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明远站在办公室窗前,指尖残留着新打印文件的油墨气息。窗外,原南市新区的骨架在晨光中伸展,玻璃幕墙折射着锐利的光线。三年前那场岭上村血铅风暴掀起的滔天浊浪,几乎将他和这座城市一同淹没。没人相信他能接住这个烫手的山芋。
可如今,西山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绿树成荫,替代了昔日烟囱林立的污浊图景,成了江南省循环经济的金质招牌。三十六家企业安营扎寨,其中七家,正是当年被血铅事件逼得仓皇迁出旧园区的“老面孔”。产城融合的骨架已然撑起,成为城市崭新的脊梁。
秘书轻叩门扉,送来一份名单:“任市长,今天第二批来西山产业园考察的兄弟地市代表团到了,省厅领导带队。”任明远颔首,目光却落在桌角另一份报告上——关于经开区三期光学产业园的进展。八十多家企业落子于此,光学产业的链条正在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悄然咬合、转动。
“市委李书记的意思是,”秘书的声音带着一丝谨慎的探询,“您先陪着,晚上吃晚饭时他来看看考察团。”
任明远没有立刻回答。
李进对他的工作很满意,去年年底,在他的力荐下,任明远当上了副市长,本来可以分管城建,李进放心不下经开区,还是让他分管工业兼任经开区书记。上官艳,李进曾有意让她平调市商务局任局长,她却只笑着摇头:“当什么官衔不重要,和任市长搭档做事,顺。”于是她仍是经开区主任,是他最合拍的舵手。这份信任,沉甸甸的。
他坐回宽大的办公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洁的桌面。眼前浮动的,是两座沉甸甸的大山。一座是悬在头顶的利剑——国家关于规范整顿工业园区用地的严令。另一座,则是关乎原南未来血肉的棋局——如何真正做好“安商”,让企业扎下根来,枝繁叶茂。
他拉开抽屉,取出一份标注着密密麻麻红圈的全市工业用地卫星图。触目惊心。各县区盲目圈出的庞大规划区域,如同贪婪张开的巨口,吞噬着宝贵的土地资源。大片闲置的土地被荒草覆盖,无声控诉着浪费。更令人心悸的是那些荒唐的布局:一个县,竟将沿海淘汰的重污染玻璃保温棉厂,当作“宝贝疙瘩”塞在工业园区办公楼的眼皮子底下;另一个县,锌冶炼厂刺鼻的气味与隔壁食品厂飘出的甜香诡异交织……零地价的恶性竞争,如同饮鸩止渴,只会让工业园区投资公司背上无法承受的债务雪球,最终滚向地方财政的无底深渊。
“规范整顿,就从经开区自身动刀。”任明远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他的指尖重重地点在经开区地图上,“第一,向荒山要地,向存量要空间,少占一分良田沃土!第二,重定地价标准,清理不合规的优惠,阳光之下,没有暗箱!”
他深知,工业园区,不是只投入不产出的无底洞。债务的雪球若放任滚下去,终将压垮一切。
目光从地图移开,投向窗外更远的地方——城区那片承载着原南工业记忆的老厂区。三家机械厂,包括他曾挥洒过汗水的原南机械厂,如同垂暮的巨兽,在日新月异的城市扩张中显得格格不入。“退城进园”已是箭在弦上。思路依旧清晰:优化传统,引进吸收,补足短板,改造提升!激活老树的根脉,嫁接新枝的活力。
如何“优化”?如何“引进”?任明远心中早已锚定一个名字——宏海集团。这个当年被原南机械厂嗤之以鼻的“小作坊”,短短十年,竟完成了惊天的逆转。曾经,宏海的市场份额不过是原南厂的一个零头;如今,位置彻底颠倒,原南厂那点份额,在宏海面前已渺如尘埃。尤其在软管总成与液压泵的技术天堑上,老厂被远远抛下,连对方的背影都望尘莫及。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听筒里传来的声音爽朗依旧,带着向阳口音特有的抑扬顿挫。
“大水,你好!”
“任书记!哦,不,现在该叫你任市长了!”程大水的笑声从千里之外传来。
“大水,我们之间还讲这些,叫我明远就是!”任明远嘴角也浮起一丝笑意。
“好,明远,唉,我还是叫任书记吧,叫习惯了,找我有事?”程大水的声音里透着亲近。
“你现在在哪?”任明远问。
“嘿,你算是问着了,我在李塘!”
“你在李塘?”任明远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毫不掩饰的“不满”,“你这就不够兄弟了,回老家就这样悄悄来?路过原南市,都不进来一下,怕我管不起你一餐饭?”
“不是不是!”程大水在电话那头连忙解释,背景音里隐约传来孩童的嬉闹,“这不,晓航4岁了还没来过老家,我正准备回温州时,到原南看看你和大凤、任媛呢!哪敢忘了你这尊真佛?”
任明远还想说什么,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上官艳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今天穿了件剪裁利落的浅灰色套装,手里拿着一份文件,神色是惯有的冷静高效。看到任明远在通话,她微微颔首示意,安静地走到窗边的沙发坐下等待,目光若有所思地投向窗外西山产业园的方向,那里是循环经济理念长出的繁茂枝叶,更是他们共同的心血结晶。
“那就这么说定了,任书记!原南见,我可得好好尝尝大凤手艺,看看任媛小侄女!”程大水洪亮的声音带着不容拒绝的约定。
“好,等你。”任明远挂断电话,指尖似乎还残留着话筒的微温。
窗外的城市在秋阳下运转不息,巨大的塔吊勾勒着向上的轨迹。任明远走到窗边,与上官艳并肩而立。脚下这片土地,一边是西山产业园循环流淌的绿色血脉,一边是亟待涅盘重生的传统工业躯壳。整顿的刀锋即将落下,而宏海能否成为激活旧日荣光的那枚关键棋子?他需要程大水这个老朋友,更需要一种超越旧日荣辱的胸襟与智慧。
“上官,”任明远没有回头,声音沉静,“通知下去,下午开个专题会,议题就两个:工业园区用地清理整顿实施方案初稿讨论,以及……原南机械产业振兴的路径再研究。特别是,如何引进真正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
上官艳敏锐地捕捉到他话中的重点,点头道:“好。宏海程总那边……”
“他很快会来。”任明远的目光穿过鳞次栉比的新区楼宇,仿佛已看到那个风尘仆仆的身影,“原南机械厂这块硬骨头,能不能啃下来,也许就看他这趟回乡,带来的是东风,还是仅仅是一场叙旧的饭局了。”
他转身,走向那张堆满规划图纸和红头文件的办公桌。整顿的雷霆与振兴的蓝图,都将在他的笔下落成最初的轮廓。这盘大棋,关乎土地,关乎产业,更关乎这座城市的未来如何循环、如何新生。每一步,都容不得半分轻忽。
喜欢潮涌苍茫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潮涌苍茫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