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大的国民阵线指挥部。
窗外风沙翻滚,夜色压得低沉。
长桌上铺着一张北美地图,黑色标记布满整个中部地区,从密苏里河到阿肯色,再到得克萨斯北缘。
东南角靠近卡伊拉巴的地方则被划上了红色的标志,标注着“东协舰队活动区”。
“——西边的局势不妙。”情报官一边翻阅报告,一边用笔敲着地图,“美人解的地面部队已经推进到内华达边界,空军在拉斯维加斯方向部署了无人机群。按目前速度,他们三周内就能威胁到我们在犹他州的补给线。”
“犹他守不住了?”有人皱着眉。
“暂时还能守,”情报官回答,“但他们的后勤效率越来越高。东协那边已经帮他们建立了两条空中补给走廊。”
桌子另一端,一名穿着黑色制服的军官冷声插话:“那条补给线我们已经轰炸过三次,可是并没有太大作用。”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外面传来一阵风拍打窗户的声音。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
“东北方呢?”一名中年政委问。
“爱国者阵线。”情报官翻到下一页,“他们现在还没正式与我们决裂,但态度非常消极。托马斯·鲁索拒绝派兵增援,还在秘密和地方势力谈判。”
“那帮红脖子。”他咬着牙,“要不是我们替他们提供燃料,他们连卡车都发动不了。”
“问题是,他们的兵力主要在东北部,一旦他们决定独立行动,我们的后方就会被撕开口子。”
“也就是说,”主座上的总指挥缓缓开口,“我们现在实际上被包围了。”
没人说话。所有人都盯着地图。
“南边呢?”他继续问。
“卡伊拉巴的局势恶化。东协舰队在近海频繁活动,他们的航空母舰群与巡洋舰保持警戒队形,侦察机每天都在海面巡逻。我们原本通过墨西哥湾的航线现在被彻底切断。”
“墨西哥呢?他们不是一直中立?”
“原本是。”情报官的语气有些迟疑,“但最近东协的人在接触墨西哥的左翼党派,说是要‘共同抵抗极端主义’,墨西哥国内的态度正在改变。”
“意思是他们可能会倒向美人解?”
“不确定——但至少不会再帮我们运货,这是显而易见的。”
一阵低语在会议室里扩散。有人用拳头砸了一下桌子,茶杯晃动,茶水洒在地图上。
“该死的,这帮混蛋插手太深了。”军官的声音带着怒气,“要是他们真敢动手,我们是不是该先下手?”
“冷静点。”总指挥用力按住桌面,“那里起码有一个双航母战斗群,我们拿什么动手?”
“补给问题越来越严重,燃料和武器弹药很快会告急。”
“内部调配?我们要是再强征粮食,那些中部的农民迟早造反。”
“他们早就不满了,”一个政工官低声说,“最近堪萨斯和俄克拉荷马都有反对征粮的示威。”
“都是被爱国者的人煽动的。”有人打断。
“不是,他们只是饿了。”
争论的声音越来越大。有人拍桌,有人摇头。
“够了。”总指挥站起身,声音压住了所有人,“现在不是互相指责的时候。我们得想办法守住中部。”
他拿起笔,在地图上圈出一条线,“这是新防线。我们把主力集中到这里,缩短战线。西边调两个师去防犹他,北线留防御部队,其他兵力向东转移,准备应对爱国者的可能行动。”
“那南边呢?”有人问。
“南边先稳住。卡伊拉巴的事我们暂时插不了手,墨西哥那边找人谈判。”
“谈判?他们根本不会听。”
“那就找他们的对手谈。”总指挥的语气平静,“任何能让他们内斗的机会,都得用上。”
几秒钟后,会议再次安静。所有人都在看他。
“还有一点。”他停顿了一下,“我们得考虑最坏的情况——如果东协决定直接介入,那就是另一场全面战争。”
这句话让房间里的空气更加沉重。几个人交换了目光,没人出声。
“所以,我们要准备。”总指挥的语气更低,“建立新的防空阵地,调回储备部队,把重要的研究机构向东迁。钢铁盟约答应给我们更多的支援,我们得尽快确认他们的运送时间。”
“钢铁盟约?”政委皱眉,“他们的海军现在跟舢板没什么区别,还能顾得上我们?”
