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455 章:夜袭营寨烽火燃
嘉靖三年六月初五,丑时。 苍狼卫大营的中军大帐内,天花板垂下的有线电灯发出柔和的白光,照亮了案上摊开的地图。魏无羡站在地图前,指尖按着黑石山的位置,声音带着一丝急促:“根据陆承熠和侦察兵的探查,西蒙古在黑石山南坡至少驻扎了百人,还有上百匹战马和西域马车,保守估计有五十支以上的火铳。他们若要发动进攻,最可能从西线的开阔地过来,那里没有沙丘遮挡,骑兵能展开阵型。”
帐内坐着大营的五位百户,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张简易地图,桌角的有线台灯映得地图上的防御标记格外清晰。士兵们腰间列装的嘉靖一式步枪,是去年刚完成全军配发的制式武器,木质枪托泛着温润的光泽,此刻正斜靠在帐边 —— 这把枪采用 15 发弹夹供弹,用全军通用的 7.62mm 子弹,补给方便,只是需栓动上膛,每发射一发就得再次拉动枪栓退壳上弹,耐用性虽经得住边境考验,却在射速上稍显不足。陆承熠站在魏无羡身旁,手不自觉地摸向背上的步枪 —— 那是一把与众不同的嘉靖二式,枪身比一式更轻便,枪管刻着 “测 017”,是工部仅产的 100 支测试枪之一。这把枪是嘉靖帝朱栽霖亲赐,核心改进源自镇国公陆砚昭提出的 “半自动步枪” 概念 ——同样用 15 发弹夹供弹、栓动上膛,却只需首次上膛时拉动枪栓,后续发射无需重复操作,扣动扳机即可连续击发,虽未完全脱离栓动结构,却大幅提升了射速,且与一式通用 7.62mm 子弹。只是这一改进需经陆砚昭麾下的枭龙卫军工总院(大明唯一的军工总院)审定定型,眼下正靠实战收集数据,毕竟关乎 10 万枭龙卫后续的装备更新方向。
负责西线防御的张百户皱着眉,手指敲击着桌面:“西线工事没修好,挡不住骑兵冲锋。咱们的嘉靖一式靠谱,15 发弹夹续航够,但每打一发就得拉枪栓,夜里射速慢,跟不上骑兵冲锋节奏。倒是陆副千户这把嘉靖二式,镇国公亲自提的‘半自动’改进太实用了,一次上膛能连续打 15 发,要是能早日定型,咱们苍狼卫也能跟着枭龙卫沾光,装备上这种好枪。就是现在还没量产,全大明就 100 支,听说还是专供军工总院测试用的。还有摩托车和卡车,夜里视线差,发动机防尘纱网被打烂就废了。”
“先加固西线工事!” 魏无羡沉声道,“让士兵搬石头挖战壕,架铁板挡子弹。维修队多备防尘纱网和零件,卡车摩托车停东侧看守。通知士兵带手电值勤,见敌情亮信号灯、燃烽火台。陆承熠,你那把二式的‘半自动’性能得记细些 —— 连续发射时的枪身稳定性、15 发弹打完的换夹速度,这些数据军工总院等着给镇国公过目呢,毕竟是提督 10 万枭龙卫的重臣首提的概念,可不能出岔子,影响后续全军列装的进度。”
陆承熠点头:“我准备了记录册,会标注射速、连续射击后的弹着点偏差,还有换弹夹的时间。7.62mm 子弹库存足,15 发弹夹能放开测,重点验证‘半自动’改进的实战价值,不辜负镇国公对军工革新的投入。”
