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振刚击退也速该一波攻势,朱武的密信便送到了案头。译出密码后,凌振脸色骤变——信中详述,吴用与蒋敬试图以“集体议事”之名暂揽大权,却遭到李逵、刘唐等大批将领的强烈反对,双方在忠义堂上发生激烈争执,李逵甚至怒而拔斧,场面几近失控!朱武竭力斡旋,暂压事态,但裂痕已深,南方本寨,已到了分裂的边缘!这消息,让凌振再也无法安心待在北方。
居庸关帅府内,灯火通明。凌振刚与林冲商议完夜防部署,一身征尘未洗,亲兵便呈上了那封用特殊药水书写、需火烤方能显影的密信。当凌振将信纸在烛火上轻轻掠过,看清那一行行触目惊心的字迹时,他握信的手猛地一颤,烛火都随之摇曳起来。连日征战、殚精竭虑都未曾让他动容的脸上,此刻却瞬间失去了血色,瞳孔因极度的震惊和痛心而骤然收缩。
“凌帅?”林冲察觉到他的异样,关切地问道。
凌振没有回答,只是将信纸死死攥在掌心,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仿佛要将那令人窒息的消息强行压下。再睁开眼时,眼中已是一片骇人的血红,但那血红深处,是一种被至亲背叛、家园将毁的锥心之痛。
“林兄弟……”凌振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他将信纸递给林冲,“你……你自己看吧。”
林冲疑惑地接过,就着烛光细看,越看脸色越是铁青,看到最后,虎目圆睁,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倾倒,茶水横流:“直娘贼!他们……他们怎敢如此!盟主尸骨未寒啊!” 他气得浑身发抖,额角青筋暴起,“李逵这黑厮!还有吴学究、蒋敬先生……他们……他们这是要毁了梁山吗?!”
信中所言,远比之前朱武隐晦的暗示要残酷得多:就在数日前,忠义堂上,吴用、蒋敬以“大局为重、共渡时艰”为由,提出设立“五老议事堂”(吴、蒋、朱武及另外两位文官元老)共同裁决军政,实则架空武将权力。此言一出,早已按捺不住的李逵当场爆发,指责吴用等人“想当土皇帝”,刘唐、三阮等众多老营将领群起附和,言辞激烈。吴用试图以军纪压制,反而激化矛盾,李逵怒极,竟拔出板斧劈裂了议事桌,若非花荣、朱武等人死死拉住,险些酿成火并!最终虽不欢而散,但文武对立、新旧猜忌的裂痕,已赤裸裸地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梁山本寨,人心惶惶,已至分崩离析的前夜!
“完了……这下全完了……”林冲颓然坐下,双手抱头,声音充满了绝望,“外有强敌,内有纷争,盟主不在了,兄弟们却……这梁山,还能叫梁山吗?”
帅府内死一般寂静,只有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两张因愤怒、痛苦和无力而扭曲的脸庞。北疆的烽火,朝廷的逼迫,此刻都比不上这来自后方、来自兄弟阋墙的致命一击让人心寒。
良久,凌振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户,任由冰冷的夜风吹拂着他滚烫的脸颊。他望着关外也速该军营连绵的灯火,望着南方漆黑的夜空,心中如同被撕裂一般。一边是北疆数万将士的性命和浴血收复的国土,一边是即将分崩离析的梁山根基和生死与共的兄弟情义。这个抉择,比面对千军万马更加艰难。
“凌帅,我们……要不要回去?”林冲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希冀,“只要您回去,以您的威望,定能镇住场面!李逵他们最服您,吴学究他们也……”
“回去?”凌振猛地转身,目光如电,打断林冲的话,“我们回去了,这居庸关怎么办?也速答的三万铁骑怎么办?古北口、云州怎么办?北疆这刚刚光复的大好河山,难道要拱手让给胡虏吗?”
他的声音如同寒冰,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林兄弟!你告诉我,盟主将北疆托付给我们,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我们在兄弟内讧时,弃守国门,回去争权夺利吗?!”
