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雨雪阻摊,决意开店
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青竹镇连下了三天雨雪。细密的雪粒子混着冷雨,打在窗棂上“沙沙”作响,门外的石板路积了一层薄冰,踩上去咯吱作响,连最勤快的挑夫都改了路线,镇口摆摊的地方更是空无一人。
苏婉清站在屋檐下,看着院子里晾着的草药,眉头紧紧皱着。那是萧墨尘三天前送的新鲜蒲公英和金银花,原本打算这两天摆摊卖,可这雨雪一闹,草药边缘已经开始发黄枯萎,捏在手里软塌塌的,没了往日的灵气。她叹了口气,转身走进屋——灶台上,几个装着灵泉稀释水的陶罐整齐排列,可灵泉每日产量有限,只能用来熬药膳,根本没法长时间保鲜药材。
“清儿,别愁了。”母亲张氏端着一碗热姜汤走过来,看着女儿眼底的青色,心疼地说,“这鬼天气,谁也没法子。刚才我去隔壁王婶家借针线,她跟我说,镇口那间废弃的茶棚要租,房东是个厚道人,租金也不贵,要不……咱们去看看?”
“茶棚?”苏婉清接过姜汤,指尖传来暖意,心里忽然一动。她之前不是没想过开个固定的店,可摆摊成本低,又能灵活调整,就一直没下定决心。可现在,雨雪天连门都出不去,药材放坏了可惜,灵泉的优势也没法发挥——摆摊靠天吃饭,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王婶说,那茶棚之前是卖茶水的,后来掌柜的搬去县城了,就一直空着。”张氏坐在她身边,絮絮地说,“面积不小,能摆下四五张桌子,后面还有个小储物间,正好放药材和灵泉。房东说,每月一百五十文,预付三个月就行。”
苏婉清心里快速盘算起来:之前曝光济世堂和福满楼后,药膳坊的生意越来越好,每天流水能有三百多文,三个月租金四百五十文,刚好能用摆摊攒下的钱支付。而且有了固定的店,不管刮风下雨,都能正常营业,还能把药皂的生意也做起来,不用再担心药材放坏——这简直是解决眼下困境的最好办法!
“娘,我去看看!”苏婉清放下姜汤,抓起蓑衣和斗笠就往外走。雪粒子打在脸上冰凉,可她心里却燃着一股热乎劲,脚步也轻快了不少。
镇口的茶棚就在官道旁,青砖灰瓦,虽然有些破旧,门板上还留着“迎客茶”的模糊字迹,但整体结构完好。房东是个六十多岁的老爷爷,听说苏婉清是来租茶棚开药膳坊的,笑着把她领进去:“姑娘,这棚子空了大半年,屋顶有点漏雨,墙角也长了些杂草,不过收拾收拾就能用。我知道你是个实诚人,之前曝光黑心商家的事,镇上人都夸你呢!”
苏婉清绕着茶棚走了一圈,心里越看越满意:正厅宽敞,阳光能透过窗户照进来;后面的储物间刚好能锁上,用来放灵泉和贵重药材;门口还有一块空地,能搭个小灶台熬药膳。她转过身,看着房东爷爷,坚定地说:“爷爷,这茶棚我租了!我现在就给您付三个月租金,咱们今天就能签契约。”
房东爷爷没想到她这么爽快,赶紧回家取了契约。苏婉清接过毛笔,在契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指尖微微颤抖——这是她穿越到古代后,拥有的第一处“固定经营场所”,不是临时的摊位,而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婉清药膳坊”。从今天起,她的事业,终于要迈出关键的一步了。
付完租金,拿着契约,苏婉清踩着雪往家走。雪已经小了些,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地上的薄雪上,泛着淡淡的金光。她想起之前摆摊时,被王氏刁难,被济世堂打压,可现在,她不仅站稳了脚跟,还要开自己的店——这一路的辛苦,都值了。
回到家,苏婉清把契约递给母亲,笑着说:“娘,咱们有店了!明天我就找人收拾茶棚,争取尽快开业!”
张氏捧着契约,手都在抖,眼泪差点掉下来:“好,好!我女儿终于有自己的店了!以后再也不用风吹日晒了!”
当天下午,苏婉清就去村里找了两个闲汉,跟他们约定:清理杂草、修补屋顶,一天二十文,管两顿饭。闲汉们听说有活干,高兴地答应了,第二天一早就带着工具来了。
苏婉清也没闲着,她把家里的粗瓷碗、陶罐都收拾出来,还特意去镇上买了几块新的粗布,用来铺桌子。小草听说她要开茶棚,也主动来帮忙:“姑娘,我帮你分拣药材吧!之前你教我的,清热类、补气血类,我都记着呢!”
看着忙忙碌碌的众人,苏婉清站在茶棚门口,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开了店,会有新的挑战,比如客源、比如成本,但她不再是之前那个只能摆摊的小商贩了。有灵泉的加持,有母亲的支持,有小草的帮忙,还有萧墨尘默默的守护——她一定能把“婉清药膳坊”经营好,让它成为青竹镇响当当的招牌。
雪渐渐停了,夕阳透过茶棚的窗户,洒在地上,留下长长的影子。苏婉清摸着门板上“迎客茶”的字迹,心里暗暗发誓:从今天起,这里不再是废弃的茶棚,而是她梦想开始的地方。她要让每一个来这里的客人,都能喝到用灵泉熬的药膳,感受到她的真心——这才是她想做的生意,也是她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根本。
喜欢灵泉神医: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灵泉神医:开局休夫后我成了首富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