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2007年春节将至,汪鹏程心里揣着两件喜事:一是远山镇在全县综合考评中拿了第二,仅比第一的南柳镇差0.64分——要晓得,这个偏远的山区镇以往连前七都没进过;二是四月那起家里失窃案居然破了,儿子小鹏最宝贝的那台电脑也追了回来。公安局好友张强告诉他,作案的是租在审计局宿舍的三个小年轻。小鹏抱着失而复得的电脑,简直比过十岁生日还开心。
但另一件事却让汪鹏程有点扎心。镇经管站审计各村财务,发现普遍存在招待费偏高的问题,更让他哭笑不得的是,竟有十个村的账上明晃晃写着“招待汪书记打狗一条”,还有三个村记着“招待王镇长洗头三个”。汪鹏程摇头苦笑,年后非得先整顿镇村财务不可。
春节期间,远山镇倒是太平无事。山区过年最怕两件事:森林火灾和返乡民工赌博闹事。幸好从年三十到初七,一切安稳。姐夫任明远来李塘村拜年时,还带来一个消息:温州有家化工厂正打算外迁。
年后全镇干部大会上,汪鹏程提出“争创六个第一”的目标,覆盖财税、招商、计生、集镇建设、农业特色和林改等方面,并动员美丽乡村建设和村财乡管试点。当晚,老同学、南柳镇党委书记林平就打来电话:“鹏程,你这势头够猛啊!我们南柳稳坐十年第一,今年看来是真遇上对手了。”
针对招待费问题,汪鹏程推出新规:按村庄规模分类核定招待费额度,超支部分由村干部自掏腰包,结余则按等级奖励。新规一出,立竿见影,无需监督,招待费自然降了下来。
他又推行工作经费包干制,激励班子成员:有收入的分管领域超额可分成,无收入的则有固定经费,创成绩还有额外奖励。这样一来,大家都干劲十足,准备在2007年大干一场。
正月初九,汪鹏程直奔温州招商。或许得益于姐夫副市长的关系,谈判异常顺利,才谈一次,双方就一拍即合。正月初十,化工厂老板就来向阳工业园区考察,次日便签下三千万元的投资协议。
元宵刚过,县委召开2006年度考评表彰大会。宋书记在讲话中五次点名表扬远山镇,特别称赞汪鹏程“初九就外出招商,签下全县新年第一单”。坐在一旁的林平掐着他大腿低声说:“你小子这势头,存心不让我活了啊!”
五月,通过吴小龙牵线,远山镇又从泉州引进一家鞋厂,投资2500万元。集镇建设也全面启动,五个月时间,镇政府到暴动纪念馆的三公里主干道已初具规模。
凭借上年考评第二和集镇建设的进展,加上宋书记屡次表扬,远山镇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各乡镇纷纷前来取经,县直单位也主动将示范点放在远山:农业局推行小龙虾养殖和吊瓜种植、水利局搞水库净化、林业局试点林改、组织部推荐为市级党建示范点,连计生委也将远山列为第一个服务设施提升示范镇……几乎每位班子成员都对接上了县直部门的亮点工作。
黄杰是杨树村一位在山东打工多年的青年,这次集镇建设征地,他带头拆了自家房子,汪鹏程很是感激,打算在下半年村两委换届时提名他进村两委班子。
黄杰却从中嗅到商机。见来镇调研、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他悄悄租下离镇政府一里外一处带院民房,闷声装修两个月,任谁问起都只笑不答。
突然有一天,他邀请镇党委政府班子来新店吃饭。汪鹏程怕他破费,特地嘱咐办公室自带酒水。
下班后,众人走进店面,顿时惊呼出声:“远山驴肉馆!”只见飞檐黛瓦、木桌粗椅,布置得古意盎然;十间包厢以驴肉名乡命名——德州、沧州、上党……服务员一律身着北方女子的青花头巾蓝布褂,笑脸迎人。后院拴着五头毛驴,灶间飘出阵阵肉香。
南方班子中没几个吃过驴肉,汪鹏程也是十年前在北京尝过一次,还记得“驴肉香,马肉臭,饿死不吃骡子肉”的老话。今晚这一席,却让众人大开眼界:冷盘是蒜泥驴耳丝、五香驴腱,晶莹透亮;热菜有红烧驴腩,浓油赤酱、酥烂入味;老卤全驴锅沸腾上桌,数十部位在秘制汤中翻滚生香;最绝的是那道驴肉焦溜丸,外脆内糯,配刚出炉的火烧,粗犷中见功夫。更妙的是,黄杰深知本地嗜辣,多数菜都添了辣味。
这一晚,推杯换盏,气氛热烈。汪鹏程酒酣耳热,心情畅快。
消息一传开,宾客络绎不绝。自开业起,汪鹏程和王海洋就再没在镇政府食堂吃过饭,最多一天接待十桌,最少也午晚各一。到了第二个月,汪鹏程看见驴肉就头皮发麻,举筷都难。
县里部门慕名而来,市里到向阳县调研指导的部门也拐着弯闻风而至,后来连兄弟乡镇都组团来吃驴肉盛宴。黄杰赚得盆满钵满,笑逐颜开。
恰在此时,县农业局扶持的小龙虾养殖成功,黄杰顺势推出各种口味小龙虾,又引来一波品尝热潮。
汪鹏程和王海洋早已疲惫不堪。妻子赵小华气得骂他:“你干脆死在远山算了!三个月没回家吃一顿饭,儿子快上五年级了,你还管不管?”
这晚送走客人,王海洋哭丧着脸说:“书记,我真想夜里拿竹竿把远山驴肉馆的招牌挑喽!”
汪鹏程问为什么。
王海洋几乎带哭腔:“您不知道,镇里实在扛不住了……第一个月招待费就五万,第二个月五万五,这个月眼看要破六万了!”
喜欢潮涌苍茫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潮涌苍茫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