林冲被问得哑口无言,羞愧地低下了头。
凌振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梁山本寨的位置,又划到幽云之地,声音沉痛而决绝:“梁山,是我们的根!但幽云,是千万汉家百姓的希望,是盟主和无数兄弟用命换来的基业!根若烂了,尚可寻新土;基业若丢了,有何面目见天下人?有何面目见九泉之下的盟主?!”
他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不能回去!至少,现在不能!北疆,一刻也不能乱!也速答狼子野心,朝廷虎视眈眈,我们若自乱阵脚,便是亲者痛,仇者快!”
“可是……凌帅,”林冲急道,“本寨那边若真打起来,岂不是……”
“所以,我们必须稳住北疆,同时,设法稳住南方!”凌振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朱武军师信中说,局面暂被压下,说明还有转圜余地。我们必须立刻行动!”
他快步走到案前,铺开纸笔,语速极快地下达命令:
“第一,林冲兄弟!北疆防务,由你全权负责!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必须给我守住居庸关,盯死也速答!绝不能让胡马南下一步!这是死命令!”
林冲凛然抱拳:“末将遵命!人在关在!”
“第二,”凌振看向身旁的书记官,“立刻起草两份文书!一份,以我北疆行军总管的名义,发往南方本寨,致吴用、蒋敬、朱武并全体头领!信中,首先重申北疆战事紧急,我军将士戮力同心,固守国土;其次,严厉申饬内讧之行,言明‘兄弟阋墙,外御其侮’之理,要求各方即刻停止争执,以抗敌大局为重,一切待击退外辱后再议!措辞要强硬,但留有余地。另附我私人手书给李逵、刘唐等兄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们暂息雷霆之怒!”
“第三,派绝对心腹之人,持我密信,星夜兼程,秘密南下,面见朱武军师!信中言明,北疆绝不可失,我无法分身,但全力支持他居中调停,弥合裂痕。请他务必稳住吴用、蒋敬,安抚李逵等将领,无论如何,要维持表面团结,共渡难关!”
“第四,传令武松、杨志,加固防务,稳定军心,对南方消息严格封锁!北疆各军,进入最高战备,若有敢散布谣言、动摇军心者,立斩!”
一条条指令,清晰、果断,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凌振在巨大的悲痛和愤怒中,强行压下了个人情感,做出了最符合梁山联邦整体利益的、也是最艰难的决定——以放弃可能的权力争夺为代价,优先确保北疆防线不失,并试图远程稳定南方局势。
“凌帅……”林冲看着凌振布满血丝却异常坚定的眼睛,心中涌起巨大的敬佩和酸楚。他知道,这个决定意味着凌振将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可能的误解。
凌振拍了拍林冲的肩膀,声音低沉却充满力量:“林兄弟,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盟主不在了,但我们还在!梁山的精神不能倒!这北疆的天,你我先替他扛起来!南边的兄弟……相信朱武,相信花荣,他们……应该能明白。”
信使连夜出发,带着凌振沉甸甸的信件和北疆将士的期望,奔向危机四伏的南方。凌振则与林冲一起,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城防之中。他仿佛一尊不知疲倦的铁人,巡视防线,激励士卒,处理军务,用近乎自虐的忙碌,来压抑内心的煎熬和对南方兄弟的深深担忧。
居庸关的将士们发现,凌帅的眼神比以往更加锐利,步伐更加坚定,但偶尔在无人处,他们会看到凌帅独自站在城头,面向南方,久久伫立,背影在落日余晖中,显得格外孤寂和沉重。
数日后,南方终于传来了朱武的加密回信。信很短,只有寥寥数语:“凌帅手书已至,堂上风波暂息,然芥蒂已深,冰冻三尺。弟必竭尽全力,维系局面。北疆万金之躯,系于兄一身,万万珍重!”
凌振看完,长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但心中的巨石却并未落下。他知道,这仅仅是暂时的平静,梁山的内部危机,远未解除。未来的路,依旧布满荆棘。
喜欢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