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东北农村,玉米杆子已经黄透了尖,风一吹就哗啦啦的响。
周末天刚亮,我还趴在炕头上数房梁上的木纹,院儿门外就传来小五子跑步的的声音,人还没进院,嗓门先撞进来:“哎— 快出来!秋笙小哥今天结婚!新娘子长得跟年画里的仙女似的!”
我一骨碌爬起来去,鞋都没穿好就往门外冲。
小五子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红纸包,打开给我看,里面躺着两颗裹着金纸的奶糖,糖纸在太阳底下闪着光。“我奶说的,今天去吃喜宴,管够造!还有好几个邻村的小孩,咱能一块儿摸鱼!”
我拽着小五子就往姥姥屋里跑,姥姥正坐在炕沿上纳鞋底,线绳“噌”地从针眼里拽出来。
“姥姥姥姥,我们去秋笙小哥家吃喜糖!”我和小五子凑在炕边,仰着脖子看她,眼睛亮得像院里挂着的灯笼。
姥姥放下针线,拿手帕擦了擦我的脸:“慢点跑,别摔着,记得给人说句吉祥话。”
说着从兜里摸出五毛钱,塞给我和小五子,“要是渴了,就买根冰棍儿。”
我俩揣着钱,撒腿就往村西头跑。
秋笙小哥家的院墙外头早就围了不少人,红绸子从大门楼子垂到门框上,连门口的老榆树都系了个红布条。
院里头更热闹,男人们搬着桌子板凳,女人们围着灶台忙,蒸笼冒的白气裹着肉香飘出来,馋得我直咽口水。
“新娘子来喽!”不知谁喊了一嗓子,人群“呼啦”一下就往路边涌。
我和小五子挤在最前头,看见秋笙小哥穿着一身新西装,头发梳得锃亮,正扶着一个穿红棉袄的姑娘从拖拉机上下来。
新娘子盖着红盖头,手里攥着块红手帕,脚步轻得像踩在棉花上。
我扯了扯小五子的袖子:“你看,真跟年画里一样!”
进了院,先拜天地。
八仙桌摆在上房中间,铺着红布,上面放着两个红瓷碗,碗里盛着小米。秋笙小哥和新娘子对着毛主席像鞠躬,底下人都拍着手笑,有个大爷嗓门大:“秋笙,以后可得好好对媳妇!”秋笙小哥红着脸,挠了挠头,把新娘子的手攥得更紧了。
拜完堂,就该闹洞房了。
一群半大的小子涌进新房,我和小五子也跟着挤进去。
新房里摆着个新衣柜,镜子擦得能照见人,床上铺着红褥子,叠着两个绣花枕头。
有人喊:“找鞋!找着鞋才能让新郎官给新娘子穿上!”大伙立马在屋里翻起来,有的掀枕头,有的摸床底。
我钻到衣柜旁边,忽然看见柜角藏着只红绣鞋,赶紧喊:“在这儿呢!”
秋笙小哥跑过来,拿起鞋,蹲在新娘子跟前,小心翼翼地给她穿上。
底下人又起哄:“亲一个!亲一个!”新娘子的盖头早就掀开了,脸红红的,秋笙小哥凑过去,刚碰着她的脸,就被人推了一把,俩人都笑倒在床上。
我和小五子在旁边拍手,笑得肚子疼。
中午开席,我和小五子还有几个邻村的小孩凑在一桌。
盘子刚摆上来,筷子就“叮叮当当”地响。
红烧肉油亮油亮的,咬一口满口香;粉条炖鸡块里的粉条吸满了汤汁,滑溜溜的;还有炸得金黄的丸子,我一口能吃俩。
小五子吃得急,嘴角沾了油,我拿纸巾给她擦,她还不忘往我碗里夹个丸子:“快吃,一会儿没了!”
吃完饭,太阳还没偏西。我跟小五子,还有同村的虎子、丫蛋,扛着根竹竿就往村后的小河沟跑。
虎子会摸鱼,他挽着裤腿下了水,一会儿就摸上来两条小鲫鱼。
我们把鱼用草绳串起来,挂在竹竿上,又在河边的草地上打滚儿,扯着嗓子唱刚学的儿歌。
丫蛋摘了朵小黄花,插在小五子的羊角辫上,小五子晃着头,跟个小蝴蝶似的。
天快黑的时候,姥姥来叫我们回家。
我手里攥着秋笙小哥给的一把奶糖,兜里还揣着没吃完的丸子。
走在回家的路上,风里还是飘着喜宴的香味,天上的星星一颗一颗亮起来,像撒了把碎金子。
小五子拉着我的手,脚步还是蹦蹦跳跳的:“下次再有结婚的,咱还来!”
我点头,心里甜滋滋的。
那年的九月,红绸子、奶糖香、还有小伙伴的笑声,都揉进了东北农村的风里,成了我这辈子都忘不掉的好时光。
喜欢九零夜话我亲历的那些悚然瞬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九零夜话我亲历的那些悚然瞬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