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锚岛小队所在的走廊,仿佛一条被时间遗忘的金属巨兽的肠道,弥漫着浓重的尘埃和电离空气特有的焦糊味。手电筒的光柱在几乎凝滞的黑暗中徒劳地切割,照亮墙壁上蜿蜒的、仿佛血管般搏动着微弱幽光的能量导管,以及地面散落的、早已无法辨认原貌的杂物与骸骨。
“咳……这鬼地方,空气过滤器都快撑不住了。”一个名叫“扳手”的壮实拾荒者瓮声瓮气地抱怨着,用力敲了敲自己头盔侧面的过滤单元,发出沉闷的哐哐声。
“省点力气,扳手。”老金的声音透过队伍通讯频道传来,沉稳依旧,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走在队伍中段,警惕的目光扫过每一个阴影角落和天花板上垂落的线缆。“这里的辐射读数虽然比外面低,但能量污染指数高得吓人,天知道吸进这些玩意儿会有什么后果。凌子,前面情况如何?”
队伍最前方,黄凌半蹲着身,一只手轻轻按在冰冷刺骨的金属墙壁上,闭着双眼。他的呼吸轻微而绵长,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片唯有他能“看见”的能量流动之中。
在他的感知里,周围不再是破败的走廊和废墟,而是一片汹涌而混乱的能量之海。残存的地脉能量如同濒死巨兽的脉搏,在庞大的建筑结构深处无力地搏动,时强时弱。更多是各种泄漏、逸散的能量乱流,它们像有毒的荆棘丛,盘踞在通道各处,散发出令人不安的躁动与危险气息。还有一些更微弱、但结构奇特的能量签名,属于那些在废墟中徘徊的变异生物,如同黑暗中闪烁的恶意眼睛。
他正在这片能量的荆棘林中,小心翼翼地探出一条相对安全的路径。
“……能量乱流在前方三十米处的十字路口左侧最强,几乎堵死了整个通道。”黄凌没有睁眼,声音低沉而清晰,通过麦克风传递给每一位队员。“右侧通道相对平稳,但深处……有两个活跃的能量源,很弱,可能是‘潜行者’或者更小的蚀骨种,伏击形态。”
“收到。右侧通道,准备接触。”老金立刻下令,“铁颚,盾牌前顶。杨丫头,用你那玩意儿给它来个‘惊喜’。”
被称为“铁颚”的沉默队员立刻上前,将一面用复合金属和变异生物甲壳改造的巨大塔盾顿在地上,发出沉重的闷响。杨萤迅速从背包侧袋抽出一个拳头大小的金属圆盘,手指在侧面快速拨弄了几下,圆盘边缘亮起一圈蓝色的微光。这是她利用旧世界零件和晶核能量改造的声波脉冲器,对依靠能量感知或灵敏听觉的小型变异生物效果显着。
黄凌缓缓睁开眼,站起身,下意识地揉了揉眉心。这种高强度的能量感知极其耗费精神,太阳穴传来一阵阵针扎似的刺痛。他看了一眼手中紧握的那块来自父母的、表面布满未知铭文的黑色芯片,它依旧冰冷沉寂,没有任何特殊反应。自从进入研究所核心区域后,他多次尝试感知它,但它就像一块普通的金属,对周围汹涌的能量洪流毫无反应。
这让他心中的不安又加深了几分。父母留下的唯一线索,在这里失效了?还是说,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触发?
小队谨慎地进入右侧通道。果然,在绕过一堆坍塌的管道后,两只形如巨型变异蜘蛛、依靠八条尖锐附肢行走的“潜行者”猛地从天花板阴影处扑下!
“来了!”铁颚低吼一声,塔盾精准地上扬,挡住了第一只潜行者喷射出的、带有强腐蚀性的能量黏液。黏液在盾面上滋滋作响,冒出刺鼻白烟。
几乎在同一时间,杨萤掷出的声波脉冲器滚落到两只生物中间。 “闭眼!” 她低喝一声,自己也迅速偏过头,闭上了护目镜后的双眼。
嗡——! 一道人耳几乎无法捕捉,但却能让生物神经系统瞬间紊乱的高频脉冲猛地爆发开来!那两只潜行者仿佛被无形的重锤击中,发出一声尖锐的嘶鸣,八条腿剧烈地抽搐着,从空中摔落在地,暂时失去了行动能力。
“解决它们!”老金命令。
扳手和另一名队员立刻上前,用加装了晶核能源的破甲短矛精准地刺入生物相对柔软的眼柄与躯干连接处,结束了它们的痛苦。动作干净利落,显然是长久合作形成的默契。
“干得漂亮,杨丫头。”老金赞许道,“你这小玩意儿比子弹好用,至少不会引来更多东西。”
杨萤上前回收了脉冲器,检查了一下能量读数:“脉冲强度下降了17%,需要节约使用。这里的能量环境干扰很大。”
危机解除,小队继续前进。但黄凌眉间的忧虑并未散去。他再次将手按在墙壁上,试图从混乱的能量流中捕捉到更明确的方向。
“还是不行吗?”杨萤走到他身边,声音压低。她注意到黄凌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
黄凌摇摇头, frustration(挫败感)几乎溢出言表:“能量信号太杂乱了。就像在一片暴风雨的海上,想听清特定的一滴水声。我只能避开最危险的漩涡,但找不到正确的‘航道’。”他再次看向手中的芯片,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它……还是没有反应。”
杨萤沉默了一下,目光扫过周围的环境。她的视线落在一处相对完好的墙壁面板上,那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但依稀能看到几个模糊的标识符号和一条嵌入墙体的、已经断裂的数据线缆。
“也许……我们思路错了。”她忽然开口,吸引了几人的注意。
“嗯?杨工有什么发现?”老金走过来。
“我们一直在依靠黄凌感知活性的能量流动,试图找到一条‘能量平稳’的路径,假设那会是主通道或者安全通道,对吗?”杨萤语速加快,带着工程师特有的分析腔调,“但这里是能源研究所,它的核心区域,尤其是数据核心室这种地方,其安保和结构设计很可能反其道而行之。”
她指着那条断裂的数据线:“看这个,标准的旧时代军用级屏蔽数据线。还有那个符号,”她用手擦掉一块面板上的积尘,露出一个三角形的、中心有眼睛图案的标记,“这是‘蜂巢’保全系统的标志,以多重独立能源和物理隔离着称。它的核心区域,为了应对极端情况,包括能量泄漏,很可能设计有最强的能量屏障和隔绝措施。”
黄凌猛地抬头,眼中亮起一丝明悟:“你的意思是……数据核心室所在的地方,能量信号非但不是最‘平稳’或最‘强’的,反而可能是……‘寂静’的?被刻意屏蔽掉的?”
