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寒风,自西北而来,凛冽而持久。
郑家那支庞大的船队,在完成泉州补给后,再次升起风帆,驶入了波涛汹涌的东海。
时值冬季,强劲的西北风成为了他们北上的最大阻碍。
巨大的福船、广船无法直接逆风航行,只能不断地调整帆角,艰难地走着“之”字形路线,迂回向前。船速因此大减,航程被无限期拉长。
旗舰“镇海号”上,郑芝虎对此浑不在意,反而乐得清闲。
他命人在温暖的船舱内摆开酒席,与几名心腹将领终日饮酒作乐,船舱内觥筹交错,喧闹不堪,与外间甲板上水手们顶着寒风奋力操帆的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郑芝虎看来,这条航线已然是郑家的内湖,慢些就慢些,正好可以少受些风寒。
郑森与施琅并肩站在另一艘大船的甲板上,任由冰冷的海风扑打着面颊。
郑森望着船头劈开的、一股股泛着白沫的浪花,眉头微蹙。
他心中默默计算着航速和日程,按照这个速度,恐怕春节前都难以抵达天津。
“怕是赶不上回家过年了。”他心中轻叹一声。
但随即,一股豪情又涌上心头。放眼当今华夏,能在如此恶劣的冬季,组织起如此庞大的船队,进行这般远距离航行的,除了他郑家,确实再无分号!
这份属于海上王者的自豪感,冲淡了行程延误的些许烦躁。
施琅则显得更为沉默和警惕。他双手抱胸,锐利的目光不断扫视着周围的海域,尤其是船队的侧翼和后方。
他深知,越是看似安全的环境,越可能潜藏着致命的危机。
几日航行后,船队进入了东海北部海域。
这一日,了望哨突然发出警示:“左右两舷发现小型船只靠近!”
郑森与施琅立刻举起望远镜望去。只见两艘体型狭长、速度颇快的哨船,正一左一右,在距离船队约两三里外的海面上,与船队保持着平行航向。
哨船的桅杆上,悬挂着一面醒目的旗帜,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刘”字。
“是沧州军的哨船。”施琅沉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果然如此的意味。
这两艘哨船并不试图靠近,只是远远地缀着,如同幽灵般监视着这支庞大的舰队。
它们的存在,立刻引来了郑家船队水手和将领们的一阵哄笑和嘲讽。
“哈哈哈!又是这些北侉子的舢板!”
“像两只赶不走的苍蝇!”
“除了远远看着,他们还能干什么?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靠过来!”
郑家上下,从将领到普通水手,对这种监视早已习以为常,甚至将其视为沧州军怯懦无能的表现,无人将其放在心上。
然而,半个时辰后,情况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其中一艘哨船突然调整风帆,速度骤增,如同离弦之箭般向着西北方向疾驰而去,很快消失在海平面上。
而另一艘哨船,则依旧不紧不慢地跟在船队侧后方,保持着监视姿态。
这一幕,同样没有引起郑家大多数人的注意,唯独施琅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
喜欢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