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营地迅速在盆地边缘的巨石阴影下建立起来,像一颗小心翼翼地吸附在死亡巨兽鳞片上的蜉蝣。多频段伪装布隔绝了大部分能量扫描和肉眼观测,但无法完全消除那无处不在的、仿佛能渗透灵魂的压抑感。暗红色的能量雾霭在盆地上空翻涌,如同活物般缓缓蠕动,将来自恒星的光线过滤成一种病态的黄昏色调。
杨萤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内,被各种仪器屏幕的微光包围。她调整着探测器的参数,试图从强烈的背景噪音中分离出有用的信号。对盆地内部和地下震动源的扫描同步进行,但进展缓慢。能量雾霭对信号的衰减和扭曲远超预期,而地下的金属摩擦声时断时续,位置飘忽,仿佛在复杂的管道网络中移动。
“地下结构的初步建模完成了百分之四十,”杨萤指着光屏上勾勒出的、残缺且扭曲的三维线框图,“结构非常复杂,绝非自然形成,更像是某种大型工业设施或……研究基地的残余部分。震动源在其中几个主要管道节点附近反复出现,但无法精确定位。”
黄凌站在她身后,凝视着那如同迷宫废墟般的地下结构模型。“能判断其功能和年代吗?”
“结构材料显示出旧世界晚期的高强度合金特征,但腐蚀程度……很不均匀,有些部分几乎完好,有些则已彻底矿化。功能未知,但从管道布局和几个识别出的疑似能量节点来看,可能与地脉能量的抽取或传输有关。”杨萤切换画面,显示出几个能量反应异常的区域,“这些地方的能量读数,与盆地核心的波动存在某种……微弱的谐波关联。”
就在这时,负责外围警戒的苏茜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带着一丝紧绷:“队长,有情况。一点钟方向,约五百米外,发现小型生物集群活动。不是之前记录的‘噪波蝎’,是新型号。”
黄凌和杨萤立刻赶到苏茜所在的观察点。透过高倍率望远镜头,他们看到了令人不适的一幕:十几只体型约莫野狗大小、形态难以名状的生物,正在一片相对低洼的区域“啃食”着什么东西。它们的身体呈现出半透明的、流动的质感,内部包裹着暗红色的能量核心,外形不断发生细微的变化,时而像多足的节肢动物,时而像没有固定形态的粘液团。它们没有明显的口器,但接触地面的部分会产生强烈的能量扰动,将灰败的土壤和零星散落的辐射晶簇“分解”成更基础的能量粒子,然后吸入体内。
“能量吞噬体……”杨萤低声说,快速操作着便携式分析仪,“它们在不直接吸收地脉能量,而是在……分解和吸收这片土地上一切蕴含能量的物质,包括土壤中残留的微弱辐射能和地脉散逸能。暂命名为‘噬能体’。”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判断,一只噬能体游荡到一小片辐射晶簇旁,其身体接触晶簇的部分立刻变得明亮,晶簇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粉碎,化为乌有。
“它们就是阿雅感知到的‘冰冷的东西’?”黄凌问道。
“很可能,”杨萤面色凝重,“它们的能量特征确实给人一种‘空洞’和‘冰冷’的感觉,缺乏生命应有的活性波动,更像是一种……能量层面的清道夫或者寄生虫。如果让它们靠近我们的设备或者屏障……”
她的话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这些噬能体能够分解能量,对依靠能量运行的设备和屏障无疑是天敌。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地下再次传来那规律的“咔哒”声,这一次清晰了许多,并且迅速靠近。紧接着,在距离噬能体集群不远的一处地面,一块伪装成岩石的金属板猛地滑开,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三台约一人高、有着多条机械臂和履带底盘的自动化机械体鱼贯而出。
这些机械体造型陈旧,覆盖着厚厚的尘土和锈迹,但它们的动作却异常精准和迅捷。它们的传感器头部闪烁着红色的光芒,立刻锁定了正在“进食”的噬能体集群。
没有警告,没有迟疑。其中一台机械体抬起一条机械臂,顶端不是武器,而是一个复杂的、如同音叉般的装置。装置激发,发出一阵人耳几乎无法捕捉、但让空气都产生扭曲的高频振动波。
被振动波扫过的噬能体,其半透明的身体立刻剧烈地荡漾起来,内部的核心光芒急剧闪烁,动作变得迟滞。另外两台机械体则利用这个机会,伸出带有能量拘束场的机械臂,迅速而精准地抓住几只行动受限的噬能体,将其拖回身后的洞口。整个过程不到十秒钟,干净利落。剩余的噬能体似乎受到了惊吓,迅速化作一道道暗红色的能量流,渗入地面或周围的能量雾霭中消失不见。随后,那三台机械体也退回洞内,金属板无声地合拢,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营地这边,一片寂静。
“它们……在捕捉那些噬能体?”苏茜难以置信地放下望远镜。
“不是捕捉,”杨萤紧盯着机械体消失的地方,眼中闪烁着分析的光芒,“更像是……‘清理’或‘维护’。那些高频振动波对噬能体有明显的抑制和瓦解作用。这些机械体,是在阻止噬能体过度吞噬这里的能量?”
