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夜晚,书房的灯光再次亮起,但气氛已截然不同。
孟燕臣端坐在电脑前,认真得像是在处理一份重要的病历,而小河则舒适地靠在沙发上,一边揉着自己依旧酸胀的腰,一边清晰流畅地口述着最后的分析结论。
孟燕臣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偶尔会停下来,用他那医生特有的严谨语气问:“这个转折词用因此还是综上所述更准确?”
或者,“这个数据需要再标注一下来源吗?”
窗外夜色深沉,窗内灯火温暖,敲击键盘的声音和偶尔的低语,交织成一段独特而甜蜜的乐章。
孟燕臣用他独特的方式,再次证明,他不仅是她健康的守护神,也是她人生路上最坚实可靠的队友,无论她翱翔在哪个领域。
……
京市,t大规划系,吴院士的六十寿辰兼荣休庆典在即。
这位德高望重的学界泰斗,是王小河与白杨在t大时共同的硕士导师,是整个师门的灵魂人物。
师门上下精心策划了一场隆重的聚会,作为远在海外的吴院士心头肉,白杨也决定回国参加。
消息传到沪市。
王小河捧着八个月多的肚子,眼神里满是向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
京市,承载了她太多青春的记忆,吴老师更是她学术道路上的引路明灯。
可眼下这身体沉重得吓人,腹部体积达到顶峰,像一个撑到极限的气球,紧紧地抵在肋骨下缘。
她现在起身、坐下、翻身都需要借力或帮助,弯腰更是几乎不可能,走起路来步履蹒跚,动作迟缓。
每次产检,医生都说胎儿体重增加过快。
这样的身体条件,就算孟燕臣同意放她去,她也不敢独自挑战长途跋涉。
“小河,我定了从沪市入境的机票,” 白杨的视频电话适时打来,阳光的笑容带着关切,“正好接上你,咱们一起飞京市!路上有个照应,我也放心,免得你一个人挺着肚子折腾了。”
小河眼睛一亮,这提议很贴心。
她刚想答应,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就按在了她握着手机的手上。
孟燕臣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后,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不必麻烦你了,白杨。”
孟燕臣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沉稳地传到白杨那头,“小河现在的情况,长途飞行需要更专业的看护。我已经调整好了排班,空出两天时间,亲自陪她去一趟。”
白杨在屏幕那头愣了一下,随即了然一笑:“哦?孟大哥这是不放心我啊?行行行,有您这位产科圣手亲自护航,那我可就省心了,机票我就改成直接回京的了!”
他爽快地应下,言语间是熟悉的调侃。
小河仰头看向孟燕臣,他低头在她额角印下一吻,眼神温柔却坚定:“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只有我在身边,我才安心。”
他因为清楚孕晚期的风险,所以无法容忍将她的安危假手他人,即便是白杨。
尤其是白杨。
出发的日子到了。沪市机场,头等舱休息室。
孟燕臣一手推着轻便的行李箱,另一只手始终稳稳地托着小河的后腰。
王小河穿着为长途旅行特别准备的孕妇托腹带,下身是深灰色针织裹身一步裙,上身浅灰色针织开衫,披着一件黑色短外套。
孕33周的肚子让她步履缓慢而沉重。她努力调整着呼吸,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每一次挪动,都伴随着腰背的酸痛和腹部的紧绷感。
轻微的水肿的双脚塞在柔软舒适的平底豆豆鞋里。
“累不累?要不要再坐会儿?” 孟燕臣时刻关注着她的状态,声音低沉而关切。
他提前办理好了所有手续,选定了最宽敞、靠过道的位置,方便小河起身去卫生间,还准备了腰枕、颈枕和厚厚的软垫。
“还好,走吧。” 小河深吸一口气,对他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她不想耽误时间。
过安检时,孟燕臣提前出示了自己从医院开具的孕晚期适航证明,并温和地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
工作人员快速引导他们走了特别通道。
孟燕臣全程小心翼翼地护着小河,避开人群,帮她脱外套、拿随身物品,动作轻柔而熟练。
终于坐进了头等舱宽大的座椅。
孟燕臣立刻将腰枕垫在小河后腰,调整好颈枕的高度,又拿出薄毯轻轻盖在她腿上。
