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孕期的第三个月,腹部的弧度终于不再仅仅是饱腹后的错觉,而是有了清晰可见的、圆润柔和的隆起,像一枚小小的、初初成熟的果实。
孕早期的剧烈翻腾逐渐平息,胃口也恢复了不少,王小河白皙的脸颊透出健康的红晕,眼眸清亮,浓密的黑发带着孕期特有的丰盈光泽。
身着剪裁优雅、巧妙遮掩了腹部的套装,走在F大的林荫道上,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她身上,整个人散发着一种被生命滋养的、健康而蓬勃的美。
孟燕臣习惯时时将温热的手掌覆在她的腹部,感受日渐隆起的弧度,有时是在清晨的床边,有时是在她伏案工作时的轻轻一抚,一个温柔的吻总会随之落在她的发顶或额角,无声传递着爱意与支持。
然而,在守护的甜蜜之外,孟燕臣的心湖深处,正悄然掀起波澜。
那是一种陌生的、带着微刺的情绪。
一种复杂深刻的自我审视。
一丝不易察觉的紧迫感和深沉的危机感。
夜深人静,他浏览着学院网站首页对她项目获批的醒目报道,目光扫过她书桌上堆叠的、代表无限可能的蓝图。
“小河一直不停地在进步,在冲刺,在开拓新的疆域……而我呢?”
反观自己这五年,在医科大的科研教学岗位上,他不可谓不优秀,职称晋升按部就班,学术成果斐然,带出的学生成绩亮眼,管理着一个小而精的研究团队。
领导器重,同事尊敬,工作驾轻就熟。
一切都井然有序,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构筑的、安全温暖的舒适区。
但,这真的是他想要的终点吗?
他摊开自己的手,在台灯下仔细凝视。
那场意外造成的手部神经损伤,那几乎无法被外人察觉的、极其轻微的震颤,像一道无形的枷锁,宣告着他与那个曾让他灵魂燃烧、掌控生死、感受生命最原始脉动的地方告别。
但心理的阴影,在漫长的治疗下,已经被驱散。
他现在可以坦然面对产房,面对手术器械,面对那些与失去相关的记忆。
他渴望回临床,渴望那弥漫着消毒水气息的战场,渴望用他的头脑和经验去影响、去改变、去挽救生命,即使不能再亲自执刀。
他的核心价值,他的热情所系,始终在临床一线,在解决实际医疗问题,在推动体系进步。
他骨子里流的,终究是外科医生的血。
教学可以分享经验、培养后辈,是责任,是义务,但无法成为他职业生命的主旋律。
他开始以一种近乎冷酷的客观,解剖自己:
他的优势在于深厚临床经验与前沿理论结合,五年沉淀,他对围产医学的理论认知达到新高度,且能完美融合过去的实战经验。
管理能力与战略视野方面, 康复期间深度参与医院管理事务,加上科研项目管理经验,他具备超越普通临床医生的宏观视角和协调能力。
这些资本若只用于象牙塔内,是一种巨大的资源闲置。
人脉与声誉方面, “孟一刀”的传奇虽因手伤褪色,但专业权威、冷静判断力和学术地位在业内应该还有一点分量。
年龄与时机方面,马上就要迈入四十岁了,正是经验阅历、判断力、体力精力结合得最完美的黄金时期。
心理包袱已卸下,家庭稳定,正是转型发力、追求更高平台影响力最佳窗口期。错过此时,未来变数更大。
“平台决定影响力。医科大学教授的身份,影响力囿于学术圈。而仁济医院的管理核心,才能真正撬动资源,推动围产安全体系改革,影响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目标在他心中逐渐清晰:
重返仁济核心圈,以管理者和战略制定者的身份。
学神王小河,像一面高悬的明镜,映照出他内心的渴望,也像一剂催化剂,加速了他突破舒适区的决心。
是竞争?
