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大师”闹剧之后,“的卡”西装科长高伟民果然消停了好几天,没再出现在“林记”。晓燕乐得清静,专心经营着她的点心铺,偶尔想起那晚陈默在礼堂揭穿骗局的冷峻侧脸和那句“蠢”的评价,还是会忍不住偷笑。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高伟民这类人的自信心,往往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很快又能长出新的,并且方式可能更加……“时髦”。
这天下午,高伟民又来了。这次他的座驾换回了那辆红色的“本田cG125”,但西装换成了更显年轻的藏青色条纹“的卡”,头发似乎重新烫过,卷得更厉害了,还戴了副当时很流行的茶色变色镜。他手里拎着的不是矿泉水,而是一个长方形的、印着外文商标的硬纸盒。
“林老板,下午好!”他笑容依旧,仿佛之前两次的尴尬从未发生,心理素质堪称一流,“上次那个带功报告,真是……一场误会!都怪我们太容易相信别人,缺乏科学辨别精神!”他主动提起糗事,反而显得很豁达。
晓燕只好尴尬地笑笑:“高科长有事吗?”
“好事!大好事!”高伟民把那个硬纸盒放在柜台上,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双白色的、带蓝色条纹的“回力”牌高帮运动鞋!这在那时候是年轻人中最时髦的款式,价格不菲。
“这是……”晓燕愣住了。
“一点小礼物,赔罪,也是为接下来的正式邀请铺垫!”高伟民推了推变色镜,镜片在阳光下泛着神秘的光泽,“周五晚上,我们厂工会和县青年团工委联合举办‘迎国庆·青年联谊迪斯科舞会’!就在我们厂新装修的职工礼堂!特意请了市文化宫的舞蹈老师来教!灯光、音响都是最先进的!我郑重邀请林小姐作为我的舞伴出席!”
迪斯科舞会!青年联谊!这在高伟民看来,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前沿、最浪漫、最能展现他身份和品味的社交活动!他想象着晓燕穿着这双回力鞋,在他的带领下翩翩起舞(虽然他自己的舞技也半斤八两),成为全场焦点,然后被他征服……
晓燕一听“舞会”俩字就头皮发麻,连忙摆手:“谢谢高科长,我…我不会跳舞,而且店里忙……”
“哎~不会可以学嘛!很简单,跟着节奏扭就行!”高伟民热情洋溢,“林老板年轻漂亮,生意又做得这么成功,更应该多参加社交活动,拓展人脉嘛!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好多女青年想参加都没名额呢!”
他正说得起劲,巷口传来了熟悉的、令人安心的东风卡车引擎声。陈默的车今天回来得格外早。
高伟民听到卡车声,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自信的笑容,甚至还故意提高了音量:“陈师傅回来了?正好,也邀请一下陈师傅,舞会嘛,人多热闹!虽然……那种场合可能不太适合陈师傅的风格,哈哈。”
这话里的优越感和挑衅意味,隔着老远都能闻到。
陈默跳下车,目光扫过高伟民,扫过柜台上的回力鞋,最后落在晓燕为难的脸上。他没说话,只是走到卡车后备箱,拿出一个用旧报纸包着的东西,走到晓燕面前,打开。
里面居然是两本崭新的书!一本是《糕点制作工艺》,另一本是《食品卫生与营养》!都是很实用的专业书籍。
“路上新华书店看到的。”陈默语气平淡,仿佛只是随手买了两棵白菜,“比瞎扭有用。”
晓燕:“……” 高伟民:“……”
这对比太鲜明了!一边是时髦的运动鞋和迪斯科舞会,一边是实用的技术书籍和直男式的关怀!晓燕看着那两本书,心里顿时觉得踏实又温暖。
高伟民的脸有点挂不住了,干笑两声:“陈师傅还真是……务实哈。不过年轻人嘛,也不能光埋头干活,也得有点文化生活……”
就在这时,又一个声音插了进来:“高科长说得对!文化生活很重要!”
