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销会的成功,让“林记”点心在小范围内有了点名气。晓燕和陈默的生活依旧忙碌而充实,点心的订单量稳步上升,虽然大部分还是通过食品厂代加工,但晓燕始终保留着一部分纯手工制作,直接供应给几家老茶楼和零散客户,她说这是“不忘本”。
这天下午,晓燕正在招待所的公共厨房里试验新口味的蜂蜜马拉糕(她尝试加入了一点姜汁,适合湿冷的天气),王大姐风风火火地跑进来,脸上带着神秘兮兮的笑容:
“大妹子!快别忙活了!有贵客!是个‘大番薯’(广东话,指外国人或洋派的人)哩!”
晓燕一愣,“大番薯”?她放下手里的活,擦了擦手跟着王大姐出去。只见招待所狭窄的走廊里,站着一个穿着十分扎眼的年轻人:上身是一件印着巨大英文字母和抽象图案的鲜红色t恤,下身是破了好几个洞的蓝色牛仔裤,脚上一双雪白的运动鞋(后来晓燕才知道那叫“耐克”),头发烫得有点卷,鼻梁上架着一副遮住半张脸的蛤蟆镜(太阳镜)。
这人看见晓燕,立刻摘下眼镜,露出一张白皙清秀、带着热情笑容的脸,一口普通话虽然有点怪腔调,但很流利:“您就是林晓燕女士吧?您好您好!我叫周明轩,从美国回来的!幸会幸会!”说着就伸出手要握手,动作幅度很大。
美国回来的?晓燕有点懵,迟疑地跟他握了握手,感觉对方的手很有力,摇晃得她胳膊都跟着动。陈默闻声也从房里拄着手杖出来,警惕地看着这个穿着怪异、举止夸张的年轻人。
“周先生,您找我有什么事吗?”晓燕礼貌地问。
“叫我明轩就好啦!”周明轩笑容灿烂,露出一口白牙,“我在展销会上吃到你们的‘林记’蜂蜜糕,Amazing!太神奇了!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纯正的、充满灵魂的东方味道!”
他说话像打机关枪,还夹杂着英文单词,晓燕听得半懂不懂,只能勉强笑着。王大姐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
周明轩自顾自地说下去:“我是在美国学的市场营销,刚回国,想做一些有特色的食品贸易,把真正的中国好东西介绍到国外去!林女士,我觉得你的点心非常有潜力!我们可以合作!我可以做你的海外代理!”
海外代理?晓燕又是一愣。这概念对她来说太新了。旁边的陈默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直觉这个咋咋呼呼的小子不太靠谱。
“周…明轩先生,”晓燕尽量保持镇定,“谢谢您看好我的点心。不过,海外销售可能很复杂吧?需要很多手续……”
“No problem! 没问题!”周明轩大手一挥,“手续我来搞定!我有渠道!关键是产品!林女士,你的产品需要包装!需要品牌故事!比如,你可以说这是祖传秘方,是清朝御厨的后人……”他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品牌策划”方案,什么“东方神秘力量”、“蜂蜜的养生哲学”,听得晓燕目瞪口呆,陈默的脸则越来越黑。
“那个……周先生,”晓燕忍不住打断他,“我的点心就是普通手艺,没什么御厨后人,就是用料实在点。”
“humble!太谦虚了!”周明轩不仅没失望,反而更兴奋了,“这就是东方人的美德!真实!这也是卖点!我们可以主打‘真诚’、‘匠心’!”
他越说越激动,甚至从他那鼓鼓囊囊的、印着“california”字样的双肩背包里,掏出一个砖头大小的黑色物体(后来晓燕知道那叫“大哥大”模拟机,当时是极稀罕的物件),做出要打电话联系美国客户的架势,把王大姐看得眼睛都直了。
晓燕实在跟不上他的节奏,只好说:“周先生,合作是大事,我需要时间考虑一下。而且,我现在产量有限,恐怕供应不了海外。”
“产量不是问题!我们可以融资!扩大生产!”周明轩信心满满,“林女士,你要有梦想!think big! 你的点心不应该只待在招待所,它应该走向世界!”
这场鸡同鸭讲的会谈,最终在晓燕的婉拒和陈默越来越冷的眼神中结束。周明轩留下了一张印着中英文的名片(材质高级,还有凹凸感),以及一句“我会再来的!”,然后风风火火地走了,留下一走廊浓郁的古龙水味和目瞪口呆的三人。
“我的妈呀,”王大姐拍着胸口,“这小伙子,说话跟放鞭炮似的,吓我一跳!还美国回来的,咋穿得跟要饭的似的?”她指的是那条破洞牛仔裤。
陈默哼了一声,闷闷地说:“油嘴滑舌,不像实干的人。”
晓燕看着那张花哨的名片,也是哭笑不得。这个周明轩,和她之前接触的沈柏晟、何先生完全不同,充满了不切实际的热情和天马行空的想法,但奇怪的是,并不让人讨厌,反而有点……搞笑?
她摇摇头,把名片收好。眼下,她还是更关心怎么把姜汁蜂蜜马拉糕做得更完美,以及如何应对食品厂新提出的质量控制标准。至于“走向世界”,对她来说,还不如明天给茶楼送货不要迟到来得实在。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