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三刻,晨光熹微,整个皇城却早已灯火通明。慈宁宫前的汉白玉广场上,宫人们手持长杆宫灯,如流萤般穿梭往来。
銮仪卫的将士们身着金甲,持戟肃立,从宫门一直排到殿前。太后的全副銮驾陈列在丹陛之下,九龙曲柄黄金伞在晨曦中泛着威严的光芒。
辰时正,九声礼炮震天响起,沉重的宫门缓缓开启。
以靖亲王为首的皇室宗亲率先步入,其后是身着绛紫朝服的文武百官,最后是珠翠环绕的内外命妇。众人按品级排列,鸦雀无声,只闻衣料窸窣之声。
跪——
司礼监太监尖细的唱礼声划破长空,近千人齐刷刷跪倒在地,翟衣上的金线在朝阳下流光溢彩。
起——
再跪——
再起——
三跪九叩的大礼庄严肃穆,山呼海啸般的祝寿声在宫墙间回荡。
太后端坐凤座,今日她头戴九龙四凤冠,垂下的十二串珍珠轻轻摇曳,遮不住她慈和而威严的目光。
礼成后,太后移驾偏殿接受内命妇朝贺。命妇们依次上前行礼,珠翠碰撞发出清脆声响。
终于,安国公老夫人笑着开口:老身听闻太后宫中住着位世外高人,今日这般盛事,怎不见真人踪影?
太后从容抚过腕间的翡翠念珠,唇角含笑:真人素喜清静,前日已迁居澄心堂。待晚宴时分,自会与诸位相见。
说着目光转向下首的周清澜四人,你们准备得如何?哀家寿辰过后,便要开始给真人之妹授课了。
周清澜立即领着三人起身,恭声回话:回太后,澄心堂授课一应事务均已安排妥当。臣妇等连夜核对了课业进度,定当尽心竭力,不负皇上和太后所托。
座下众人神色各异。
德妃垂眸盯着手中的越窑青瓷茶盏,想起月前皇上的训诫,终是咽下了到嘴边的话。
淑妃则借着整理鬓发的动作,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在场每一位年轻女子,从眉眼的轮廓到走路的姿态,却始终寻不到那个令她寝食难安的身影。
而主持寿典的宸妃始终安静侍立在太后身侧,连衣角的褶皱都纹丝不动。
太后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忽然觉得这般虚与委蛇的场面实在腻味。她轻抚额角,笑道:终日拘着礼数也闷得慌。来人,把麻将桌摆上。
在众人困惑的目光中,太后兴致勃勃地解释:这是真人给哀家寻来打发时间的小玩意,最是解闷。待宫人抬上紫檀木麻将桌,太后亲自示范,清脆的碰牌声顿时让凝重的气氛活跃起来。
——
华灯初上,太和殿内明珠高悬,一百零八盏琉璃宫灯将大殿照得如同白昼。
御膳房准备的珍馐美馔陈列在鎏金长案上,从南海的鲍鱼到北疆的驼峰,应有尽有。乐坊司的丝竹声悠扬婉转,舞姬们踩着拍子翩跹起舞。
除了太后左下首那个空着的尊位,其余座席早已坐满。酒过三巡,献礼环节正式开始。
大皇子萧景宸率先出列,轻轻击掌。八名内侍抬着一座丈余高的紫檀木雕屏风缓缓而入。
屏风上以各色宝石镶嵌成《瑶池赴会图》,西王母衣带当风,众仙女姿态曼妙。最难得的是,在宫灯映照下,每位仙女的衣裙都会变换色彩。孙儿愿皇祖母如西王母,福寿永享。
太后倾身细看,眼中闪过惊喜:这屏风上的宝石竟能随光流转,哀家还是头一回见到这般巧思。宸儿有心了。
二皇子萧景琰献上的红珊瑚足有半人高,枝桠舒展如烈火燃烧。更奇的是,珊瑚枝间缀着无数夜明珠,在殿内渐暗时自发莹莹生光。
此珊瑚取自南海千丈深处,经护国寺高僧开光,愿佑皇祖母平安顺遂。
太后抚掌赞叹:这般品相的红珊瑚实属罕见,更难得的是琰儿还知道请高僧开光,这份心意哀家记下了。
三皇子萧景睿别出心裁,献上的是一套完整的《永乐大典》手抄本。整整一百个沉香木书匣依次排开,墨香扑鼻。
