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那句“有我顶着”,像寒夜里的一簇篝火,温暖了晓燕冰凉绝望的心。虽然前路依旧迷茫,巨额罚款和蜂箱危机像两座大山压在头顶,但至少,她不再是独自一人面对。
这一夜,她依旧睡得不安稳,但不再是彻夜无眠的煎熬。天刚蒙蒙亮,她就起来了,眼睛还肿着,眼神却重新透出一股韧劲。她不能倒下,至少不能在他说出那样的话之后倒下。
她开始整理所有关于蜂箱的资料——于得水当初给她的转让条(虽然手续可能不全)、付款收据、日常管理记录等等,准备做最后的努力。
陈默也起了个大早,他没多说,只是看了晓燕一眼,便推着自行车出了门。他要去农科所,去找那个“新来的领导”。晓燕看着他沉默却坚定的背影,心里既感激又忐忑。
上午,晓燕强打精神开了铺子,心思却完全不在生意上。娟子体贴地包揽了大部分活计。
就在晓燕心神不宁地擦拭柜台时,院外传来一阵熟悉的摩托车轰鸣声。失于得水!但他今天不是垂头丧气来的,而是一脸兴奋,车还没停稳就嚷嚷开了:
“林同志!林晓燕同志!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晓燕的心猛地一跳,赶紧迎出去:“于技术员?怎么了?”
于得水激动得脸都红了,一把摘下眼镜擦拭着:“解决了!蜂箱的事情解决了!不但解决了,还是大好事!”
“解决了?”晓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解决的?”
“哎呀!说来也巧!也是咱们运气好!”于得水兴奋地语无伦次,“新来的那个刘所长,昨天下午不是还咬死要追回吗?结果晚上他接到县里通知,去开了个会!是关于大力扶持农村个体经济、鼓励科技致富的会!”
他喘了口气,继续道:“会上特别强调了要支持像你这样有想法、肯钻研的个体户!还要树立典型!刘所长回来就找我谈话了,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说你的情况他了解了,虽然是实验蜂场处理的,手续上有点小瑕疵,但初衷是好的,效果是好的!不仅不追究了,还决定把你这里作为我们农科所‘科技扶持个体养殖’的重点联系点!以后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蜂箱就算所里支持你的!”
这突如其来的反转,简直像做梦一样!晓燕张大了嘴巴,半天没反应过来。从险些被没收,一下子变成了重点扶持对象?这落差也太大了吧!
“真……真的?”她声音发颤,生怕是自己听错了。
“千真万确!”于得水拍着胸脯,“刘所长还说,要联系县广播站的人来采访你呢!说你一个女同志,敢想敢干,科学养鱼又养蜂,是新时代的致富能手!要大力宣传!”
这时,陈默也回来了。他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但眼神轻松了不少,显然也在农科所得到了同样的消息。
于得水看到陈默,更兴奋了:“陈默同志也回来了?正好正好!你说这事巧不巧?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晓燕看着陈默,两人对视一眼,都有种如释重负的恍惚感。
蜂箱的巨大危机,竟然因为上级政策的一个转向,瞬间化为乌有,反而成了机遇!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然而,好消息似乎还不止一个。
中午时分,工商局的老李居然又来了!这次他不是一个人,身边还跟着一位看起来更面善、年纪稍长的领导。
院里的人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难道是罚款的事又有什么变数?
老李的表情却比昨天和蔼了许多,他笑着对晓燕介绍:“林晓燕同志,这位是我们局的张副局长。副局长很关心个体户的发展,特意过来了解一下你的情况。”
张副局长笑眯眯的,很平易近人:“小林同志,不用紧张。我听老李汇报了你的情况了。年轻有为啊,又是养鱼又是养蜂的,还搞得有声有色,账目也清楚,很难得!”
他话锋一转:“关于超范围经营和罚款的事呢,情况比较特殊。你当时是不了解政策,主观上没有违规的故意,客观上呢,也确实带动了生产,摸索出了经验。现在上级正好有鼓励扶持的政策精神。”
他看了一眼老李,老李连忙点头。
张副局长继续说:“所以呢,经过我们研究决定,罚款就免了。”
“免了?”晓燕惊喜得几乎要跳起来!
“对,免了。”张副局长笑着肯定,“但是,许可手续必须要补办,这是原则。不过呢,我们可以特事特办,给你开辟绿色通道,安排专人指导你准备材料,尽快把证给你办下来!我们不能挫伤个体户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嘛!”
不仅罚款免了,还特事特办帮忙办证!
晓燕只觉得被巨大的幸福砸晕了,连连鞠躬:“谢谢张局长!谢谢李同志!太感谢你们了!”
老李也笑着说:“林同志,以后有什么政策不懂的,随时来问。规范经营,才能长远发展。”
“哎!我一定好好学!一定规范经营!”晓燕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送走了工商局的领导,晓燕还沉浸在巨大的惊喜中没回过神来。于得水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规划怎么利用农科所的资源帮她扩大蜂群规模了。
陈默站在一旁,看着晓燕脸上终于重新绽放的、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眼底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和欣慰。
就在这时,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停在了院门口。车上下来一个穿着中山装、干部模样的人和一个拿着笔记本和照相机的年轻人。
干部模样的人笑容可掬地走过来:“请问,哪位是林晓燕同志?我们是县宣传部的,接到农科所和工商局的反映,想来采访一下您这位个体致富的先进典型!”
采访?上县里的宣传?
晓燕的脸一下子红了,手足无措地看着于得水和陈默。
于得水激动地推她:“快去啊林同志!这是大好事!宣传出去,咱们的蜂蜜就不愁卖了!”
陈默也对她微微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鼓励。
晓燕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头发,鼓起勇气走上前去……
谁能想到,短短一天之内,形势竟会发生如此惊天逆转!从差点被罚款、没收蜂箱的“问题户”,一下子变成了被农科所重点扶持、工商局特事特办、宣传部点名要采访的“先进典型”!
这戏剧性的变化,让整个家属院都沸腾了!邻居们纷纷围过来,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笑容,七嘴八舌地帮着晓燕说好话。
王大妈和吴大妈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仿佛自家闺女有了大出息。
晓燕站在镜头前(虽然紧张得手心冒汗),介绍着自己的鱼塘和蜂箱,讲述着创业的初衷和过程中的困难(她省略了那些最痛苦的部分),眼神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陈默站在人群外围,安静地看着她。夕阳的金光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镀上了一层光晕。那一刻,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时刻护在身后、脆弱无助的小姑娘,而是在自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坚韧不拔的创业者。
他的嘴角,几不可查地,向上弯起了一个清晰的、温柔的弧度。
绝处逢生,柳暗花明。
机遇,总是更偏爱有准备的人。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