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洞内的灯火,因为风力供电的成功而显得比往日更加稳定明亮,
但那萦绕在每个人脑海中的“极夜”倒计时,
却像不断收紧的绳索,
让这份刚刚获得的安定感蒙上了一层紧迫的阴影。
光明虽在,黑暗将至。
最后的几天,全家人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应对漫长黑夜和极端低温的最终准备上。
检查,再检查,成了所有人的口头禅。
许父和许阳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电力系统的万无一失。
他们沿着新铺设的线路,一寸一寸地再次检查每一个接口,用防水胶泥和绝缘胶带反复加固,确保在可能更加恶劣的极夜天气下不会短路或失效。
稳压控制箱被擦拭得一尘不染,许父几乎像对待精密仪器一样,每天数次查看上面跳动的指示灯和电压表读数。
“风力不稳定是最大的变数,”
许父对着儿子和张济民解释道,
“一旦电压波动超过阈值,保险会跳,必须第一时间处理,否则设备可能受损。”
他们额外准备了好几套备用保险丝,就放在控制箱旁边最显眼的位置。
就是为了将能想到的,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最完善的准备。
接着,是那个大胆的计划——安装空调。
这台立式空调是当时大伙儿囤货的时候买的,
当时觉得或许有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运回山洞,一直闲置着。
如今,它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在极夜中,为家人守住一方温暖的天地。
因为现在的天气比较极端,还不知道极夜到来后,天气是会持续一段时间的寒冷,还是慢慢升温。
所以大家做了两手准备。
不论温度将来时升高还是降低,山洞里不论是降温除湿,还是保持温度恒定,在电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空调无疑是最有用处的东西。
安装过程是个大工程。
空调内机被放置在居住区域的核心位置,既要保证送风均匀,又不能过于碍事。
外机的放置则更费思量。
“不能放洞外,极端低温和大风雪一来,很快会冻住报废。”
许父果断否决了第一个方案。
“放在主通道?噪音大,而且影响通行。”
最终,他们选择了山洞的一个分叉口。
这里相对独立,空气能形成一定对流,又不会直接影响居住区和养殖区。
许父仔细测量了距离,确保铜管长度足够。
他们在岩壁上固定,小心翼翼地将连接管包裹上厚厚的保温材料,再用扎带固定。
接通电源的那一刻,随着压缩机启动的嗡鸣声在山洞里响起,显得有些突兀,但很快,内机出口吹出了轻柔的暖风。
“成了!”
许阳抹了把额头的汗,脸上露出笑容。
张月用手感受着那久违的、由机器制造的暖意,长长舒了口气。
这意味着,即使外界温度降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他们至少有一个核心区域可以维持生存所需的温度,这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几人又尝试了制冷,确认空调没有其他问题,电路也正常,这才放心下来。
另一边,张母和许母也没闲着。
她们负责检查所有非电力照明设备:
手电电池库存是否充足;油量是否充足;手电筒的开关是否灵敏,电池是否逐节测试过;甚至找出了一些老式的蜡烛,作为最后备的光源。
储存燃油的桶被再次检查密封性,放置在最阴凉安全的角落。
张济民则带着张月,重点检查了蔬菜种植区和家禽区的照明。
那些依靠之前太阳能充电板积蓄电量的小型LEd植物生长灯,是极夜里蔬菜能否继续生长的关键。
他们仔细擦拭灯罩,调整照射角度,确保每一棵幼苗都能接收到最大限度的光照。
家禽区的保温灯也做了检查和加固,许母特意多加了一些干草垫料,保证兔子和大鹅们能依偎取暖。
如今山洞里再也没有冰虫出现,一切都回归了安全。
振振的任务是看管好索菲亚和两只愈发健壮的狼崽,避免它们在大人忙碌时捣乱,或是被各种工具电线绊倒。
振振身边跟着小狼崽,安安静静地坐在炕上看着大人们忙碌。
炕上很温暖,
几头狼跟着振振躺的那叫一个舒服。
就在山洞里为物理世界的生存而忙碌时,外界的虚拟网络空间,正经历着另一场风暴。
最初,只是一些零星的天文爱好者和气候观察者在专业论坛上发布了一些猜测性的帖子,
指出近期日照时间的异常缩短速度“似乎不太对劲”。
这些帖子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直到倒计时第五天左右,几个拥有一定影响力的官方科研机构和大媒体平台,
几乎同时发布了紧急通告。
用的词不再是“异常”,
而是“极端天气事件预警”。
一时间,网络上就炸开了锅,
各种各样的讯息都推送了出来………
大差不差,基本上都是那些。
喜欢天灾降临:全家囤货万斤苟在山洞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天灾降临:全家囤货万斤苟在山洞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