这个发现颠覆了他们之前的猜测。这些地下的旧世界机械,并非威胁,反而像是在执行某种预设的“守护”程序,保护着这片区域,或者说,保护着盆地核心的那个存在,免受噬能体的侵蚀。
“阿雅感觉到的‘啃噬’,指的就是这些噬能体。而这些机械……是‘守护者’?”黄凌若有所思。他立刻联系了在营地中心休息的阿雅,描述了刚才看到的一幕。
通讯器里传来阿雅略显虚弱但带着一丝明悟的声音:“是的……那种‘冰冷’和‘啃噬’的感觉,就是来自那些流动的生物……它们的存在,让那个‘心跳’更加痛苦和恐惧。而那些地下的声音……给我的感觉是……是‘焦急’和‘疲惫’……它们好像……快要忙不过来了……”
焦急和疲惫的守护者……痛苦和恐惧的心跳……贪婪的啃噬者……
一幅更加清晰的图景在黄凌脑中形成。这个不稳定的“盖亚节点”,正遭受着大量噬能体的寄生和啃噬,而一群不知疲倦但可能年代久远、数量不足的自动化守护者,正在努力维持着局面,但显然已经力不从心。节点的“不稳定”和“痛苦”,很可能正是源于这种持续的侵蚀和消耗。
“如果这些守护机械是旧世界留下的,它们或许掌握着关于这个节点,甚至整个‘盖亚网络’的关键信息。”杨萤提出了关键点,“如果能与它们取得联系,或者进入它们的地下基地……”
“风险很大,”苏茜提醒道,“它们的行为模式我们完全不了解。虽然它们攻击的是噬能体,但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会作何反应?无法预测。”
黄凌权衡着利弊。与守护机械接触,可能获得宝贵的信息和潜在的盟友,但也可能触发未知的防御机制,导致冲突。而放任不管,节点的状况可能会持续恶化,最终引发不可控的灾难。
“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黄凌做出了决定,“杨萤,集中所有探测资源,重点扫描那个机械体出现的洞口周围,寻找可能的人口或者控制接口。苏茜,加派岗哨,密切监视盆地边缘和天空,警惕噬能体集群或者其他可能被能量波动吸引来的东西。同时,收集一些被噬能体‘分解’过的土壤样本,分析其能量残留。”
他看向那再次恢复死寂、只有暗红雾霭翻涌的盆地。
“我们要和这些‘守护者’谈一谈。但在那之前,得先弄清楚,它们到底是谁,又在守护什么,以及……我们该如何向它们证明,我们不是敌人。”
新的目标确立了。探索队的工作重点从单纯的侦查,转向了尝试与这片死亡之地隐藏的古老自动化系统进行第一次“接触”。这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智慧和极大的耐心。
而在盆地那浓雾深处,那“难过的心跳”似乎感知到了外界的变化,其紊乱的波动中,极其微弱地,夹杂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期盼?
葬骨平原的秘密,正在被一丝丝撬动。而真正的危险与机遇,往往并存于那被尘封的真相之中。
喜欢末日烬土回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末日烬土回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