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城临时帅府的书房内,门窗紧闭,光线昏暗。
刘体纯独自一人坐在案前,已经整整一天一夜未曾出门,也未曾进食。外面守卫的亲兵们面面相觑,脸上都带着担忧,却无人敢去打扰。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凝重,比战败本身更沉重的是弥漫在幸存将士心中的迷茫和主帅此刻令人窒息的沉默。
刘体纯的眼睛无意识的看着前方,目光没有焦点,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马颊坡那尸山血海的惨烈景象,看到了那些熟悉的面孔在炮火和刀光中一个个倒下。
八千精锐!那是他起家的根本,是沧州军最核心的骨血!
一场血战,只带回来一千多伤痕累累的残兵。
更让他心如刀绞的是炮营的损失——主官孙力,那个沉默寡言却对火炮有着超乎常人理解的汉子,以及他麾下那几百名经历了无数次实弹训练、懂得测距算药、能熟练操作各种火炮的宝贵炮手,几乎全军覆没。
培养一个合格的步兵需要三个月,培养一个优秀的火铳手需要半年,而培养一个能独当一面的炮手,需要投入的资源、时间和心血难以计量!
这些技术兵种的损失,不是简单补充兵员就能弥补的。这场“胜利”的突围,代价太过惨重。
比人员损失更让他心寒的,是一种理想层面的幻灭。
他原本以为,自己高举民族大义之旗,奋力抗击异族入侵,必能一呼百应,天下豪杰景从。但现实却给了他冰冷无情的一击。
除了徐州那场带有偶然性和利益驱动的反正,他几乎没有看到任何成规模的、有力的外部支援和配合。
南明的弘光朝廷醉生梦死,忙于内斗;各地的军阀、总兵们,如左良玉、郑芝龙等,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保存实力,割据一方;甚至许多打着“义军”旗号的队伍,也不过是占山为王的流寇,难以指望。
更多的人,如同吴三桂、刘泽清,甚至可能包括四川的张献忠,都在坐山观虎斗!他们冷眼看着他在北方与清军主力血拼,消耗着清军的实力,也消耗着他自己的力量,等待着两败俱伤后出来收拾残局,攫取利益。
“民族大义?”刘体纯嘴角泛起一丝苦涩到极点的笑意。
这四个字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它或许能激励一部分有识之士,但远远不足以撼动这个时代根深蒂固的军阀割据、乡党观念和利益至上原则。自己之前的想法,多少有些一厢情愿,甚至……天真。
那些小说里描绘的风起云涌、万民景从的场景,终究只是美好的幻想。
光有一腔热血,不行。自以为是的穿越者优势,在真正老辣的历史洪流和人性复杂面前,也被击得粉碎。燧发枪、壕沟战、甚至燃烧罐和曲射炮,固然能取得一时之胜,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力量对比和人心向背。
“适时而行,适事而动……”他反复咀嚼着这八个字。这是他用鲜血和无数将士的生命换来的惨痛教训。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凭着一种“先知”的优越感和道德上的义愤去硬碰硬了。必须更冷静,更现实,甚至……更冷酷。
他开始冷静地审视自身和周围的一切。
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超越时代的军事理念和技术知识,一支经过血火考验、即便遭受重创依然忠诚的核心骨干,以及目前控制的沧州、德州、临清等几处战略要地,还有……刚刚传来的,徐州反正后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自己的劣势是什么?兵力不足,资源有限,战略纵深浅,缺乏稳固的后方基地和可持续的兵员、财政补充。
更重要的是,政治上极度孤立,缺乏名分和大义号召力,几乎是以一隅之地对抗整个北方的清廷和无数心怀鬼胎的观望者。
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死守现有的地盘,必然会被清廷下一次更猛烈的反扑彻底碾碎。 像历史上某些抗清势力一样流动作战?没有群众基础,后勤无法保障,终是死路一条。 投降?绝无可能。
那么,似乎只剩下一条路:改变策略。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甚至暂时的战略收缩。不再追求与清军主力的正面决战,而是要像一颗钉子,牢牢楔在敌人的心脏地带,让自己的存在变得让清廷无法忽视,却又难以迅速拔除。
要更加注重根据地的巩固和建设,发展军工,积累粮草,训练新兵。 要更加灵活地运用战术,袭扰、破交、围点打援,像牛皮糖一样缠住敌人,消耗其实力和耐心。
要更加积极地寻找可能的盟友,哪怕只是利益结合的暂时盟友,打破政治上的孤立状态。
南明朝廷、残存的义军、甚至……那些摇摆不定的军阀,都可以尝试接触和利用。 要对内部进行整顿,建立更严格的纪律和更高效的指挥体系,不能再容许出现徐州军那种滥杀冒功、军纪败坏的情况。
思路渐渐清晰,虽然前路依然布满荆棘,但那种因惨败和幻灭而产生的巨大迷茫和冰冷,开始被一种更加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冷酷的决心所取代。
他推开房门,刺眼的阳光让他微微眯起了眼睛。守候在外的亲兵和将领们立刻围了上来,担忧地看着他。
刘体纯的目光扫过众人,虽然疲惫,却重新变得坚定。
“传令下去,”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全军戴孝,祭奠阵亡将士。厚恤抚恤家属,伤员全力救治。”
他知道,最困难的时刻尚未过去,但至少,他知道了下一步该往哪里走。
不再是为了一个虚幻的大义口号,而是为了活下去,为了让更多的人活下去,为了最终能做成该做的事。
这条路,注定更加艰难,也更加现实。
喜欢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