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撤的路上,刘体纯一直沉默寡言。
经过高邮时,他看见路旁饿殍遍野,幸存的百姓在废墟中翻找可食之物,眼神麻木。
“将军,清军抢粮造成的饥荒,恐怕比战乱更可怕。”阎应元低声道。
刘体纯握紧拳头:“这个仇,迟早要报。”
几百个乡民跪在路上,哀求大军收留,别无它求,给碗饭吃就行。
刘体纯心软,仿佛又看见了前几年的一幕。
大批饥民无路可走,纷纷加入了闯王大军。
没几个月,闯王的人员竟达百万之众。
还真叫刘体纯猜中了,一路走,一路有饥民加入,男女老幼都有。
浩浩荡荡的沧州军一路向北,竟无一支清军出来拦截。就连最好战的鳌拜也是紧闭淮安城门,坚守不出。清军显然已经被打怕了,不敢轻易出战。
几天后,到达了淮河南岸,人数已经达到了五万多,有一万多人都是沿途加入的。
沧州军渡过淮河,进入山东地界。
刘体纯站在北岸,遥望南方,对阎应元说:“我们还会回来的。到时候,一定要建立一个让百姓不再挨饿的世道。”
阎应元点头,眼中闪着坚定的光。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福州,郑森和施琅正在向郑芝龙详细汇报江北战况。
“父亲,沧州军火器之犀利,实在超出想象。”郑森激动地描述着无良心炮的威力。
“……,一声巨响,方圆百丈寸草不生,清军闻风丧胆。”
郑芝龙眯着眼睛,一只手指轻轻抚着太师椅扶手,面无表情地说:“这么说,刘体纯是靠这些火器取胜的?”
施琅补充道:“回家主,不仅如此。沧州军的火帽枪射速极快,不畏风雨,我军传统水战战术在他们面前恐怕也难以奏效。”
郑芝龙沉默良久。他原本以为凭借郑家水师的实力,足以在乱世中保持独立。但现在看来,如果沧州军的火器继续发展,迟早会威胁到郑家的海上霸权。
“传令下去,”郑芝龙终于开口。
“重金招募泰西火器技师,特别是精通火炮制造的。另外,加强与荷兰人的合作,他们最新式的战舰设计图,无论如何要弄到手。”
“那...弘光朝廷那边?”郑森小心翼翼地问。
郑芝龙冷笑一声道:“那个昏君?让他自生自灭吧。我们已经拥立了隆武皇帝,没必要再去救弘光。”
而在扬州城内,史可法独自站在城头,望着北方沧州军远去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扬州最后的希望已经随着那支军队离开了。现在能做的,只有与城池共存亡。
弘光帝最终没有选择北迁。他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清军新败,短期内不会再来进攻。更何况,他舍不得江南的奢华生活。
这个决定,注定了扬州悲剧的结局。
刘体纯回到山东后,立即着手两件事:一是扩大火器生产,建立更完善的后勤体系;二是整训新军,推广全火器战术。
他深知,与清军的决战还在后面,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阎应元被任命为总训导官,负责整肃军纪、鼓舞士气。
他从江南带来的文人士子,也纷纷加入沧州军阵营,为这支军队注入了新的活力。
刘体纯记得,前世有个莱州钢厂很牛逼,出产的无缝钢管畅销中东,那些阿拉伯人直接拿去做迫击炮。
有钢厂,附近肯定会有矿山。
刘体纯发文给莱州知府邝志,令他迅速组织人手探矿。
另外一个,这次乘坐郑家海船,让他有点吃惊。
海洋运输的便利性、隐蔽性以及装载量比陆地运输要强多了。
而且现在这个时代,正是大航海时代,他必须重视海洋。
台湾的大员港,已经有了红毛鬼?荷兰人。
吕宋的马尼拉也早就驻上了西班牙人。
还有马六甲、天竺……
这个时代,必须重视海洋了。
分别给登州、沧州知府发文,寻找散失的造船工匠,开办船厂。
山东地区河流多、湖泊多,盛产芦苇,而这正是造纸的好原料。
刘体纯依稀记得,上一世,光是淮河两岸的小造纸厂就有上千家。
造纸工艺并不复杂,生产起来比较容易。
而纸张也是大量市场上需要的。
他要开办学校,教人识字,必须要有纸笔才行。
现在笔有了,就差纸了!
刘体纯一项一项谋划着,并开始了实施。
山东的工业,从此起步了。
刘体纯的眼光也看向更遥远的地方。
喜欢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