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彻底退去,
山洞终于露出了原本的模样。
地面覆盖了厚厚一层泥土,
空气中的味道有浓浓的土腥味。
许阳用锹将沉淀的细细的泥土收集起来准备倒掉。
“等等,先别倒。”
张月突然拦住了许阳,
“这泥土这么细,正好将来有用。”
“滋——滋——滋——”
许阳再次打开了收音机,
然而调试了半天,没有紧急广播,没有救援信息,甚至连往常偶尔能收到的遥远电台信号也消失了。
收音机里除了上面的滋滋声没有任何信号传出。
沙袋和泥土被用铁锹收集起来放进山洞深处的墙边,
“草木灰还有吗?”
张月问道。
“有,还有很多呢,都在墙边。”
“太好了!!!”
张月道:“我准备在墙根这里弄个炉子,到时候把这些泥土烘干了,和草木灰混合到一起,将来留着种地。”
这种变废为宝的想法也就张月想的出来。
“不过月月,咱们经过这次的灾难,说明通风问题还是没有完美解决。”
张月点了点头:“包括烟道,之前也只是一股脑的引到坟地里,太单一了。”
“有句话说得好,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咱们应该多准备几个备选方案。”
“对,刚刚张月的提议很好,我建议咱们多搭几个炉灶,通风口多选几个地方,这样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案。”
大家都互相讨论着自己的总结,
接下来,
就是漫长的“山洞重建”工作。
“妈…………好像不对劲………”
许振振喊道:
“妈,现在已经十一点多了,外头不仅黑,而且,你看。”
张月看了一眼天上的“血月”。
“妈,会不会是这次暴雨太大了,金乌被雨水侵蚀,暂时不能工作了。”
张月摸了摸许阳的头:
“你说的有道理,先把山洞里被水泡了的柴火抱出来吧,今天外头风大,风吹一吹,柴火干的快。”
张月不是伤春悲秋的性格,
失去信号的收音机,
消失的“金乌”,
以及多日未出现的救援行动,
大家虽然都没有明说,
但心里都有了大概的想法:
即使国家不想放弃所有人,但接二连三的天灾带来的人员损失,财政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社会秩序………
有可能真的………
若说之前的各种天灾和病毒是末世的前奏,
随着这次全球范围的特大水灾,
这场末世+天灾对于张月许阳一家来说,生存难度无疑再次升高了。
外头依然是暗无止境的黑夜………
洞内的清扫工作还在继续着,
有霉味且被水泡过的索菲亚一家的“木板被拆卸下来,
并拿到洞外进行风干,
连同之前大家费劲给它做的垫子也被泡 透,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息。
张母和去检查冰箱和冰柜里的食物。
好在这次“停电”的时间较短,
冷冻的食物并没有化冻,而冷藏区的食物也没有变质。
许母则是去检查家禽区,
家禽区除了鹅不下蛋,兔子也不下崽之外,其他都还算正常。
而目前它们集体“不产蛋”,
是几天前的自然现象带来的“生理性”结果。
俗称(吓到了)。
许父用电笔和其他设备确定电线并无问题后,
终于再次插上了发电机。
电机轰鸣声响起,冰箱和冰柜继续正常工作。
张父的药材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他找出一些预防感冒的中药熬了一大锅和“感冒灵”差不多功效的汤药分发给大家。
“趁热喝,这两天又是风吹又是雨淋的,容易感冒。”
补充了水分和热量,短暂的休息后,大家的注意力便集中到下一项紧要任务:
增设炉灶。
正如大家所说,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烟道虽然虽然好用且隐蔽,但一旦出现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是很让人担心的。
所以大家仔细研究,选择了两处背风、相对干燥且靠近内壁的角落作为新灶址。
这里离原有的烟道有一定距离,便于开辟新的通风路径,且不影响主要活动区域。
许阳还用石块在地上大致划出了新灶的轮廓和预计的通风口走向。
之前储备的红砖和耐火砖还有剩余,水泥也够用。
为了节省用料,许父决定垒泥灶。
用黏土混合一些沙子和切短的干草来砌灶膛内部。
许阳用笔记录着所需的工具和用料。
索菲亚一家之前用来铺窝的有些潮湿的稻草就正好“废物利用”,发挥了它最后的价值。
“新通风口不能直上直下,要有个向上的倾斜角度,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排烟更顺畅。”
许阳一边画草图一边和许父张父商量着。
“咱们还得准备管子做烟道,得弄个弯头,最好再弄个防雨罩,”
张父点点头:
“光加个盖儿不够,风大雨斜,得让它拐个弯。”
“对!”
许阳在草图上添了几笔,
“咱们这样:出口这里,用那块弯头的铁皮管,让口朝旁边,上面再用铁皮遮一下,像小亭子一样,这样雨水从上头、从旁边来,都进不去。”
“那就这么定了。”
基本方案定了,
第一遍的清扫也差不多结束,
也就到了晚饭时间。
喜欢天灾降临:全家囤货万斤苟在山洞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天灾降临:全家囤货万斤苟在山洞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