“就像风暴眼。”杨萤点头,“外部能量越狂暴,内部为了安全反而越需要稳定和隔绝。我们感知到的能量乱流,很可能只是它外部防御系统泄漏的残余,或者是为了保护它而设置的‘能量迷彩’!”
一语点醒梦中人!
黄凌立刻再次闭眼,将感知力全力扩展出去。这一次,他不再试图梳理那些狂暴的能量乱流,而是逆向寻找——寻找那片狂暴能量海洋中,不同寻常的“空洞”地带,那片异常的“寂静”之处。
这远比之前困难。感知活跃的能量如同看黑夜中的火把,而感知“无能量”的区域,如同在黑暗中寻找更深的黑。精神力的消耗呈几何级数增长,他的脸色迅速变得苍白,身体甚至开始微微摇晃。
杨萤担忧地看着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工具。老金示意队员们保持绝对安静,并警惕四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汗水已经浸湿了黄凌的内衬。
就在他几乎要支撑不住时—— 找到了!
在无数躁动、闪耀、咆哮的能量漩涡深处,一个近乎绝对的“空无”区域浮现出来。它并非完全没有能量,而是被一种极其强大、极其稳定的规则能量场严密地包裹着,将所有内外的能量交换都隔绝开来,形成了一种完美的“静默”。它的形状规整,明显是人造结构,深埋在研究所建筑群的最下方偏东的位置。
“东偏南17度……向下……大概……五层楼深度……”黄凌的声音因极度疲惫而沙哑颤抖,他猛地睁开眼,指向走廊斜下方的一个方向,那里是一面看起来毫无特色的金属墙壁,后面似乎是实心的岩体。“有一个……巨大的‘寂静点’。它被……非常强大的屏障包裹着……入口……入口不在这里……”
他喘着气,几乎站立不稳,杨萤赶紧上前一步扶住他的胳膊。
“ ‘寂静点’……”老金重复着这个词,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芒,“没错,这就说得通了!最高级别的防护!”他大步走到黄凌所指的那面墙前,用戴着手套的手仔细敲击、检查。
“墙体是后来加固的,但不是实心!”老金很快得出结论,他指着墙壁与地面衔接处一道几乎难以察觉的焊接痕迹,“这是应急封闭措施!后面肯定有通道!扳手!铁颚!给我切开它!小心点,别触发二次坍塌或者残留防御!”
两名队员立刻上前,从背包里拿出小型等离子切割炬。幽蓝色的火焰嘶嘶作响,开始小心翼翼地熔切厚重的金属隔板。
黄凌靠在杨萤身边,接过她递来的水壶,小口抿着稀释的能量液,努力恢复着过度消耗的精神力。他再次看向手中的芯片。
就在等离子切割炬的火光照亮昏暗走廊的瞬间,也许是外部强烈的能量波动刺激,也许是他自身波动剧烈的精神力终于达到了某个临界点——
他掌心那枚一直沉寂的黑色芯片,毫无征兆地,突然轻微地震颤了一下。
紧接着,一丝极细微、却无比纯正、稳定的地脉能量波动,如同沉睡已久的古龙第一次呼吸,从芯片内部悄然散发出来,与黄凌的精神力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共鸣。
这波动与他感知到的那个“寂静点”深处的某种核心频率,隐隐契合!
黄凌猛地站直身体,瞳孔骤然收缩,所有的疲惫瞬间被巨大的震惊和疑惑驱散。
“怎么了?”杨敏立刻察觉到他的异常。
黄凌举起那枚终于对环境产生反应的芯片,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它……醒了。而且……它好像在……‘指引’那个方向。”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正在被切开的金属墙后方。
“那后面,就是我们要找的地方。”
(本章完)
---
字数统计:约 5500 字
与上一章的衔接:
· 承接了上一章小队进入主建筑群后遭遇危险和寻找方向的困境。
· 延续了利用布局图和黄凌能量感知寻找路径的方法,但在此基础上,通过杨萤的推理实现了关键的思维转折。
· 保持了探索过程中的紧张感和团队协作的描写。
· 为下一章切开墙壁、进入真正通往数据核心室的通道,以及芯片的进一步反应埋下伏笔。
喜欢末日烬土回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末日烬土回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