不,这是强者对强者的惺惺相惜和相互鞭策。
想明白了这些,孟燕臣镜片后的目光,重新凝聚起一种久违的锐利锋芒。
那是一种锁定目标后的绝对专注和势在必得的决心。
他开始不动声色地行动起来。
首先是收集信息与研判局势,重建人脉情报网。
一家私密性极好的本帮菜馆的包厢里,孟燕臣亲自为老院长斟上一杯温热的黄酒。
“老师,很久没向您好好汇报工作了。”
开场白谦逊而真诚。
他并未直接表露野心,而是以请教姿态,聆听老院长对医院现状、未来改革方向、尤其是妇产科及医院整体管理层面面临的挑战和人才需求的看法。
老院长看着他沉稳锐利的眼神,心领神会,点到即止地透露了几个关键信息:
现任分管教学科研的副院长年底可能调任卫健委;医院正筹备建立区域性的围产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亟需强有力的牵头人……
在医院的员工食堂“偶遇”老同学肝胆外科张主任,两人自然而然地端着餐盘坐到一起。
“老同学气色不错啊,看来小河回国以后把你照顾得很好。”
老同学打趣。
孟燕臣顺势接话,从家庭聊到医院近况,自然引导对方谈起科室发展、与其他科室的协作难点、对医院管理层决策的看法。
老同学言语间透露出对现任管理效率的微词和对懂业务、敢担当领导的期待。
一次下班后的咖啡,他约见已经是医务处长的昔年同窗师姐。
话题围绕医疗质量安全、dRG支付改革对医院运营的影响、以及信息科新上的围产期大数据分析平台的运行瓶颈展开。
孟燕臣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和之前的管理经验,提出了几个切中要害的见解,引得对方频频点头,感慨道:“师弟,你这脑子,窝在大学里搞纯理论,有点屈才啊。医院现在就需要你这种既懂临床又懂管理还能玩转数据的人。”
作为重建圈内影响力的切入点,孟燕臣开始主动接受市内乃至周边地区疑难危重产科病例的会诊邀请,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过往经验,迅速梳理出关键矛盾点,参与制定一个个救治方案。
每一次成功,都在无声地宣告:那把曾经令同行敬畏的金刀,并未生锈,反而在淬炼后更加锋芒内敛,精准致命。
业内关于孟一刀要回来了的议论悄然兴起。
他将自己这五年在教学科研中积累的前沿理论、管理心得,巧妙地融入会诊和手术方案中,展现出不同于纯粹临床医生的、更宏观的战略视野和理论高度。
他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开始有意识地侧重解决临床实践中的关键痛点,为未来可能的医院管理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这些文章在高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在由市卫健委组织的“智慧医院与医疗安全”高峰论坛上,孟燕臣受邀,做了一场关于“基于大数据和精准医学的现代围产期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报告。
报告内容扎实,视野开阔,解决方案极具操作性,且与他之前在医科大学的理论研究一脉相承又有所突破。
他站在台上,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沉静有力,语言精准犀利,逻辑链条无懈可击,展现出超越学者身份的、极具实操性的管理思维和战略视野。
报告结束,掌声热烈。
散场时,几位重量级领导主动与他交换名片,话题自然延伸到了医院管理面临的挑战和人才需求。
这一切,孟燕臣做得低调而高效。
深夜,书房只亮着一盏温暖的落地灯。
小河靠在宽大的沙发里,笔记本电脑搁在已经微微隆起的小腹上,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是复杂的城市模型渲染图。
孟燕臣处理完一封关键的邮件,关闭电脑。
他走到沙发边,动作自然地单膝蹲下,轻轻托起她的双脚,放在自己膝上,手法娴熟地按摩着穴位。
指尖的力道恰到好处,带着令人安心的暖意。
“这里的数据耦合还是有点问题……”
小河头也没抬,喃喃自语,眉头微蹙,沉浸在模型的迷宫中。
孟燕臣抬头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灯光在她长长的睫毛下投下一小片阴影,也照亮了她眼中那份永不熄灭的好奇与求知之火。
他按摩的力道更轻柔了些,低沉的声音在静谧中响起,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笑意:“小河,很晚了,再不睡,你肚子里的小家伙又该提意见了,早点休息吧。”
小河这才从思绪中抽离,对上他深邃的眼眸。
她看到了他眼底那份熟悉的宠溺,也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久违的、深沉的、蓄势待发的锐气。
她放下电脑,伸出手,指尖轻轻描摹过他英挺的眉骨,没有问他在谋划什么,只是带着了然于心的聪慧,唇角弯起一个了然的弧度:“还好,宝宝最近每天都很乖,很久没给我提反对意见了。”
孟燕臣握住她调皮的手指,送到唇边轻吻一下,镜片后的眸光灼灼:“嗯。是我有意见了,快睡吧。”
深夜,万籁俱寂,只有空调暖气发出极其微弱的嗡鸣。
卧室笼罩在壁灯洒下的、如同月光般的柔和光晕里。王小河侧卧着,孟燕臣靠在她身后,坚实的胸膛紧贴着她的脊背,温热的呼吸拂过她敏感的耳廓。
小河翻了个身,面朝他,额头几乎抵上他的下颌。
她身上淡淡的沐浴乳香气混合着她特有的、温暖的气息,无声地萦绕在两人之间狭窄的空气里。
她抬起眼,对上他深邃的目光。
“看什么呢?”她声音带着一丝慵懒沙哑,唇角弯起。
孟燕臣没有回答,只是低下头。他的吻,像初春融化的雪水,温柔而缓慢地流淌下来。带着一种熟悉的、令人安心的亲昵。
他的气息清冽,如同雪后的松林。
先是落在她光洁的颈侧,带着珍重的暖意,激起一阵细微的战栗。
接着,沿着她优美的肩线向上,吻过她小巧的耳垂,引来她一声极轻的、猫咪似的呜咽。
他的唇终于覆上她的,不再是浅尝辄止,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渴望交流的暖流,温柔地开启她的唇齿,邀请她共舞。
小河完全沉溺在这片由他主导的、熟悉又令人安心的温柔海洋里。
她自然地回应着,手臂环上他的脖颈,指尖插入他后脑浓密的短发中。
身体像一张被拉满的弓,贴合着他,传递着无声的渴望和全然的信任。
这份毫无保留的回应,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孟燕臣心底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唇舌的交融渐渐加深,带着久违的、被刻意压抑的渴望。
孟燕臣的呼吸明显变得粗重起来,环在她腰上的手臂不自觉地收紧了一瞬,掌心下她肌肤的温度似乎也在悄然攀升。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那份灼热而急切的冲动在血脉中奔涌。
那簇名为渴望的火焰,正以燎原之势迅速燃烧、升腾。
血液奔涌,心跳如鼓,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更深的占有与交融。
然而,就在这情动如潮即将失控的边缘,他强大的意志力如同坚固的堤坝,瞬间筑起。
他猛地停了下来。
喜欢孟医生的学霸小青梅又双叒怀孕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孟医生的学霸小青梅又双叒怀孕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