只见郑文斌老师骑着他那辆修好了车把、但链条依旧哗啦响的“永久”二八车来了。他今天没戴那副缠胶带的眼镜,换了副新的,镜片更厚了。车筐里放着几本杂志和一盘磁带。
“林老板!陈师傅!”郑文斌停好车,先跟晓燕和陈默打了招呼,然后推了推眼镜,看向高伟民,一脸严肃地说:“但是,高科长,迪斯科这种舞蹈,过于强调肢体动作,缺乏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真正的文化熏陶,应该是高雅的艺术!”
他从车筐里拿出那盘磁带,赫然是一盘《交谊舞入门教学带》!
“交谊舞!才是符合国情、体现修养的社交方式!”郑文斌说得慷慨激昂,“三步、四步、探戈,充满了节奏美和韵律美!林老板,如果你对舞蹈感兴趣,我可以教你!比迪斯科有品位多了!”
好嘛!三国演义升级了!从之前的暗中较劲,变成了现在的当面“斗舞”邀请!迪斯科派 vs 交谊舞派 vs 务实派(陈默:我只是来送书的)!
高伟民被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气得够呛,但碍于面子,还得保持风度:“郑老师,你这就落伍了!迪斯科是国际潮流!体现的是年轻人的活力和激情!”
郑文斌寸步不让:“激情不等于喧嚣!修养体现在克制与优雅之中!”
两人居然就在“林记”门口,为了哪种舞蹈更高级争论起来!一个挥舞着变色镜,一个挥舞着教学磁带,引得过路人都纷纷驻足围观,窃笑不已。
晓燕夹在中间,一个头两个大,尴尬得脚趾抠地。她求助似的看向陈默。
陈默抱着胳膊,冷眼看着两位“文化人”争论,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充满了看傻子的意味。直到两人争论到“迪斯科是否会导致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高度时,他终于不耐烦地开口了。
他没理会高伟民和郑文斌,而是直接对晓燕说:“周五晚上,运输队联防值班,缺人。算加班,双倍工资。”
然后,他像是才看到那两本争论不休的人,淡淡地补充了一句:“你俩,谁去?”
高伟民&郑文斌:“???”
联防值班?双倍工资?这都哪跟哪啊?!
陈默这招“乾坤大挪移”简直绝了!用最实在的“加班费”,粗暴地碾压了一切“迪斯科”和“交谊舞”的浪漫想象!
高伟民张了张嘴,他一个服装厂科长,怎么可能去运输队联防值班?郑文斌也懵了,让他去抓小偷?还不如让他去跳迪斯科呢!
两人像被掐住脖子的公鸡,顿时哑火了。刚才还争论不休的“文化艺术”,在“双倍工资”和“联防值班”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又可笑。
晓燕差点没忍住笑出声,她赶紧低下头,肩膀一耸一耸的。
陈默不再理会那两位僵住的“舞林高手”,拿起那两本书,对晓燕说:“书放屋里了。”然后转身又去捣鼓他的卡车了,仿佛刚才只是解决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
高伟民和郑文斌面面相觑,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最终都讪讪地找了个借口,灰溜溜地走了。高伟民连那双回力鞋都忘了拿。
一场本该是浪漫的舞伴争夺战,就这样再次以陈默的绝对优势(虽然优势点有点歪)和两位追求者的全面溃败而告终。充满了八十年代特有的、关于“迪斯科”与“交谊舞”孰优孰劣的争论,以及“双倍工资”对一切“小资情调”的毁灭性打击。
晓燕看着柜台上的回力鞋和远处叮叮当当修车的陈默,心里又是好笑又是温暖。这个男人,或许不懂什么迪斯科和交谊舞,但他总是能用最出其不意又最实在的方式,为她挡掉所有麻烦,包括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桃花劫”。
只是……她看着那两本实用的技术书籍,心里默默吐槽:下次能不能送点别的?比如……一本教人怎么谈恋爱的书?当然,这话她可不敢说出口。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