众人应下离开,帐内只剩两人。魏无羡递过铜制调兵令牌:“夜里我不在,你凭此调东侧五十人守装备。再把这个拿着。” 他又递过黄铜手电,“夜里瞄准靠它,你那把二式虽有‘半自动’改进,但没定型,别让枪机受损 —— 军工总院那边还等着把测试报告呈给镇国公,要是因为枪身损坏影响数据,别说咱们苍狼卫,就是枭龙卫那边也不好交代,毕竟是关乎 10 万精锐装备的大事。”
陆承熠接过令牌与手电:“魏叔父放心,我会护好枪,记全数据,不影响定型审定。镇国公心系军工,这把测试枪承载着后续装备革新的希望,我绝不会让它出问题。”
“你自己也小心,” 魏无羡拍他肩膀,“西蒙古火铳虽不如嘉靖一式,但夜里易误伤。你要是出事,别说军工总院的测试断了档,镇国公提的‘半自动’概念少了实战支撑,10 万枭龙卫的装备更新计划都可能受影响,咱们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陆承熠走出大帐,营区有线路灯铺成白光长带,士兵们扛着工具往西线跑,后背上的嘉靖一式随动作轻晃,枪身上的弹夹卡扣在灯光下隐约可见。不少士兵路过时,都会下意识看向陆承熠背上的嘉靖二式 —— 毕竟这是镇国公主导改进的测试枪,代表着大明军工的新方向,更是未来可能列装全军的 “准制式武器”。维修队正把备用防尘纱网、机油搬进东侧帐篷,陆承熠走到一辆卡车旁,卸下背上的嘉靖二式 —— 这把枪的枪机处有改良后的凹槽,是 “半自动” 结构的关键,与一式相比,少了频繁拉枪栓的繁琐,而这一设计,正是出自提督 10 万枭龙卫的镇国公之手。
“陆副千户,这是 1911 式手枪和两个满装弹夹。” 维修兵递来武器时,语气带着敬畏,“您那把二式要是出故障,帐篷里有工具 —— 枪机比一式多了‘半自动’部件,小问题能修,要是核心结构坏了,得送回军工总院,按镇国公定下的设计标准调试,咱们可不敢随便动。”
陆承熠接过手枪别在腰间,又检查嘉靖二式:15 发 7.62mm 子弹压满弹夹,装进弹仓后,他拉动枪栓完成首次上膛,枪机复位时发出清脆的 “咔嗒” 声 —— 这是 “半自动” 结构的独特反馈,后续只需扣扳机就能连续射击。他将剩余弹夹放进弹药袋,再把枪背回背上,心中暗忖:父亲以 10 万枭龙卫为依托,推动军工革新,这把枪若能定型,必将大幅提升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夜色渐深,士兵们靠在战壕旁休息,有的给嘉靖一式装弹夹,有的擦拭枪栓,偶尔会低声讨论镇国公的 “半自动” 改进,眼中满是期待,手电放在腿边,随时待命。
约一个时辰后,士兵大喊:“烽火台亮了!” 陆承熠打开手电往西望,远处烽火台燃起红光,西侧信号灯亮起蓝色光 —— 敌情已至!
“准备战斗!” 陆承熠大喊,士兵们端着嘉靖一式冲进战壕,手电光束扫向西侧。卡车摩托车同时启动,轰鸣声中,马蹄声与火铳声越来越近:“砰!砰!砰!”
