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城的晨光刚漫过校场,全琮已率五万步骑列阵待发,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战马嘶鸣与将士呐喊交织,连空气都透着即将出征的炽热。孙权站在高台上,正欲拔剑授令,却见一名亲卫疾奔而来,手中捧着一封盖着蜀汉“汉丞相府”印信的密函。
“陛下,蜀汉使者从汉中赶来,说庞士元与诸葛孔明有急信,务必当面呈给您。”
孙权眉头微蹙,接过密函拆开。信中字迹是诸葛亮的手笔,开篇便直言“夜观天象,合肥上空杀气有异,恐是曹魏诱敌之局”,随后细述疑点——司马懿新败后未固守凉州,反而悄然调兵东向;合肥守军看似空虚,却恰好留出吴军可攻的“破绽”,恐是司马懿故意设饵,欲围歼东吴主力。信末更是劝孙权“暂缓出兵,待蜀魏在关中再决一战,曹魏分兵后,吴蜀再共取淮南不迟”。
孙权将信递给身旁的全琮,脸色沉了几分。全琮匆匆读完,当即冷笑:“陛下,这分明是蜀汉的诡计!庞统怕我军拿下合肥,占了淮南的好处,才编造‘天象有异’的说法来阻拦我们!”
张昭接过信,反复读了两遍,眉头紧锁:“信中说司马懿调兵东向,可有实据?若司马懿真在庐江设伏,我军贸然进攻,确实凶险。”
“实据?不过是蜀汉一面之词!”全琮上前一步,声音掷地有声,“周泰已探得合肥守军不足两万,朱光援军十日难至,这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庞统远在陇右,怎会比我们更清楚合肥的虚实?他不过是怕东吴壮大,日后难以制衡罢了!”
诸葛瑾站在一旁,神色犹豫:“兄长(诸葛亮)素来谨慎,若不是真有察觉,不会轻易发此密函……或许,我们该再派斥候去庐江探查一番?”
“再探?”全琮急道,“战机稍纵即逝!若等我们探查清楚,曹魏早已加固防务,再想取合肥就难了!再说,就算司马懿真在庐江,他不过两万残兵,我军五万步骑加吕范水师,难道还怕他不成?”
孙权望着校场上整装待发的将士,又想起周泰传回的捷报,心中的疑虑渐渐被急切取代。他抬手止住众人争论,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蜀汉的提醒,朕记下了。但合肥的良机就在眼前,不能因一封书信便放弃。全琮,你率军出发后,务必多加戒备,若遇曹魏伏兵,先守后攻,不可冒进;吕范,你水师行至巢湖后,即刻派人探查庐江方向的动静,若有魏军船队,速来通报。”
说罢,他拔剑指向合肥方向,高喝:“出征!”
校场上瞬间爆发出震天的呐喊,全琮率军转身,五万步骑如洪流般朝着合肥进发。蜀汉使者站在一旁,见孙权不听劝阻,急得连连跺脚:“吴侯!庞军师与诸葛丞相真的是为吴蜀联盟着想,合肥真的是陷阱啊!”
张昭走上前,拍了拍使者的肩,语气平淡:“贵使的心意,我等明白。只是东吴的路,需东吴自己走。待我军拿下合肥,自会向庞军师、诸葛丞相致谢。”
使者望着远去的吴军背影,只能无奈叹息。而此时的陇右蜀军大营,庞统正与诸葛亮站在舆图前,得知东吴已出兵的消息,庞统轻轻摇了摇头:“仲达这饵下得太香,孙权终究是按捺不住了。”
诸葛亮叹了口气:“司马懿若真在庐江设伏,东吴五万大军恐有不测。我等要不要出兵关中,牵制曹魏兵力,为东吴解围?”
“出兵可以,但不能是为了救东吴。”庞统指尖点向舆图上的陈仓,“传令魏延,率两万兵马佯攻陈仓,摆出要攻关中的架势。这样一来,既能逼司马懿分兵,又不会让东吴觉得是蜀汉在‘施舍’——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突围,就看孙权和全琮的造化了。”
营帐外,陇右的风卷起沙尘,似在为远方的合肥战场,提前蒙上一层紧张的阴影。东吴大军正朝着“陷阱”疾驰,而司马懿在庐江布下的罗网,也已悄然收紧。
喜欢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