孙儿听闻皇祖母素爱读书,特命三十名翰林学士历时三载抄录而成,其间用去徽州墨锭五百斤,宣纸三千刀。
太后闻言,亲自起身翻阅书页:睿儿深知哀家心意。这些书册墨香犹存,可见是刚抄录完毕就送来了。这份寿礼,哀家最喜欢不过。
四皇子萧景瑜年仅十四,献上的是一套亲手烧制的天青釉瓷器。茶具釉色清润如雨过天晴,杯底还暗刻万寿无疆四字。
孙儿在景德镇学艺三月,失败百余次方得此套茶具。望皇祖母用此饮茶时,能念着孙儿的一片孝心。
太后接过茶具,爱不释手地摩挲着釉面:瑜儿年纪虽小,却肯为哀家亲自学艺三月,这份孝心实在难得。来人,就用这套茶具为哀家沏茶。
五皇子萧景珏的寿礼最是热闹,他命人抬来九个鎏金大瓮。每个瓮中都栽着九穗并蒂的金色嘉禾,稻穗饱满低垂,散发着淡淡清香。
九瓮九穗,取九九重阳之意。这些嘉禾都是孙儿亲自在皇庄培育,愿皇祖母岁岁安康。
太后俯身轻抚嘉禾,笑容满面:珏儿深知民生疾苦,亲自耕种嘉禾为哀家祝寿,这份心意比什么珍宝都贵重。
六皇子萧景瑾才十岁,捧上的是一本亲手抄写的《金刚经》。字迹虽稚嫩,却一笔一画极其认真,墨迹深浅不一,可见费了不少功夫。
太后接过经书时,特意摸了摸他的头:瑾儿年纪最小,却能为哀家抄写经书,这一笔一画都是孝心。小皇子见祖母喜欢,顿时笑开了花。
四位公主的寿礼更是各具巧思:
嫡长公主萧璇玑献上的是一架九霄环佩琴。琴身以千年梧桐木所制,琴弦乃西域天蚕丝,轻轻一拨,清越之音绕梁不绝。此琴是孙女寻访蜀中制琴世家当代传人,历时五载方得。愿为皇祖母抚琴祝寿,祈愿皇祖母凤体康健。
太后轻抚琴弦,琴音袅袅:璇玑深知哀家喜爱音律,这架琴音色清越,堪称绝品。难为你寻了五年,这份心意哀家领了。
二公主萧景琳献上的是亲手绘制的《万里江山图》。画卷缓缓展开,竟长十丈有余,将大周锦绣河山尽收笔端。山川走势磅礴,城池星罗棋布,连江河中的舟楫都清晰可见。孙女随父皇南巡时便留心景物,归京后三年闭门作画,方成此卷。
太后伫立画前良久,赞叹不已:琳儿这笔墨功夫,已得画圣真传。这万里江山在琳儿笔下,比哀家亲眼所见还要壮丽几分。
三公主萧景瑶的贺礼别具匠心——一架二十四扇的缂丝屏风,以金线缂出整整一万个形貌各异的字,在烛光下每个字都泛着温润金光。
孙女请了一百个福寿双全的书法大家,写下了一百个形态各异的福字,日夜赶工一年有余,用坏绣针无数,愿皇祖母笑纳。
太后执起绣品细细端详,连连称赞:瑶儿这手刺绣功夫,怕是江南最好的绣娘也要自愧弗如。这金线细如发丝,难为你怎么绣的。
四公主萧景珍年纪最小,却献上一套完整的《女则注解》。十卷书稿字迹娟秀工整,页页都有朱笔批注。
这是孙女研读史书时的心得,愿与天下女子共勉,不负皇祖母平时教诲。
太后翻阅书卷,欣慰点头:珍儿年纪虽小,却已能着书立说,这番见解独到,可见平日用心。这份寿礼,哀家要好好珍藏。
就在各家千金开始献艺贺寿,丝竹声起,舞袖翩跹之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
但见凌灵牵着凌玥款款而来,白露和丹枫紧随其后,她们端着一个从未有人见过的物事——那是一个三层高的糕点,通体雪白如凝脂,上面点缀着各色鲜果,最上层还插着数支细小的红烛。更奇特的是,糕点四周用奶油绘制着百鸟朝凤的图案,栩栩如生。
抱歉来迟了。凌灵含笑走到太后面前,然后白露丹枫将那个叫做生日蛋糕的物事轻轻放在御案上,这是我和玥儿亲手所做。”
凌玥也上前行礼,“愿太后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凌灵取出一个打火机,依次点亮顶层的红烛。温暖的火光跳跃着,映照得太后慈祥的面容格外柔和:请太后许个心愿,然后一口气吹灭这些蜡烛,愿望就能实现。
