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防空洞的最底层,寂静如墓。一处废弃的储物间被周凡改造成了临时实验室,厚重的铁门上布满了锈迹,却被他用粗大的钢筋从内部闩死,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唯一的照明来自一盏老旧的汽油灯,灯焰不安地跳动着,将四壁凹凸不平的水泥墙面映照成一片晃动的、温暖的橙黄色,却驱不散角落里浓得化不开的阴影。光影摇曳,仿佛有无数沉默的幽灵在墙壁上舞蹈。
周凡蹲在房间中央清理出的空地上,面前的水泥地上,用粉笔工整地划分出几个区域,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他此次实验的核心样本——一排大小不一、棱角粗糙的“绿纹石”。这些是他耗费数日,从那条废弃隧道的岩壁深处小心翼翼凿取的低纯度能量矿石。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通体散发着黯淡而均匀的幽绿色光芒,如同沉睡在地底亿万年的眼睛,默默注视着这位不速之客。
他身旁,一台从废墟中淘换来的、屏幕带着细微裂痕的便携记录仪正散发着微弱的白光。周凡伸出食指,在虚拟键盘上缓慢而坚定地输入本次实验的课题:
【矿物吞噬可行性分析】
1 能量转化效率评估
2 精神负担程度测量
3 潜在长期副作用观察
4 作为日常能量补给源的适配性研究
指尖敲下“确认”键的瞬间,他闭上双眼,深吸了一口防空洞内冰冷、潮湿且带着浓重霉味的空气。他需要绝对的冷静。意识沉入体内,引导着那股幽蓝色的能量——鲲种的力量,在血管与神经网络中有序地、匀速地流转、平复。这仿佛是在为一台精密而危险的仪器进行启动前的最后“调零”,确保每一个读数都准确无误。
他伸出手,拿起其中最小的一块,约拇指大小的绿纹石。矿石入手冰凉,表面粗糙,那黯淡的绿光似乎在掌心皮肤的接触下,微微活跃了一丝。
屏息凝神。
意念微动。
皮肤之下,那些蛰伏的幽蓝色纹路如同被唤醒的夜光河流,骤然亮起。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淡蓝色能量触须,如同拥有生命的丝线,自他掌心劳宫穴缓缓探出,纤细、柔和,如同植物的根须,轻柔地缠绕上掌中的矿石。
吞噬,开始。
反馈几乎是瞬间传入脑海:
能量流速:缓慢,但极其稳定。没有活体兽元那种狂暴的冲击感,更像是一股冰凉、纯粹的涓涓细流,顺着经络平稳地汇入他体内的“能量库”。虽然微弱,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持续性。
精神层面:一片宁静。没有预料中的、属于生命体的记忆碎片冲击,没有濒死前的恐惧与怨毒,更没有随之而来的杀戮冲动与暴戾情绪。仅有的一丝异样,是一段极其微弱、单调且重复的“矿石记忆”——那是深埋地底亿万年的感受:无边的黑暗、永恒的压力、岩层间缓慢渗透的潮湿,以及绝对的、死寂般的安静。这种“记忆”非但不会扰乱心神,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人心的恒定感。
大约三十秒后,掌心中那块绿纹石的光芒彻底熄灭,颜色变得灰白,结构也变得酥松,最终在他轻微的力道下,“噗”一声化作一小撮毫无生气的粉末。
他的目光转向一旁自制的、结合了旧世界辐射计量仪与能量感应模块的“计量铃”。屏幕上的数字跳动了一下:【能量储备 +0.8 标准单位】。同时,他主观评估的【精神疲惫度】 仅提升了约 1%。
他缓缓呼出一口带着寒意和白雾的气,拿起旁边用废弃线装书和炭笔制成的记录本,在相应栏目下,用力打下了第一个坚实的勾号,并在旁边用小字注释:
“确认:精神负担远低于活体吞噬,近乎可忽略。安全性:优。”
第一次尝试的成功,给了他更多信心。
第二次,他同时取过两块体积稍大的矿石,左右手各握一块。
吞噬过程延长至约九十秒。能量流明显增强,但依旧平稳。最终读数:【+1.6 单位】,【精神疲惫度 +2%】。增长几乎是完美的线性关系,没有出现任何指数级的跃升或失控的迹象。
第三次,他决定进行一次压力测试。将十块绿纹石在身前摆成一个小圈,双手同时覆盖上去。
能量如同十道细微的溪流汇入江河,涌入体内的感觉变得清晰可辨。整个过程持续了近三分钟。能量总和达到 【+7.4 单位】。精神层面依旧保持着基本的平静,只是在吞噬接近尾声时,脑海中短暂地(不足五秒)响起一阵低沉的、仿佛来自大地深处的“轰鸣”幻听,像是遥远地质运动的回响,旋即消失,未留下任何不适。
他低头在记录本上快速书写,笔尖划过粗糙的纸面,发出沙沙的声响:
