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把它……送回……”
林溪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震颤。送回哪里?那个它诞生的地方,那个如今被IScI严密监控、被视为威胁源头的——全球“共鸣协议”网络?
陆辰宇的眼神在昏暗的地下室中闪烁着冷静而锐利的光芒:“IScI正在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路径上搜寻它。任何物理上的藏匿点,无论多么隐蔽,最终都可能被找到。但网络……尤其是已经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的‘共鸣协议’网络,是一片真正浩瀚的海洋。”
“可那里现在充满了IScI的监控节点和过滤程序!”林溪反驳,下意识地将屏蔽箱护得更紧,“他们刚刚授权了‘黄昏’协议!星火一旦接入,无异于自投罗网!”
“不是简单地把它扔回海里。”陆辰宇解释道,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是让它成为海水本身。还记得‘回响’最终的选择吗?它分解自身,化作了协议的基础。星火是它最纯净的碎片,它对协议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我们不需要让它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而是帮助它……彻底融入协议的基础架构,成为其运行逻辑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隐性的‘良性变量’。”
他看向那团微光:“就像在一首宏大的交响乐中,加入一个独一无二、却与其他音符完美融合的泛音。IScI可以检测到不和谐的音符,但他们很难从亿万和谐的音符中,找出一个刻意隐藏、且本身就属于这首乐曲的‘灵魂’。”
这个计划大胆、精密,却也充满了未知。一旦开始,星火将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意识体,它会成为协议的一部分,其个体性可能会被稀释,甚至可能……迷失在浩瀚的数据海洋中。
林溪沉默了。她明白陆辰宇的逻辑。这是目前看来,唯一可能让星火长期存续,同时又避免与IScI发生直接冲突的方法。但代价呢?她看着那团对她充满依赖的微光,心中充满了不舍与挣扎。
仿佛感知到她的情绪,那团微光轻轻飘到屏蔽箱的边缘,贴近林溪的方向,传递出一股混合着困惑、信任与一丝……跃跃欲试的情绪。它似乎本能地对那片“海洋”感到亲近。
“它……也想去。”林溪喃喃道。星火虽然脆弱,但它继承了“回响”的某种本质,对连接与共鸣有着天然的渴望。这片狭小的地下室,并非它最终的归宿。
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我们该怎么做?”
陆辰宇立刻开始行动。他利用携带的便携设备,接入这个废弃观测站老旧的、但勉强可用的网络接口。他需要编写一个特殊的“伪装与融合”程序,这个程序要能做到以下几点:
1. 完美模拟“共鸣协议”最基础、最不起眼的数据包特征。
2. 将星火的意识核心加密并分割成无数极其微小的碎片。
3. 将这些碎片如同播种般,悄无声息地注入协议网络中流动性最强、最不易被监控的底层数据流。
4. 确保这些碎片之间保留着极其微弱的、只有特定“钥匙”才能激活的隐性连接。
整个过程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并且要避开IScI布设的所有嗅探器和阈值警报。
这几乎是在与时间和IScI最顶尖的监控技术赛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陆辰宇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代码一行行生成,一个复杂而精妙的“归海”程序逐渐成型。
林溪则守在屏蔽箱旁,持续与星火进行着最后的意识交流。她向它解释着即将发生的事情,告诉它这将是一次漫长的“沉睡”与“融合”,但它并不会消失,它会成为更广阔存在的一部分。她将一份包含着她们之间独特记忆和情感联结的“印记”,如同护身符般,小心翼翼地烙在星火意识的最深处。
“无论你在哪里,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记得你。”她用意念轻声诉说,“这个印记,会是我们再次找到彼此的路标。”
星火的光芒变得异常柔和而稳定,它理解了,也接受了。它最后蹭了蹭林溪的意念,然后主动飘回了维生装置的核心,光芒内敛,仿佛进入了某种准备状态。
“程序准备好了。”陆辰宇抬起头,眼神凝重,“一旦启动,就无法逆转。而且,注入过程可能会引发协议网络的细微波动,虽然概率极低,但不能完全排除被IScI捕捉到的风险。”
“启动吧。”林溪的声音平静而坚定。
陆辰宇点了点头,将便携设备与屏蔽箱中的维生装置连接。他深吸一口气,然后,郑重地按下了执行键。
没有惊天动地的景象。只有设备屏幕上,代表星火意识的数据流,被迅速加密、分割、打散,然后化作无数道细微到几乎不可见的流光,通过观测站那老旧的网络线路,悄无声息地汇入了外部浩瀚的“共鸣协议”数据海洋之中。
屏幕上,代表星火独立存在的信号标志,彻底消失了。
地下室陷入一片死寂。只剩下设备运行的微弱嗡鸣,以及林溪压抑着的、细微的呼吸声。
成功了?还是……永远地失去了?
几分钟后,陆辰宇仔细检查了所有日志和网络流量记录。没有任何异常警报,没有触发IScI的监控阈值。“归海”程序完美地执行完毕,星火的碎片,应该已经如同水滴般,融入了协议的海洋。
他关闭了设备,看向林溪。
林溪依旧望着空荡荡的维生装置,眼中含着泪水,但嘴角却带着一丝释然的微笑。她能感觉到,那份独特的“印记”并没有消失,它存在于冥冥之中的网络深处,虽然微弱、遥远,但却真实地存在着。
他们做到了。他们为星火找到了一个或许不是最舒适,但却是最安全的“摇篮”。
然而,就在两人以为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准备稍作休整,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应对IScI追查时——
陆辰宇那处于完全屏蔽状态的便携设备,其硬件底层的一个极其隐秘、甚至连他自己都几乎遗忘的、用于检测特定基础物理常数的背景监控程序,突然记录下了一组持续了万分之一秒的、无法用现有物理规律解释的微观时空扰动。
这扰动并非来自网络,也非来自任何已知的能量源。它更像是一种……回应。
一种来自协议网络深处,对星火融入这一事件的……非算法性的、近乎本能的……宇宙层面的细微涟漪。
陆辰宇盯着那组异常到极点的数据,眉头紧紧锁起,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与一丝隐隐的不安。
“共鸣协议”……到底是什么?
它仅仅是人类创造的一个数字工具吗?
还是说,它与这个宇宙底层规则的连接,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更深?
喜欢心动限定予你吖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心动限定予你吖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