“能不能顾上,不由他们决定。”
“我们得逼他们表态。”
会议持续到了深夜。最后,总指挥拍板:“明天开始,执行封锁令。任何试图离开中部的车辆都要登记,任何传播谣言的人,一律以叛国论处。”
————————————
大洋彼岸。
德国不来梅的造船厂重新开工的汽笛在清晨响起,声音传遍了整个港湾。钢铁盟约的海军复兴计划正式进入第二阶段。船坞里,巨大的龙骨已经架设完毕,焊接火花在雾气中闪烁,工人们戴着防护罩,沿着钢梁攀爬。起重机的吊钩在空中转动,一块块装甲钢板被送入指定位置。
“注意对准!”监工的喊声被风吹散,“四号船段要提前完工!”
码头边堆放着成排的集装箱,贴着标志——“舰载电子系统”、“涡轮机组”、“声呐阵列”。一辆辆军用卡车往返其间,把设备送往厂区。
这座船坞原本在欧罗巴联盟解体后被封存,如今在钢铁盟约的主持下重新启用。官方文件上称,这是一项“防御性再武装工程”,但没人相信这只是防御。海军司令部下令,未来十年内要组建三支独立的远洋舰队,确保从挪威海到亚速尔群岛的制海权。
“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舰队。”
“我们需要威慑,让任何想越过大西洋的人重新考虑。”
北海的造船基地同时进行着两种舰船的建造。第一种是改进型巡航舰,装备最新的舰载导弹和远程雷达系统;第二种是多用途航母,甲板正在铺设复合材料防护层。夜班工人轮换,焊枪的光在夜里一刻不停。
船坞旁的海军学院也恢复了往日的繁忙。年轻学员列队操练,讲师在黑板前讲解反潜战术和电子战指挥。食堂的广播每天播放着新闻——“钢铁盟约的海军现代化进展顺利”,“北海舰队将于年底前完成首次联合演练”。
在伦敦郊外的军事指挥中心,战略委员会正在召开会议。墙上的屏幕上显示着最新的卫星侦察图:大西洋中部的交通线、东协的舰队动向、以及苏俄在北冰洋的活动。
“我们必须在大西洋保持主导地位,东协已经把航母派到卡伊拉巴附近,若他们打通太平洋到加勒比的航线,我们就等于被按在了家门口。”
“苏俄的造船厂也开始运作,他们在摩尔曼斯克部署了新型潜艇,我们的北海航线已经被侦测过两次。”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多舰艇,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反潜能力。”
与此同时,东边的苏俄也在加紧行动。伏尔加格勒的坦克修理厂重新点火,运输列车满载钢板驶入车间。旧式t系列坦克被拆解,新的动力装置被装上。
工人们加班到深夜,焊接声几乎没有停过。
在摩尔曼斯克的造船厂,新的核潜艇艇身已经组装完毕,外壳采用更新的复合结构,能在深海长期隐蔽。
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内,国防会议持续到深夜。桌上的地图标出所有主要海港: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军工委员会的报告一页页翻过。
“第一舰队重组计划已经启动,”一名军官报告道,“潜艇部队将在六个月内恢复战备,水面舰力量争取两年内达到冷战末期水平。”
“工业能支撑得住吗?”
“我们正在重启北方钢铁厂和远东造船厂,短期内没问题。”
外面的雪夜笼罩着整座城市。军工区的烟囱喷出白色的蒸汽,夜空被照得一片明亮。街头的广播再次传来新的口号——“强军才能保国。”
在波罗的海沿岸,苏俄舰队的训练舰正进行夜航。
舰桥上传来命令:“保持航向,准备发射练习弹。”
雷达屏幕闪烁,海面上的浪在探照灯下翻滚。舰员们动作熟练,指令一环扣一环。
大西洋的两岸,钢铁盟约和苏俄的工厂同时在轰鸣。
焊接的火花,机器的声音,装配的钢铁,每一处都像是风暴前的预兆。
海上的航道重新被标记,港口的灯光彻夜不熄。
喜欢异世界传送门,但是烈焰升腾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异世界传送门,但是烈焰升腾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