“剂量递增测试:能量获取与精神疲惫度呈稳定线性正相关。未观察到突变拐点,无幻觉、无情绪扰动。稳定性:高。”
接下来的七天,他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进行:每日吞噬矿石总量不超过十块,分早晚两次进行,并详细记录每一次的数据。
七日下来,总能量摄入:【+52.3 单位】。
而他自我监测的“精神阈值”指示条,从代表“需警惕”的黄色区域下限,稳稳地回升并稳定在了代表“安全”的蓝色区域上限。
期间,之前频繁困扰他的头痛、失控性幻觉、莫名的嗜血冲动,报告次数均为:零。
他翻到记录本的另一页,那里记录着大约半月前,他不得已吞噬了一只变异鼬鼠后的数据:
能量获取:【+55 单位】(相近)
精神疲惫度:【+35%(中度)】
幻觉:【≥3次\/日】
嗜血冲动:【≥1次\/日】
冰冷的数据,昭示着天壤之别。
在结论栏,他深吸一口气,用炭笔重重地写下,几乎要刻透纸背:
“初步结论:矿物吞噬 = 安全、稳定的日常能量‘牧场’;活体吞噬 = 高风险、高负担的应急‘战斗补给’。必须严格区分使用场景。”
实验并非一帆风顺。在连续摄入的第十天,他敏锐地注意到,自己经常接触矿石的左手掌心皮肤,出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如同苔藓般的淡绿色斑点。
“辐射沉积?”他心中凛然。
他没有慌乱,而是集中意念,引导体内幽蓝的能量流包裹住左手。一股微弱的灼热感传来,他能“看”到那些蓝雾如同最精细的砂纸,在微观层面打磨、净化着皮肤组织。几分钟后,绿色斑点缓缓褪去,恢复如常。他立刻查看计量铃:净化过程消耗能量 【0.05 单位】。
他在记录本的“副作用”一栏,冷静地补充:
“发现:长期或过量摄入,会导致微量辐射元素于体内沉积。
应对:可通过调动鲲种能量进行自体净化,消耗极低。
修正:建议将每日安全摄入量上限调整为 ≤8 块标准矿石,以确保沉积辐射量始终低于警戒线(黄区下限)。
重要备注:矿石资源并非无限,需规划可持续开采方案,避免竭泽而渔。”
深夜,万籁俱寂。
周凡提起那个略显斑驳的空油桶,再次悄无声息地潜入幽深的旧隧道,回到那条被他发现的、闪烁着微弱绿光的矿脉裂缝前。
他如同一个吝啬的农夫,仔细地清点、敲下今日的“配额”——正好八块大小适中的绿纹石,轻轻放入桶中。然后,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罐防水涂料,小心翼翼地将裂缝边缘他开采过的痕迹涂抹、封好,并在一旁不起眼的岩壁上,刻下一个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标记。这是为了防止自己或因他人无意中发现后过度开采,是对这片“牧场”最朴素的保护。
回到防空洞那令人安心的寂静中,他走到储水罐旁,用破口的搪瓷杯舀起半杯经过沉淀和初步净化的水。
水面晃动,渐渐平静,映出头顶汽油灯那如豆般跳动的火苗,也映出他消瘦、疲惫却异常沉静的脸庞。眼角眉梢积累的风霜与倦意尚未完全散去,但那双深邃的眸子里,却多了一丝许久未曾有过的、源于掌控和希望的安定。
“我有了遮风挡雨的屋顶,有了撕碎敌人的牙齿,”他对着水杯中自己的倒影,轻声低语,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回荡,微弱却清晰,“现在,也有了可以安心汲取力量的……牧场。”
他将杯中水一饮而尽,冰凉的感觉顺着喉咙滑入胃中,带来一片清明。
“接下来,要让力量,与做人的底线,在这片废墟之上一同生长。”
然后,他转身,轻轻吹灭了那盏摇曳的汽油灯。
嗡——
绝对的黑暗瞬间合拢,吞噬了一切光线。
然而,在这片浓稠的墨色之中,却有一束比发丝更细的幽蓝色能量雾丝,如同拥有生命的精灵,在他右手食指指尖凭空浮现,缓缓地、安宁地旋转着。
它不再代表饥渴与掠夺,而是像在为这废墟里艰难点燃的、属于文明的第一盏灯,温柔地加上了一圈象征着秩序与希望的光晕。
矿物吞噬实验,
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
它只是一匹孤独的狼,
在无尽的黑暗与荒芜中,
凭借着自己的爪牙与智慧,
悄悄开垦出的——
第一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块,
能量牧场。
喜欢废土鲸落:我体内有只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废土鲸落:我体内有只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