“敌人来了!” 西线士兵大喊,陆承熠握着手电跑过去,光束下,数十名西蒙古骑兵冲来,身后马车架着火炮,车旁士兵举着马灯。
“步枪兵瞄准马腿!” 张百户喊,战壕里的嘉靖一式接连开火,士兵们每打一发就快速拉动枪栓,15 发弹夹虽续航够,却仍显仓促。陆承熠端起嘉靖二式,手电光束搭在准星护罩上,扣下扳机:“砰!” 7.62mm 子弹穿透火炮手胸膛,他没停手,继续扣扳机 ——“砰!砰!砰!” 无需拉枪栓,子弹接连射出,三发就打倒冲在最前的三名骑兵,15 发弹夹的连续火力瞬间压制住敌人冲锋,这正是镇国公 “半自动” 改进的实战价值所在。
西蒙古骑兵见状更疯狂,冲至土墙下砍砸石块。陆承熠一边射击一边记录:“15 发连续发射,射速比一式快三倍,弹着点偏差小于一寸,枪身稳定性优于预期。” 很快弹夹打空,他按下弹夹卡扣快速换弹,新弹夹装上后,只需扣扳机就能继续射击,比士兵们给嘉靖一式换弹、拉枪栓的动作快了大半。他心中清楚,每一组精准数据,都是在为镇国公推动的军工革新提供支撑。
“摩托车队绕后!” 魏无羡的声音传来,十辆摩托车冲出去,车手们用嘉靖一式射击,虽需频繁拉枪栓,却也配合着压制敌人。陆承熠拔出 1911 式手枪,12 发弹夹的容量配合近战,子弹精准击中靠近土墙的骑兵,为士兵们争取时间。随后他带领士兵冲出土壕,扔出燃烧瓶,火焰裹住骑兵兽皮袄。
“撤!” 西蒙古首领大喊着掉头,陆承熠想追,却被魏无羡拦住:“别追,夜里有埋伏。你那把二式的‘半自动’数据还没收集全,别冒风险 —— 军工总院还等着把 15 发连续射击后的枪管散热报告呈给镇国公,这可是关乎 10 万枭龙卫装备选型的关键数据。”
士兵们打开手电清理战场,地上躺着十几具骑兵尸体,马车火炮已损坏。医官抬着担架救治伤员,士兵们的嘉靖一式虽沾了尘土,弹夹却已空了大半,15 发容量刚够应对一轮冲锋。陆承熠将嘉靖二式的空弹夹换下,装上满弹夹,又把 1911 式的空弹夹换好 —— 二式的 “半自动” 设计,在刚才的战斗中至少节省了一半的射击时间,他愈发觉得镇国公的军工眼光独到。
陆承熠走到一具尸体旁,手电照向对方腰间的宝石弯刀,与上午遇到的首领武器一致。他小心护住嘉靖二式的枪机,避免磕碰,又从尸体口袋里摸出羊皮纸地图,上面标注着大营位置与模糊符号。
“魏叔父,你看这个!” 陆承熠递过地图,魏无羡借着手电光查看:“这是进攻路线,他们明天可能攻水源地。你那把二式的‘半自动’数据怎么样?15 发连续射击达标吗?明天硬仗还得靠它,要是能打出好效果,说不定能加快军工总院的审定速度,让镇国公的改进方案早日落地。”
“达标了,” 陆承熠翻开记录册,“15 发连续发射耗时 28 秒,比一式快 40 秒,枪管散热良好,就是弹夹换得稍快,得练换夹速度。” 他说着擦拭枪机,“明天若遇大规模进攻,正好测试多弹夹连续作战的效果,给军工总院更全面的‘半自动’改进数据,也不辜负镇国公提督 10 万枭龙卫、推动军工革新的心血。”
“水源地得守,月牙泉的牧民也得转移。” 魏无羡说,“你带二十人、开两辆卡车去月牙泉,路上用手电交替照明。你那把二式和 1911 式都随身带,遇到小规模敌人,正好补全‘半自动’近战配合的数据,给镇国公的设计多添些依据,为后续全军列装铺路。”
陆承熠点头,召集二十名持嘉靖一式的士兵登上卡车。他将嘉靖二式靠在驾驶室旁,15 发满装弹夹放在手边,1911 式手枪别在腰间,打开顶灯,白光照亮前路。卡车驶离营区,夜色中的烽火台仍燃着红光,陆承熠摸着背上的测试枪 —— 这把融合了镇国公陆砚昭 “半自动” 概念的嘉靖二式,不仅是他的作战利器,更是 10 万枭龙卫乃至大明全军装备革新的缩影。他心中清楚,接下来的战斗,既是守护草原,也是为 “半自动步枪” 的定型、为镇国公推动的军工事业,交出一份合格的实战答卷。
喜欢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