不再重复我们犯过的错误。”
他走下讲台的那一刻,全场起立,掌声持续了很久。
随后,久加诺夫缓缓走上前。他的步伐不快,每一步都显得稳重。他没有稿子,只有几页笔记。
“同志们,”他开口道,声音并不高,却足够让整个大厅听见,“今天,不只是权力的交接,而是历史的回转。我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从信仰到迷茫,从团结到分裂。现在,我们终于要回答那个问题——莫斯科是什么,它属于谁。”
他停顿片刻,环视全场。
“有人说,苏维埃的崩溃是命运,是时代的必然。可我说,那不是命运,而是背叛。背叛了劳动者,背叛了公平,背叛了让我们站立起来的理想。我们让资本与腐败掌控了土地,让金钱决定了人的价值。三十年来,我们都在为此付出代价。”
掌声响起,又慢慢平息。久加诺夫继续说道:
“但是同志们,我们不是要重走过去的路。那个时代有过光荣,也有过错误。我们要继承的是它的精神,而不是它的教条。我们要建立一个新的国家,让工人能有尊严,让农民能有土地,让每一个人都能相信未来不是谎言。”
他的语气始终平稳,没有煽动的成分,却让人听得格外清楚。
“今天起,我们将成立 苏俄社会主义共和国 临时委员会,接管国家事务。军队将继续保卫国家主权,工人委员会将参与经济管理,地方代表大会将拥有立法权。新的宪法将由人民投票决定,而不是由少数人起草。”
他翻过笔记的最后一页,看着坐在前排的军方与地方代表。
“我们不寻求昔日的荣耀,也不追求过去的霸权。我们要恢复信任,让人民再次相信这个国家值得他们去爱。我们不会摧毁现有的一切,而是要重新赋予它意义。”
大厅里再次安静。有人低声叹气,也有人微微点头。
久加诺夫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
“同志们,我们都知道,这不会是一条轻松的路。我们面前有饥饿,有贫穷,有外部的敌意。但莫斯科从不害怕困难。只要人民团结,我们就能重新站起来。”
他抬手,指向大厅的穹顶。
“这里曾经见证了我们的骄傲,也见证了革命的誓言。”
“现在,它将见证新的开始。”
人群中响起了歌声。有人开始唱《祖国在召唤》,随后是《国际歌》。
声音从稀疏到整齐,渐渐汇成洪流。久加诺夫放下笔记,静静站在台上,等歌声结束。
“同志们,”他最后说道,“让工厂的烟囱重新冒烟,让学校重新开门,让国家重新属于人民。我们经历过屈辱,也经历过沉默——现在,是重新书写历史的时候了。”
大厅里爆发出长久的掌声。尼古拉在台下站起身,向他点头致意。
那一刻,所有的灯光照亮大厅的穹顶。
墙上的红旗重新展开,鲜艳的颜色映在每一张脸上。
外面的雪刚刚停下,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响起。
————————————
莫斯科的天空仍旧阴沉,但街道上的秩序已经恢复。政权移交后的第一个月,临时委员会的办公大楼彻夜灯火通明。文件堆满桌面,电话线几乎没有停过。
首先被恢复的是生产。许多工厂早已停产,机器生锈,工人流散。委员会派出工作组深入地方,重新召集原有工人。各地工会被赋予管理权,工厂的生产计划不再由少数股东决定,而是由“厂务委员会”制定。
原本空置的工业区又冒出了白烟,旧式车床重新运转,仓库的铁门被焊上新的标志——“国家工业再生计划”。
接着是粮食问题。经历多年经济崩溃与战争,农田荒芜严重。临时委员会下令由地方自治组织接管耕地,农村合作社重新建立。中央派出农业专家团前往伏尔加、顿河流域,指导机械化复耕。农机油料和化肥从军用储备中调拨,铁路运输被优先保障给粮食线。
数月后,市场上的面包和牛奶重新出现,人们排队时虽然还要等,但队伍中已经听得见笑声。
财政系统几乎是从废墟中重建。旧的银行体系已被通货膨胀摧毁,委员会宣布发行临时卢布,以国家黄金储备和基础物资为背书。与此同时,大型私营金融集团被国有化,其账目由审计局全面清查。人们对新货币一开始持怀疑态度,但工资能按时发放,价格不再每日波动,信心逐渐回来了。
在行政层面,地方政府被重新整合。原来的官僚体系被削减,取而代之的是“人民委员会”制度。每个地区的委员由工人、教师、医生和退伍军人推选产生。
中央不再直接任命地方长官,而是通过大会确认。新制度并不完美,会议冗长,争论频繁,但至少人们开始学会为自己的城市做决定。
军队方面,临时委员会最担心的仍是忠诚问题。久加诺夫和尼古拉共同签署命令,解散原大统领卫队与部分特种部队,将其并入新的“苏俄红军”。
军官需重新宣誓,誓词中不再提及个人与上帝,而是“国家与人民”。
前线退下来的士兵大多选择留下,他们说自己会为了祖国再次踏上战场,只希望有人能管好这个国家。
教育和医疗的恢复花了更长时间。
许多学校早已荒废,教师外流严重。委员会决定从首都大学派出“教育重建队”,将教师分配到各省。
课程以基础科学和职业技能为主,教材重新编写,删除了旧时代的宣传口号。
医院也在逐步恢复,药品与器材短缺的问题通过与东协的贸易协定得到缓解。
与此同时,宣传部门悄然恢复运作。
电视上出现了新的标志——“莫斯科人民广播”,每天固定播放两次“国家复兴简报”。新闻语言克制,没有激昂的口号,更多是具体数字:复工的工厂数量,耕种面积,基础设施恢复比例。
人们开始习惯这种报告式的播报方式,它让人感到踏实。
外交上,临时委员会采取谨慎态度。
对外声明强调“和平与中立”,既不承认钢铁盟约的扩张,也不主动对立。
尼古拉仍留在安全委员会中担任顾问,他主张“先稳住边界,再谈未来”。
久加诺夫则更专注于国内,他在一次会议上说:“国家不是通过演讲复兴的,而是通过工人们的辛勤劳作。”
到了第四个月,莫斯科的夜市重新开放。街灯亮起时,摊贩摆出热汤和面包,孩子在街头跑闹。人们仍然节俭,但不再绝望。报纸头版写着:“国家正在站起来。”
在克里姆林宫的会议厅,久加诺夫翻阅着最新报告。工业产值比上个月增长百分之七,粮食储备回升,民间纠纷减少。有人提议将委员会改组为正式政府,但他摇头说:“还早。让人民先看到真正的改变。”
窗外的莫斯科河上结着薄冰,桥上的红旗在风中微微摆动。几个月的重建没有让这个国家变得富裕,却让它重新有了秩序。人们开始工作、开会、争论、纳税、学习——这一切看似平凡,却是久违的希望。
临时委员会的文件上写着一句话,被所有成员签名确认——
“国家属于劳动者。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他们给自己,也是给这个国家的新誓言。
喜欢异世界传送门,但是烈焰升腾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异世界传送门,但是烈焰升腾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