空乘人员送来温水和特制的孕妇餐单,孟燕臣仔细询问了餐食成分,确认无误后才替小河点好。
“感觉怎么样?肚子紧不紧?” 孟燕臣侧身低声问,温热的手掌习惯性地覆上她高耸的腹壁,感受着里面的动静。
“有点发紧……腰也很酸。” 小河诚实地说,微微调整了下坐姿,试图找到一个更舒服的角度。
浑圆的肚子顶在前面,让她感觉呼吸都有些受限。
孟燕臣立刻帮她将座椅角度调整到最舒适的后仰位,又拿过软垫小心地垫在她脚下,缓解水肿带来的不适。
“忍一忍,很快就到了。” 他握紧她的手,指腹轻轻摩挲她的手背,传递着无声的安慰。
飞机滑行、起飞。
气压的变化让小河的耳膜有些不适,腹部也传来一阵隐隐的压迫感。
她蹙起眉头,下意识地抓紧了孟燕臣的手。
孟燕臣立刻递上温水,“小口喝,吞咽。” 同时另一只手持续在她腹部侧面轻柔地按摩,缓解不适。
平稳飞行后,小河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但飞机上的环境让她无法真正放松,只能半梦半醒。
孟燕臣几乎没有合眼。
他一会儿帮她掖好毯子,一会儿询问她要不要喝水,一会儿又轻轻按摩她浮肿的小腿。
每次小河因为胎动或不适微微动一下,他都会立刻警觉地注意。
飞行途中,小河去了几次洗手间。
每一次起身,都像是一次小小的工程。
孟燕臣先起身,稳稳地扶住她,帮她解开安全带,再小心翼翼地护着她,避开过道可能的颠簸,慢慢走到狭小的洗手间门口。
他在门外守着,听着里面的动静,直到她安全出来,再同样小心地搀着她回座位。每一次往返,孟燕臣的额角也渗出细汗,但他的动作始终沉稳,眼神专注。
几次下来,小河累得昏沉沉睡去。
看着窗外翻涌的云海,孟燕臣的思绪逐渐飘远。
这条连接沪京的航线,他太熟悉了。
当年小河考进t大读本科和硕士,他人在沪市工作。
为了多陪陪她,也为了顺路回京市探望爷爷,替他办些事务,他在这条航线上飞过多少次?数不清了。
多年来,他和小河长期分居两地。
起初是异地,后来变成异国。
怀前两个孩子的时候,除了最后快生了那一个月,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小河独自撑过来的。
不仅要怀孩子,还要上课、参加社会活动、做实验、做模型、写论文、参展……
自己只能周末乘坐红眼航班匆匆往返。
有时只为陪她吃顿饭,在t大校园里散个步。
有时是她论文遇到瓶颈,情绪低落,他连夜飞过去,给她一个拥抱,听她倾诉,再帮她梳理思路。
有时是他自己遇到棘手的病例或科研难题,也会飞去找她,在她那间小小的、堆满书的宿舍里,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奇异的安定力量。
那时的航班,总是伴随着期待、思念,以及处理不完的邮件和文献。
如今,还是这条航线。
身边的乘客换了一批又一批,窗外的云海依旧。
不同的是,他身边坐着的是他此生挚爱,怀着他即将出生的孩子。
她不再是为了学业拼搏的年轻女孩,而是与他并肩的学者、他孩子的母亲。
他也不再是那个只能抽空陪伴的不称职丈夫,而是可以名正言顺、倾尽全力守护她一切的人。
一种沉甸甸的、近乎圆满的幸福,缓缓充盈了孟燕臣的心房。
他侧过头,看着身边因为疲惫和不适而微微蹙眉、陷入浅眠的小河。
她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脸颊因为孕期显得圆润而柔和。他忍不住伸出手,极其轻柔地,用指背碰了碰她的脸颊。
小河似有所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对上他深邃温柔的目光。
“怎么了?” 她声音带着睡意的沙哑。
“没什么,” 孟燕臣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一种历经岁月沉淀后的笃定,“就是觉得,真好。”
“嗯?” 小河没完全理解,但被他眼神里的暖意包裹着,也弯了弯嘴角,重新闭上眼睛,更安心地靠向他。
温热的腹部隔着薄毯,轻轻抵在他的手臂,里面那个小生命似乎也感受到了父亲的守护,安静下来。
孟燕臣调整了一下姿势,让她靠得更舒服些。
他握紧她的手,目光再次投向舷窗外。
阳光穿透云层,洒下万丈金光,照亮这条承载了无数思念、奔波与奋斗的时光航线。
喜欢孟医生的学霸小青梅又双叒怀孕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孟医生的学霸小青梅又双叒怀孕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