太后在凌灵的指引下,饶有兴致地闭目许愿,而后轻轻吹熄烛火。凌灵亲自执刀分切,将第一块盛在玉碟中递给太后。
蛋糕入口绵软,甜而不腻,带着奶香与果香交织的独特风味。太后细细品尝后,眼中闪过惊喜之色:哀家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寿礼。这糕点松软香甜,上面的花纹更是精致,真是有心了。
凌灵微微一笑:娘娘喜欢就好。这蛋糕制作费时,光是打发奶油就用了半个时辰,所以来迟了些,还望娘娘恕罪。
太后呵呵一笑:“无妨!心意最重要!”说着继续品尝着蛋糕,眼中满是新奇与赞赏。
待她用过几口后,侍立一旁的宫人会意地上前,恭敬地从凌灵手中接过刀具,开始有条不紊地将蛋糕分切装盘,先奉给皇帝,再依次分送给各宫妃嫔与皇室宗亲。
凌灵则从容地牵着凌玥,在宫人的引导下走向专为她们准备的席位。
直到她落座,殿内原本凝滞的气氛才重新流动起来,四下响起压抑不住的窃窃私语。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位宗室老者捻着胡须,满脸困惑,麟德殿那日,老夫分明记得这位凌真人作男子打扮,声音低沉,举止洒脱,怎么今日……
旁边一位夫人低声接话:可不是吗!那日我夫君也在场,真人还与我夫君饮过酒,分明是个俊朗儿郎,怎么转眼就变成了女儿身?
淑妃自凌灵现身起,手中的丝帕就被攥得死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她死死盯着那张令她寝食难安的容颜,终于将御书房的女子与眼前之人重合在一起。原来如此!
怪不得她动用所有眼线都查不到那女子的来历,原来她根本不是什么新得宠的宫妃,而是深受太后庇护的凌真人!
然而这个认知让她更加愤懑——既然是个女子,为何要以男装示人?害得她白白担忧了这些时日!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向自己的一双儿女。
萧景瑶显然也处于震惊之中,一双美眸瞪得圆圆的,脸上写满了茫然。
她记得那日在酒楼有过一面之缘的凌公子,虽然气质不凡,但她内心始终对这等来历不明的山野之人存着几分轻视。如今得知对方竟是女子,她莫名松了口气——至少皇兄不会再动让她下嫁的念头了。
而萧景琰的脸色更是变幻不定。他紧紧盯着凌灵清丽的侧颜,脑海中闪过无数念头。
最初的震惊过后,一股隐秘的喜悦渐渐涌上心头——是女子更好!
若她是个男子,即便招揽到麾下也难免功高震主;而她是个女子……他堂堂皇子,以侧妃之位相许,还怕她不乖乖投入他的阵营,哪个女子不是以夫为天的?届时她那一身神通,不就成了他最大的助力?想到此处,他眼底闪过一丝志在必得的光芒。
殿内众人的目光在凌灵身上流转,惊讶、好奇、算计、嫉妒……种种情绪在暗流中涌动。
就在这议论声渐起之时,一直静观其变的皇帝缓缓放下手中的玉箸,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响彻大殿:
肃静。
仅仅两个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瞬间让所有私语戛然而止。众人慌忙垂首正坐,再不敢交头接耳,只是那闪烁的眼神,依然暴露着各自未平的心绪。
喜欢厄难飞升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厄难飞升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